6月28日,由明天出版社、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原创图画书的叙事创新与文化表达——《爸爸打妖怪》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高洪波,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出版人海飞,文艺评论家、《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儿童文学作家翌平,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副馆长陈慧娜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九日与刘江萍联袂创作的图画书《爸爸打妖怪》为例,探讨新时代原创图画书的叙事创新与文化表达。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工作部主任何慧颖在会议上发言。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共同发起人季晟康、总编辑付凤云,明天出版社副社长曾嘉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由明天出版社社长李文波主持。
九日 文 刘江萍 图
明天出版社
这是一本书写现实题材的图画书。男孩毛毛心中无所不能的爸爸生病住院了。这一天,他跟随妈妈去医院探望爸爸,一路上经过足球场、公园、电影院,这些爸爸曾陪伴孩子走过的场景浸润着爱与回忆一一呈现……在手术室门口,毛毛和妈妈给爸爸加油打气,爸爸最终能战胜病魔这个妖怪吗?作品以妈妈和孩子的双线叙事重现带有生命体温的记忆,借助童真与温情并进、现实与幻想碰撞交融的述说方式,呈现人生中猝不及防的生活风暴,诠释出中国人深层的心灵世界和含蓄的情感表达。
以原创图画书讲好中国故事
何慧颖主任表示,明天出版社深耕原创图画书出版多年,《爸爸打妖怪》是其践行“精品出版工程”的最新成果。作品通过双线叙事与艺术呈现,传递深刻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范例。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愿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各位专家学者携手,共同推动中国图画书的高质量发展。
叙事创新与文化表达的多元探索
高洪波先生从图画书的选题立意与文图叙事角度,肯定了作品的价值。他认为,这个故事围绕家庭中的突发事件展开讲述,在图文合奏中传达出中国人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与家人间相互关爱守护的情感涌动,展现了原创图画书“以小见大”的艺术特点。
海飞先生从题旨意涵、叙事结构、文图表达、国际化视野等维度,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本图画书以双向共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呈现出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守护以及夫妻之间的深情。图文协奏共鸣,诠释出爱的真谛,更升华了爱的表达,真切鲜活的生命体验与儿童的哲思跃然纸上,书页翻动间,令人感同身受,深深动容。
徐德霞女士则聚焦作品的意蕴层次与叙事空间,赞赏其以母子的双重视角将“生活的真实”生动地转化为“艺术的真实”,借助家庭事件展现童年的成长与成员间亲情纽带的深度连接。作品在图文互动中巧妙构建双重叙事空间,文字层面简洁生动,图画细腻灵动,传递情绪张力,图文叙事相辅相成,折射出中国人面对生活风暴时的情感世界。
李东华女士认为,作品生动地诠释出“当风雨来临时,是什么托举住一个家”的深层精神命题。她以当下女性主义思潮为切入口,赞赏作品中双线叙事的艺术创新与丰富多元的意蕴层次,认为这是一本“让孩子能看见大人,也能让大人看见孩子”的图画书。故事展现出家庭突发事件面前,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相互看见,两种声音的彼此对话,实现了“轻叙事”与“深表达”的有机统一,呈现出面对生活风暴一家人的心灵成长图景,深具温柔的力量感与强烈的代入感。
翌平先生则从作品的创作技法进行分析,指出双线叙事结构的创意与巧思,通过母亲现实视角与孩子想象视角的交替推进,既保持了故事的童趣又深化了情感表达。书中画面细节与文本的巧妙呼应,如“妖怪”形象的渐进变化,生活细节元素的贯穿呈现,赋予故事丰富的解读空间,展现了图画书的艺术张力。
陈慧娜女士从阅读推广者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立意、艺术表达、公众推广等内容进行分析。她认为,这是一本独特而又充满情感力量的生命教育绘本,故事将中国家庭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儿童心理结合,在松弛有度的文图叙事节奏中缓缓道来,传达中国人面对挫折时的生活智慧与家人间相互托举守护的深厚情感,耐人寻味,值得小读者一读再读。
杨雅莲女士认为,这是一本充满温情、构思精妙的图画书。作品中充满童趣的儿童叙事与温柔坚韧的母亲独白构成两条并行不悖的叙事线索,在富有节奏感与层次感的图文表达中,勾勒出儿童在风雨中成长、家庭在风暴中前行的动人画卷,深具艺术感染力。
付凤云女士表示,该作品因其精妙创新的叙事方式与丰厚的题旨意涵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2025年小学生暑期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作品中温暖的亲情叙事和创新的艺术表达,十分契合百班千人“以阅读滋养心灵”的教育理念,将成为师生共读活动中探讨生命教育、情感启蒙的优质内容。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水准,更为儿童阅读推广提供了兼具文学性与教育价值的典范案例。
季晟康先生认为,“出版在当下,孩子们才能成长在当下”,希望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可以带孩子们走近更多充满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在阅读中体验生命的成长。这部作品独特的双线叙事和富有哲思的主题表达,将为班级共读活动带来更丰富的讨论维度和心灵启迪。
创作背后的心路、故事与感悟
创作者九日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她坦言这本图画书从萌生想法到出版经历了三年有余的时间,文稿反复推倒重来、打磨优化。这个故事源于真实生活经历,作品以童真与温情并进的述说方式,重温这段带有生命体温的记忆,关注孩子成长中拔节而上的非常瞬间。作家表示,希望将中国人“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含蓄情感表达,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具象表达,也希望能借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与父母学会相互倾听,懂得“爱”不一定要说出口,默默、持久地承担与守护,也是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同时,孩子的成长并非一种均匀递进的匀速成长,而是生活中的某一事件触发了孩子,于是在某一时刻拔节。在每个孩子的成长中,可能都会和这样的“一天”迎头相遇。它,也许是病痛,也许是孤独,也许是恐惧。而文学艺术,永远是对个体的精神抱慰。在这本图画书中,她尝试以儿童的哲思、生命的体验,超越猝不及防的生活风暴。
在谈及创作时,插画家刘江萍讲述了她多次推翻重构的创作历程。为表现“妖怪”这个核心元素,她将其设定为不同的形态——这个灵感来自她陪伴孩子生活成长的细微观察。作品文本中,现实与想象发生交融和碰撞,她便以图画细节的增添、设计和隐藏,来为故事营造更为丰盈的叙事空间。部分画面中,她保留克制与留白,“这不仅符合儿童审美,更给读者预留了情感缓冲空间”。她强调,图画书的每一处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感开关”,等待着与小读者产生共鸣。
研讨会最后,李文波社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向与会专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创作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表示,今天的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充满情怀的学术对话,更是一次关于图画书创新表达与阅读推广的探讨交流。作为明天社重点打造的精品图画书,这部作品再次见证了我们对“以图画书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出版理念的实践与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作家、画家、专家学者深入合作,与全国百班千人共读计划这样的专业的阅读推广机构携手并进,为孩子们奉上更多好书。我们也期待通过更多这样的创新研讨,碰撞出更多‘爱的火花’,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爱的故事’,让更多‘爱的阅读’推动中国图画书高质量发展。”
我们期待《爸爸打妖怪》能与更多读者相遇,让大家在阅读中感受爱与亲情的珍贵力量,体会成长路上的温暖与美好。
(供稿:王茜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