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场关于独立的生命修行,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抵达的远方,而成长的意义,是让每个生命在属于自己的“竹林”中,长成独一无二的模样。
7月25日,“熊猫同行 童梦远航——《孩子,你终将长大:熊猫康吉的远行》读者分享暨捐赠活动”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活动由韬奋基金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民营书业工作委员会承办,四川教育出版社、北京国基宏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孩子,你终将长大:熊猫康吉的远行》是一部蕴含了生命教育、生态意识与成长哲思的儿童文学作品。自2024年10月面世以来,销量突破30万册,入选2024四川儿童文学影响力排行榜。
勇敢的大熊猫康吉,成了连接所有读者的“成长使者”,来自出版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儿童文学作家、小读者们齐聚一堂,用阅读滋养力量,以捐赠播撒希望。
阅读接力,共赴书香之约
艾立民认为,该书的出版与当前书业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在内容创作层面,该书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的创作方式,为少儿读物的内容创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渠道建设方面,通过良好的口碑传播,通过家长之间的分享、社交媒体的推荐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效联动,扩大了影响力。在阅读推广层面,为全民阅读在少儿群体中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黄书元高度认可该书的价值,认为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更以儿童能理解的方式,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期待——教给孩子勇气,却不止于勇敢;传递知识,却不止于认知;讲述友谊,却不止于社交。希望该书被更多孩子读到,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李强表示,大熊猫作为四川最具全球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是串联“锦绣”与“安逸”的天然纽带。该书销售近30万册,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向世界,是向全球讲述四川好故事、中国好故事,助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有力媒介。
爱的传递,让成长的种子落地生根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向受赠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党委书记钟长余赠书。随后,从众多写出读后感的小读者中选出了十位写出优秀读书心得的同学,收到了属于他们的“成长勋章”。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薛秋红与北京国基宏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淑珍为孩子们颁奖,奖状承载着对阅读热爱的肯定,以及对成长勇气的嘉奖。
深度解读:从康吉的故事里,读出成长的万千可能
为什么一只熊猫的远行能打动无数读者?
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分享道,这本书将生物本能升华为文明积淀的笔法,赋予作品史诗般的恢宏气质,既展现了自然法则的残酷,也体现了跨物种的善意。同时,作品借康吉的经历解剖人类文明,反思现代社会过度庇护的问题,呈现人类生态伦理的重构,并最终传达出成长与生命的深刻启示——每个生灵都是自己的王者,每段远行都是向自然递交的成长答卷;生命既是独行的孤勇,亦是万物互联的共性。
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曹文轩表示,作者展现了关于熊猫的诸多的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活规律、生活环境等,也向读者展现了熊猫这一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多万年的物种的生存智慧,值得人类思考借鉴。作为生态文学,该书从动物的视角极大地唤起了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在追求繁荣的路上,我们不应忘记,人类并非自然的主宰,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分子。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创刊主编贺春兰认为,该书非常适合亲子共读,不同年龄段(长辈、儿童)都能从中受益:小读者可通过生动的故事理解生命、学会生存、学会面对顺境与挫折,坚定人生方向;有亲子焦虑的家长能从中获得启发,珍惜有限的亲子时光,理解亲子分离是人生规律,领悟理性智慧的父母之爱。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文化专委会副理事长李浩英则从教育视角出发,认为该书展现了当代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 “课时”:用亲密筑牢成长的地基、用引导代替包办的智慧、用放手完成母爱的闭环。书中丹琳的教育智慧,揭示了母爱本质——不是占有,而是托举孩子走向完整的自己。
张富媛作为新媒体营销达人,分享了她作为该书第一批读者、一位母亲的阅读感受以及读者的积极反馈。许多小读者通过视频或图文的形式发布读后感,书中的多处金句激励了孩子,感动了家长。读者评论形成的良好口碑推动了销量的持续攀升,印证了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强大感染力依然来自优质内容本身。
童梦启航:孩子们眼中的康吉,是好奇也是勇气
“‘成年,就是一场寻找最适合自己栖息地的远行’这句话,戳中了我的心窝。”。刚结束高考的北京166中学的邱梦堃在分享中,将自己的成长体验与康吉的远行相连,道出了当代少年对成长的理解。他动情地说,成年人的征途,不在于抵达某个被定义的“顶峰”,而在于步履不停,用责任浇灌热爱,在每一步足迹中,定义并建设那片独属于自己的、充满生命力的栖息地。
来自浙涪友谊学校的邹庄梦蝶小朋友分享她的阅读体会,她说,她在康吉的故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上台发言。就像康吉说的:“山再高,向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康吉一样带着勇气和善良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竹林。”
创作初心:蒋林笔下的康吉,藏着对孩子的满满祝福
“康吉的行囊里,装着忐忑,更装着对世界的向往。”作者蒋林在创作谈中揭晓了创作故事的灵感和巧思。
他介绍说,这部作品以“母爱”和“成长”为主题,以大熊猫康吉寻找领地为主线,书写了成长之路必须面临的离别、挫折、挑战等经历。他希望通过熊猫的视角,让孩子们明白成长不是离开,而是带着勇气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希望给读者带去一定启发,帮助父母如何更好地爱孩子,帮助孩子如何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爱。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里,小读者们的奇思妙想让现场气氛愈发热烈。蒋林与嘉宾们耐心地回应着每一个问题,将康吉的故事延伸到现实生活,让“勇敢”“独立”“关爱”等成长关键词,在问答中深植孩子们心间。幸运读者抽到的签名书,成为这场互动中最珍贵的纪念,让康吉的勇气伴随书本,走进更多童年时光。
这场以熊猫康吉为纽带的盛会,不仅是一次阅读分享,更是一场成长接力,勇敢长大的信念正通过每一个环节积极传递、蔓延。康吉的远行结束了,但每个孩子的成长旅途才刚刚开始。
(初审:王新雪,复审:伊璐,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