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聚光灯下,一部文学遗珍重焕新生。重庆新华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举行了“《红岩》前续 ,一个为当代人所绝难了解的秘密”杨益言长篇小说《秘密世界》发布会。这部由《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创作的前续作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与作者100周年诞辰的历史性时刻震撼回归,以“流动牢笼”的独特视角,揭开了中国隐蔽战线上一段惊心动魄的史诗。
新书发布会由重庆新华出版集团主办、重庆出版社承办,众多专家学者倾情参与。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门立军,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陆彩荣,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黄书元,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等全国出版行业领导及嘉宾,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马然希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作者之女杨小谊也亲临现场,共同为新书发布助力,来自全国的红岩爱好者、媒体代表及读者见证了这一红色文学盛事。
新书发布: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
《秘密世界》新书发布会上,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先生创作的华子良形象在会场熠熠生辉。封面上“疯老头”追寻光明的眼神,瞬间将观众带入那段隐秘的革命岁月。现场《秘密世界》主题定制布袋赠礼,成为读者争相收藏的红色文创。
1961年,《红岩》照亮几代人的精神世界;今天,《秘密世界》将续写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今年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也是杨益言先生诞辰百周年,《秘密世界》的出版具有双重纪念意义。此次出版不仅是重庆新华出版集团的盛事,更是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盛事。
郭义强在致辞中指出:“《秘密世界》的出版,是立足重庆独特的地理优势,把独特的出版资源发挥好、开发好的典型。在此,我要感谢作者,感谢重庆出版社,完成了如此重大的出版责任,用如此优秀的革命题材小说来鼓舞人、来滋润人。”
文本创新:红岩精神谱系的史诗补遗
作为《红岩》唯一官方前续,《秘密世界》填补了《红岩》前史空白,并新创作了一批典型而特别的人物形象:
为何成为“疯癫者”的斗争哲学。《秘密世界》完整呈现华子良从北平到南京,经武汉、贵州最终抵达重庆的“秘密转移线”。在十年酷刑与流徙中,他以顽强的意志坚守革命,最终在陪杀罗世文、车耀先的刑场伪装疯癫,上演生死逆转,树立了革命者形象谱系中独一无二的“疯癫者”典型。
全球暗战的文学演绎。该书还突破性揭露国民党军统秘密情报机构网络,深度刻画戴笠、美国特务梅乐斯及日伪势力的多方博弈,将“秘密世界”从囚笼延伸至蛛网密布的国际情报战场。
英雄群像的史诗扩容。除双枪老太婆等经典角色外,该书还新增施飘萍、熊树人等狱中共产党人形象。这些在酷刑中坚守信仰的灵魂,以集体肖像丰满了红岩精神的血肉经纬。
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炳仁在讲话中,表达了《秘密世界》在出版意义重大。《秘密世界》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之书”,是历史教育的“启迪之书”,是红色传统的“活化之书”。我们将继续推进此书的传播,让红色传统的薪火代代传承。”
“仿佛触碰到父亲未竟的心愿。”杨益言之女杨小谊抚摸着新书动情表示。她回忆父亲埋首史料堆的身影:“他走访过无数历史遗迹,书桌前堆满史料,无论多么艰难的岁月,心中仍是想要回应万千读者对华子良的牵挂。”“当年铁窗透进的微光,如今化作照亮人心的炬火。”杨小谊的结语引发全场共鸣。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该书插图画家庞茂琨通过视频发来致辞:“我力求以简洁的素描语言呼应杨先生笔下的信仰之力。他的一生是对文艺为人民最赤忱的实践,以笔为枪,以文传魂,将个人苦难升华为集体觉醒的史诗。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该以老一辈文艺家为楷模,不忘初心,传承红色经典,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生机。”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答卷:主题出版的多重价值
郝振省在致辞中表示:“从选题角度,《秘密世界》有四个成功之处:其一,重大题材价值。故事展现华子良1935年到1945年的斗争经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出版,显示了选题的重大意义;其二,选题的品牌价值。封面的书名与推介语,作为《红岩》前续,本书体现了与前作一脉相承的张力;其三,作者价值。杨益言作为权威的红色题材作者,作为有真实经历的老革命家,他创作出这本书,是权威的,是厚重的,是唯一的。第四,出版社的品牌效应。重庆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屡有建树;最后,内容价值。作为一个还没阅读这本书的作者,《红岩》为读者留下了华子良神秘的背景,本书让读者有想要去阅读的欲望。”
阎晓宏在致辞中表示:“听杨小谊女士动情的讲述,我也深感激动。在杨益言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大家都有无线追思。我们知道,杨益言先生也曾被囚禁于渣滓洞,是《红岩》故事的亲历者,他来写这个故事,是任何作家都不可比拟的。《秘密世界》,应该说就是《红岩》的姊妹篇,是有(与《红岩》一样)巨大的教育意义。”
重庆基因:城市精神的血脉书写
马然希讲话表示:“作为在重庆长大的人,从小学开始都会组织去渣滓洞、白公馆参观,我们都是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当重庆出版社的郭宜书记从出版社版权库里挖掘出这本《秘密世界》时,我才震惊,《红岩》竟然还有这样一本前传。《红岩》是重庆人的情结,作为重庆的故事,《红岩》的出版权却不在重庆,所以重庆出版社出版了《秘密世界》,是重庆人的期许。《红岩》最初创作时,书名叫做《禁锢的世界》。杨益言先生在创作这本书时,是否就是在呼应《禁锢的世界》,才把本书命名为《秘密世界》呢,这些背景故事耐人寻味。我期待着重庆出版社能让这本书不但在老年、中年读者中销售好,也要在青年读者中销售好,让青年们也爱上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