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下午,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原创儿童文学新作《1938回答2026》在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此次活动以“重回西南联大,遇见理想之光”为主题,旨在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宁波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指导,宁波市文史研究馆、宁波市鄞州区文联、明天出版社、百班千人主办,宁波少年儿童图书馆、宁波广电集团广播新闻中心协办。
《1938回答2026》是一部成长小说,由作家徐海蛟创作。该书以西南联大为背景,通过1938年西南联大学生梅姝与2026年当代中学生闻小秋的跨时空书信对话,串联起抗战烽火中的热血青春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困境,以奇幻笔触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作品还原了联大师生在战火中坚守文脉、“刚毅坚卓”的精神底色,让读者感受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家国担当,明白青春的意义在于“都与我有关”的信念,汲取在时代洪流中坚守理想的力量。
新书发布仪式上,作者徐海蛟简要介绍了该书,称其是自己为小人物代言、为微小的生命写作理念的延伸。随后,与中共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鄞州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冬平,宁波市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杨欣欣,宁波鄞州区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杨晓丽,宁波广电集团广播传媒新闻中心副总监叶赵明,明天出版社编辑姜萌萌一同为《1938回答2026》揭幕。
主讲嘉宾分享环节,徐海蛟以“西南联大,给青春一个答案”为主题,阐述了该书的创作历程与核心内容。他表示,西南联大情节、“内卷”时代的教育困境、“读书何为?”的诘问是其写作初衷,西南联大师生们的理想主义则是焦虑时代的解药,希望孩子们明白世界与每个人都有关,并能用书中“改变”“梦想”这两个关键词激励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圆桌对话环节,徐海蛟与嘉宾深入交流。百班千人助理导师陈舒恩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关注到书中众多的宁波元素,询问是否有特殊用意。徐海蛟回应称作品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长”出来的,宁波是他的文学故乡,未来会继续书写这片土地。青年作家姚十一关注到书中对人事物的细致命名,小到一树一碗,大到人名地名,近七十位人物构成两个时代的群像,体量相当于七分之一部《红楼梦》,惊叹于作者构建复杂叙事网络的野心;同时也对典型人物印象深刻,比如梅姝善书法的祖父、走路姿势奇特的日本特务,并对其是否有现实原型产生了好奇。徐海蛟表示人物的命名要与时代特征相符,并以钱书记、江书记的设置为例说明人物形象的定位对命名的影响,同时表示部分人物是有原型的,如文中的“落刀鲜,刀刀鲜”即源于同事的用刀方式。
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从书籍和现实两方面提问。有观众问若闻小秋穿越到梅姝的年代会做何选择,徐海蛟认为选择由自我和时代决定,人在特定时代可能因本能善良等做出勇敢选择。有家长询问读书的意义,徐海蛟表示读书本质是让生命更丰盈,能帮助人面对困难,并引用汪曾祺、苏东坡的例子说明。
会后,徐海蛟为读者签名,活动在热烈氛围中落幕。此次发布会不仅助力该书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更以文学为纽带,推动更多人关注抗战历史与青少年成长,激励新一代在铭记历史中砥砺前行,传承先辈的家国担当与理想信念。
(供稿:王茜 一审:王朵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