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文大神”遇见B站百万博主 花城出版社举办两场活动畅聊网络文学与大众阅读
蔡宇 | 2025-08-19
收藏

8月16日、17日下午,百万畅销书《山海经密码》作者阿菩携新书《天衣》,与B站百万博主张志浩(“张志浩在剥柚”)、阿排(“网络小说排行榜”),分别以“网文‘破圈’谈”和“拆解爆款网文逻辑”为话题,于广州花城文学院、汕头妈屿蓝合胜书店畅聊网络文学与当下的大众阅读。

图片 4.png

活动中,张志浩首次在古典文学背景下谈论网络文学的“爽感”阅读,他说:“不管是玄幻类,还是古典文学,只要跟自己相关,大家就会看得津津有味,只要跟这个社会上的一些主题有关,大家就愿意参与。我特别喜欢阿菩老师提到的一个概念:这个东西(作品)其实是一个桥梁,是我们的媒介。我们今天看《天衣》,看到的是刺绣,是绣工,但是它也有升级打怪(的内容)。我在人生的旅途上一步一步遇到不同的对手,那种感觉是爽感,就像在看热血漫画,它唤醒的东西是很共通的,很类似的。”

图片 5.png

而面对主持人提出的“经过百年的解读过程,古代的神魔小说、世情小说等属于通俗文学领域的作品,慢慢地开始超脱作者的本意,变成一部纯文学”这一问题时,阿菩表示:“它不会变成纯文学,而会变成经典,变成一个新的经典。实际上现在的纯文学,跟经典文学有很大不同。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很经典,但不是纯文学。纯文学的‘路子’,托尔斯泰是,莎士比亚不是,莎士比亚是通俗文学这块的,只不过后来经典化了……四大名著中,我们可以把《红楼梦》看成是一个纯文学,(或者说)类纯文学,另外三部就是通俗文学,但这对读者来说无所谓,大家读着觉得爽,觉得舒服就行了。”在阿菩看来,文学,最终是要读者喜欢——当然,读者喜欢的一些作品中,有一些文字和书是不需要门槛和机缘的,它出来了,自然就会有人喜欢,但有些书可能需要时间,还有它的被接受度也不一样。

两位嘉宾还结合作品,围绕“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学结合的创作方式”,进行了分享。张志浩说说:“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相对要选择更加现代的方式。比如《天衣》,可能很多人一看是刺绣,就兴趣不大,但当它通过现代网文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便有人会产生了解的意愿,也就是它被包装得容易接受。”阿菩从更广的角度进一步解说:“(像)外国人,他们大多是对自己陌生的东西没有兴趣的,因为大家更多地关注自己熟悉的东西,所以,若真要引起外国人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先做他们相对熟悉的东西,先让人感兴趣,才能推广。”

在8月16日广州花城文学院的活动现场,阿菩和张志浩,一个钻研上古神话、传统文化,一个痴迷经典文学,总能用独到的角度解读作品,为线上线下的读者带来了一场网络文学与经典文学“碰撞”的精彩对谈,让读者收获了不少新知识。

图片 13.png

8月17日,阿排在2025南国书香节汕头分会场,与阿菩一起为现场读者解读经典佳作。此次活动由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网络作家协会、花城出版社主办,汕头市作家协会、中文在线承办。

活动中,围绕“如何在海量的网文作品里发现好的作品”这一话题,两位网文“书虫”进行了分享。

图片 11.png

阿菩表示:“以前对作品的发掘,很大程度上是靠编辑或评论家来推荐。大概2017年开始,像抖音那种算法被引入网文阅读平台,自此可以说都是靠读者的点击、月票等,以及相关算法来推荐作品。”他特别强调,正因这种算法,一个刚面世的网文作品,无论它的质量如何,首先其标签要“贴好”,然后要精准地找到其读者是在哪个群。

图片 10.png

阿排强调:“我们肯定会看通过算法推荐的榜单,毕竟读者买账很重要,然后也会在各个阅读平台‘大浪淘沙’。网文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叫‘黄金三章’,即小说的前三章要抓住读者的眼球,只是现今的快餐文化下,可能会变成‘一章决胜负’。但这里也分‘大神’和新人,‘大神’因为有粉丝基础,可以适当按自己的节奏来铺陈情节,但对新人,必须在一开始抓住读者。”

谈及AI创作,阿菩表示,AI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但就目前来说,它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特别是公文、演讲稿等——其算力能解决——但在网文方面,它无法支撑长篇小说剧情,包括剧本。阿排坦言:“我们也做过测试,发现AI在进行长篇小说创作时,越到后面其重复的内容越多,且没有什么逻辑。正如阿菩老师所说的,AI目前的算力很难理解人类的情绪,进而无法根据人类的情感起伏来设置伏笔和推进情节。”

图片 16.png

在两场活动的最后,为让读者切身感受《天衣》书中的广州刺绣、潮州刺绣的传统技艺,活动主办方花城出版社专门为现场读者准备了专属福利:由广州刺绣传人蔡艺珍带来的手工双面绣手帕(荔枝、荷花等),以及请潮州刺绣传人徐丽钿现场指导读者体验潮州刺绣。

图片 2.png

继《十三行》后,擅长历史小说创作的阿菩再次着眼于传统文化,以有千年历史、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非遗粤绣(即广州刺绣、潮州刺绣)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从海上、民间到天子座前的“斗绣”故事——《天衣》。这是目前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市场上少有的以传统艺术,甚至较为“冷门”的刺绣为主角的作品。在该书中,阿菩用类型叙事的手法,以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多角度挖掘——刺绣艺道的传承、传统刺绣技法于历史中的源流和继承、发展,以及古代手工艺人的生存境况、商行发展等——展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并通过一场场带有艺术想象力及充满悬念的斗绣故事,荔枝绣、百花绣、龙鳞绣、围棋绣、沙盘绣等,从市井街巷到宫廷朝堂,从商业博弈到权力斗争,全方位地构建出一个真实可感的历史空间,为读者展现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状、经济、政治。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