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文化出版领域文创产品交易博览会在京举办
引领文创产业升级突破
穆宏志 | 2025-08-29
收藏

小产品蕴含大智慧,小创意撬动大产业。以“新文创·新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文化出版领域文创产品交易博览会(2025·北京)于 8月22日~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文创博览会由韬奋基金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指导,世界知识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联合主办。

韬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魏玉山,中华出版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谢爱伟,第四届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吕晓清,中华出版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垠,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虎、副秘书长张京义,学苑出版社社长洪文雄,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辑刘新民,世界知识出版社副总经理闫楠,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晓东等出席开幕式。第六届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范军和中华出版促进会文化出版合作国际事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大伟分别主持开幕式和文创论坛。

本届文创博览会文创重点单位汇聚云集,优秀文创产品集中亮相,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分为2025年度文创展览、文创论坛、文创活动、文创集市四大部分,其中文创展览由特邀文创展区,出版文创展区,新华文创展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创展区,衍生文创展区,美术文创、印刷文创展区,新兴成果文创展区,手工文创集市等9个展区组成。参展文创产品13000多种/件,现场举办40多场活动。全国知名重点文创机构包括故宫博物院、明十三陵博物馆、定陵博物馆均设立展位。在今年重庆书博会上表现亮眼的大学出版社展位前,仍旧挤满了消费者。新华书店、高校也都带来了文创产品。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如纸贵满堂图书(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咕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本届博览会显示出“出版+文创、印刷+文创、书店+文创、动漫+文创、非遗+文创、古籍+文创”等跨界趋势,引领文创产业升级突破。

出版做文创的逻辑重构

文创论坛由文创主题报告、社长文创论坛、出版文创论坛、新华文创论坛、印刷文创论坛、高校文创论坛、品牌文创论坛、博物文创论坛、创意文创论坛等组成,20余位嘉宾作文创报告和文创主题演讲,阐述了出版社文创发展的逻辑重构和出版文创的先天优势与后天突破。

正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指出的,出版业做文创,出版是源头,为文创提供丰富的素材;文化是灵魂,给产品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涵;创意是妙手,让整个文创产品焕发活力;用户是根本,决定了文创开发的最终方向;版权是保障,维护文创开发的正常秩序。

多家出版社现场分享了做文创的独门秘籍,从几年前的小试牛刀向打造品牌升级。

人文之宝成立于2019年4月,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的自有品牌,已经在图书、艺术品、家居日用与文化收藏等领域展开布局。在产品上深度挖掘文学IP,开发了年轻人喜爱的内容型产品。在营销上,讲好文学与生活的故事,通过多平台的达人种草和用户的自发传播,让文创进入大众视野。在模式上,主动构建“出版+文创”的多元玩法,推动IP开发从单品到矩阵,销售从众筹到通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世界知识出版社、世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依尼介绍了世界知识出版社自有的文化创意品牌“时音”。该社以“小文创传递大意义”,紧扣外交元素诠释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文化内核,打响“外交+文创”的品牌知名度,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微型叙事”。

外文出版社事业拓展部主任张若楷谈到该社用文创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外文社2024年8月启动文创工作,做好适配性、认同性、通用性是其经验。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赵海以该社文创取得的成果为例,谈到了文化创意创新产品对传统出版工作的启发。他认为秉承文创就是知识载体的创新,以这样的方式,坚持满足受众需要,还要引导其价值取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文创产品经理、编辑王丽君和文创工作室主任姚蓓蕾,介绍了陕师大出版社的文创双核实践以及与博物馆的合作经验。

吉林省吉文尚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春燕分享从编辑到做文创策划运营的个人经历,“出版文创的终极命题不是把书变成商业,而是让文化重新生长在当代人的生活里,这需要编辑既做考古专家,又做未来的预言家。”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颖介绍了基于跨媒介和AI技术的文创设计实践探索;明十三陵博物馆主题文创“本宫喜欢”品牌联合创始人王颖分享了“本宫喜欢”文创出台与销售情况等。

 如何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文创发展离不开持续创新,做文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设计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更新。人文社文创主管刘佩洋谈道,当前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平衡文学深度与大众接受度、艺术性与商业性、精品化与规模化。文创市场同质化加剧,如何保持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技术融合之下,如何紧跟趋势,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

译林出版社文创品牌“译森”在本届文博会上首次亮相。译林出版社新媒体营销运营中心主任龚文宇坦言,把一个文创品牌长期做下去,除了要有产品和各种营销手段、渠道,最难的是持续的创造力。出版社要在潮流和经典、装饰和实用、垂直和跨界等各个方面找到平衡,都要结合出版社的实际情况。

为了有更多IP内容,外文社将举办“绘中国”国际绘画文创大赛,计划征集更多作品,做好今后文创开发和国际推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尚隽姝认为,高校出版文创作为其中的特殊形态,依托大学历史积淀、精神传统和学术资源,意义远超普通商品。其核心差异在于系统化教育功能构建,不仅是一所大学精神与历史的文化载体,更在于物质传承中拓展了文化育人的立体空间,高纬度承担着价值塑造与精神引领的政治功能,这构成了工作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归宿。

在未来,人文社将继续深耕核心IP,打造超级文化符号,对鲁迅、四大名著、现当代经典作家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IP开发和运营。也会积极探索前沿科技融合,拓宽市场场景化体验与体验式的消费,强化“出版+文创+教育”联动。

据悉,本届文创博览会启动了文创基地创建计划,将建立以文创博览会为平台的文创产品研发、展示交易服务体系,建立研发、生产、订货、发运产业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文创博览会为文创“破圈”与“走出去”注入新动能。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