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科普阅读推广研讨会在京举行
肖颖 | 2025-09-15
收藏

wps_doc_0.png

9月10日~12日,以“数智融合实践 科普阅见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科普阅读推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图书馆报社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同仁200余人,齐聚在文渊深厚、文脉绵延、文蕴悠长的全国文化核心承载区北京市东城区,共话科普阅读推广服务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东来,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院院长、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倪晓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孟凡兴,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首都图书馆馆长、党委副书记毛雅君,北京市东城区科协党组书记李军,北京市东城区科协主席齐艳艳,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馆长助理范光锋,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助理、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图书馆报总编辑袁虎等出席会议。

wps_doc_1.png

刘小琴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关键力量,科普阅读作为科学普及的核心途径,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使命。科普阅读推广工作应继续深化和拓展,一是强化资源建设,夯实内容基础;二是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加强跨界合作,汇聚推广合力;四是聚焦重点人群,实现精准服务。她希望广大图书馆从业者继续秉持初心,持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推广能力,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新模式、新方法。

wps_doc_2.png

孟凡兴指出,回顾近年来北京科普阅读工作的实践,各区县科协主动作为、大胆创新,涌现出一批亮眼成果。未来,北京市科协将持续支持科普阅读创新实践,一方面推动数智技术与科普资源深度整合,打造更多优质科普阅读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市区联动、跨界合作,为基层科普阅读工作提供资源支持与能力培训,让科普阅读真正融入公众生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强国注入更多力量。

wps_doc_3.png

黄丹强调,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始终坚持把文化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深挖区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以文化定义东城、加持东城。区委、区政府坚持着力构建新时代全民阅读示范城区,为市民打造高品质阅读体验,通过提高日常阅读服务质量、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打造特色阅读活动品牌,涵养了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书香东城”文化生态。未来,北京市东城区将持续加大对科普阅读推广的支持力度,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科普阅读品牌活动,共同推动区域文化事业发展。

wps_doc_4.png

袁虎坦言,作为长期深耕图书馆行业的专业媒体,《图书馆报》始终致力于搭建沟通的桥梁,传播行业声音,助力图书馆事业发展。未来,《图书馆报》将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优化服务模式,聚焦关键领域,助推创新实践,并持续重点关注并大力宣传科普阅读推广、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人文、全民阅读等领域的创新探索,树立标杆,推广经验,为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wps_doc_5.png

2025年9月,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我国科普事业迎来历史性跨越。北京市东城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研讨会开幕式上特别举办“正阳科普 科技强区”——东城区科普月启动仪式,刘小琴、李东来、孟凡兴、黄丹、倪晓建、毛雅君、李军7位领导共同拉开活动月序幕。

wps_doc_6.png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铁峰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的同学们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进行了精彩表演。

wps_doc_7.png

主旨报告环节,李东来以《数智时代科普阅读更应重视普及认知方法》为题作报告。他表示新时代科普阅读推广将面临新内容与范式的转变,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与告知,而在于思维方式的认知与提炼。在AI时代,科普阅读更应注重回归到人本身,包括认知能力、信息素养、情感包容等养成的提升。科普阅读推广要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并重,善用艺术与技术等手段,更应在数智时代坚守知识与方法并用的双重使命。

wps_doc_8.png

毛雅君以《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城市发展》为题进行了报告,她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已居世界一流,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推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一是探索科普阅读与城市建设的结合,要在发扬和传承城市精神文明方面做出贡献;二是加大人工智能投入力度,建设终身阅读平台助力文化传播;三是以创新精神策划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文化活动;四是馆员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对馆员的培养力度,实现共同探索和未来发展。

wps_doc_9.png

尹传红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视野下的科普阅读》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讲到个人的体悟是开启科普阅读之旅的大门,拓展科学视野的关键在于观察与阅读。优秀的科普作品是对奇思妙想的科学解读,对新生事物的形象描述,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引导,对创新创造的理性思考。科普阅读推广的关键之处在于科学阅读,而科普读物是图书馆开展科学教育加法实践的优质载体,兼具阅读吸引力与馆藏价值。各图书馆应进一步提升馆藏建设水平,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wps_doc_10.png

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馆长左堃主持。

此次研讨会前期,图书馆报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机构广泛征集科普阅读推广典型案例,活动得到图书馆积极响应。部分优秀案例主要负责人也进行了案例分享。

wps_doc_11.png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副馆长赵萌主持案例分享环节。

wps_doc_12.png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邓颖以《从绘本到实验室:打造少儿图书馆STEM启蒙新场景》为题,分享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的模式与创新,深入探讨了“如何让科学在幼儿心中‘活’起来”,即构建“阅读+实践”双螺旋模式,一是要以阅读为基,系统化建设阅读资源;二是要通过分龄化的课程设计、情景化的活动流程,让小朋友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真相,同时要依托空间革命与机制创新支撑双螺旋创新生态。

wps_doc_13.png

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馆长助理范光锋以《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理想开花”儿童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案例分享》为题,介绍了活动品牌创立初心以及理念,通过“图书馆+社会力量”机制,把科学研究中心、医院、博物馆搬进图书馆,联合构建一个接触多元社会领域知识与技能的公共平台,引导儿童们从书本走向实践,在科学世界中探索成长。

wps_doc_14.png

昆山市图书馆副馆长夏冰以《“小书虫之科学的奥秘”科普阅读推广活动实践与思考》为题,介绍了“小书虫”阅读推广品牌依托小书虫俱乐部开设小书虫绘本馆,并组织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包括小书虫绘本课、小书虫艺术课、满天星绘本课及小书虫之科学奥秘活动等)的情况。活动具有科普知识涵盖面广、受众年龄适配度高、互动性与趣味性强,并与馆藏资源紧密结合等特点。

wps_doc_15.png

杭州图书馆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李镜媛以《传承文脉 拥抱未来——杭州图书馆古籍活化与科普推广短视频传播与思考》为题,分享了杭州图书馆开展“古籍会说话”“馆藏古籍短视频”“生态保护科普+短视频”等科普阅读活动的相关经验,展现坚定以传承深厚文脉为己任、保持文化传承的初心,以及用新技术重塑生活与思维边界、改变获取知识方式的创新成果。

wps_doc_16.png

深圳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与参考部主任肖永钐以《智启自然,阅见共生:“自然里的深圳”科普阅读推广》为题,分享了深圳图书馆以政策法规支持、本地生态资源、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等为依托,通过平台上线、科普展、讲座沙龙等创新活动,重塑科普阅读推广新特色。展现了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科普推广效能,精准挖掘不同群体需求,搭建全流程参与工作链开展跨界合作,构建生态科普阅读推广协同网络的鲜活实例。

wps_doc_17.png

河北省图书馆借阅部馆员于涵畅以《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科冀——成长赋能站”青少年科学普及与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为题,分享了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秉持聚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精心策划系列科技主题活动,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群体,通过“阅读+实践+互动”的立体化模式,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为读者搭建起探索科学奥秘的桥梁。

wps_doc_18.png

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馆长左堃以《书海听涛,大有“科”为》为题,分享了“书海听涛”品牌矩阵一系列品牌活动,包括“书海听涛”系列读者活动涵盖作家见面会、经典诵读、摄影、书画、非遗、科普、历史讲座等多元内容。2025年东城区图书馆为品牌创新推出“聆听经典-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专栏、“遇荐一本好书”专栏,实现周末假日活动不间断,深受读者喜爱。

wps_doc_19.png

东莞松山湖图书馆副馆长冼君宜以《众创共享 智汇雅集:东莞松山湖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创新实践》为题,分享了东莞松山湖区图书馆科普+阅读深度融合的创新思路。一是立足“科技+人文”,打造特色化专题化科普阅读空间;二是聚焦科普文献资源开发与推广,实现从文献到知识的转化;三是打造多元科普阅读品牌,形成体系化推广模式;四是进一步跨界合作,实现科普资源联动共享。

wps_doc_20.png

湖北省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部主任谢娟以《趣知万物科普季活动——湖北省图书馆少儿科普品牌打造与推广实践》为题,分享了阅读推广五大核心目标维度。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读者访谈等形式对青少年科普的内容和形式展开调研。通过全龄段“菜单式”服务、全素养培育导向、全学科协同覆盖、全时期分级科普、全主体资源联动创新了科普阅读形式。

wps_doc_21.png

金陵图书馆电教拓展部主任徐昊丰以《‘阅读悦科普’微视频系列活动》为例,分享了金陵图书馆为进一步深化科普阅读推广成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普品牌,通过整合出版界、南京都市圈图书馆界及科学普及领域的多方力量,创新多元化形式,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空间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公众探索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持续推动科普阅读的普及与发展。

wps_doc_22.png

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运营副馆长叶友才分享的案例题目为《企业研学科普阅读新生态构建——以徐州经开区图书馆“智创未来”科普推广为例》,介绍了徐州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立足产业、馆企融合、研学一体,立志于破解科普资源碎片化、高端科技传播难等痛点,推动前沿技术资源下沉,构建一个科普阅读与产业认知深度融合的新生态。

wps_doc_23.png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院院长、首都图书馆原馆长倪晓建作为点评专家,对现场分享的各案例进行点评。他讲到各案例亮点纷呈,各具特色,成效卓然,既有‌能激发科学兴趣、培养探索精神的少儿科普阅读推广案例,又有通过古籍保护与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种科普阅读推广形式的创新案例,值得在全国推广。他表示,做好全民科普阅读推广是图书馆行业永恒的责任,也是图书馆从业者永恒的责任。图书馆一要打破知识获取壁垒,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核心场所;二要做好文化记忆的“基因库”,注重文化传承与文明守护;三要加快向“文化综合体”转型,推动文化消费新业态;四要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入数字化生态。‌

此次研讨会对科学精神在科普阅读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研讨,为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同时也为提升图书馆科普阅读推广服务水平、推动全民科普阅读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图书馆界的坚实力量。

wps_doc_24.png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