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平台治理研究报告(2025)》成功发布
2025-09-28
收藏

2025年9月27日,以“平台治理与企业成长”为主题的第八届(2025)网络平台治理暨第八届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论坛在河北经贸大学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河北经贸大学主办,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协办。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教授为本次论坛致辞,指出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深度融入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应加快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革,将“人工智能+”与平台治理多元应用场景结合,实现治理体系与技术进步的同步发展。

图1.jpg

李维安致辞

天津财经大学组织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彭正银教授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数字平台治理研究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天津财经大学组织创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平台企业治理研究(21&ZD135)”自主开发的“天财平台治理数据库(PGDBTC)”作为主要数据来源,从治理结构、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对跨境电商平台、零工经济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共享制造平台四类代表性数字平台的治理展开探讨,并进一步对多智能体发展与治理、平台生态竞争与治理及数据安全治理三类治理专题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第一,多重外部压力下跨境电商从价格竞争向价值创新加速转型;第二,“政策+数字技术”驱动零工劳动者权益保障从“边缘化”走向“制度化”;第三,AI 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从“单点智能”迈向全流程的“系统智能”;第四,共享制造已从资源对接模式逐步演进为以数据驱动、多方协同为核心的新型制造生态;第五,智能体是 AI 场景落地的主要形式,并积极推动多智能体协同运作发展;第六,内卷式竞争有所加剧,行业创新活力亟待激发;第七,数字技术不断嵌入数据流动监管,逐步构建覆盖数据全链条的监管体系。

《报告》针对数字平台治理提出具体建议:首先,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精耕市场和深化品牌建设;其次,提升认证体系与 AI 服务效能,推动零工劳动者职业化发展;第三,夯实基础零部件数字化,促进 AI 场景适配;第四,通过资源共享换取平台服务,构建全链条风险共治机制;第五,强化技术、制度与组织协同的多智能体治理,提升系统透明性与可控性;第六,完善内部利益分配与治理规则,引导竞争从内卷低效转向创新驱动;第七,推动构建数据安全预警平台,强化数据供应链治理。 

图2.jpg

彭正银发布《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焦豪教授、宁波大学彭新敏教授、西南政法大学韩炜教授、南开大学林润辉教授、东北财经大学孟韬教授、河北经贸大学石晓飞教授6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下午的分论坛报告环节分为“平台治理与生态共创”“数字赋能与数字化转型”“价值共创与产业发展”三个主题,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踊跃投稿。参会代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分论坛交流与研讨。

(供稿:徐华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