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古老的《山海经》走进当代孩子的阅读世界,一直是传统文化启蒙的难点。2025年9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高线教育”品牌推出的《小小山海经(第一辑)》以“萌趣山海宇宙”为切入点,进行了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该系列由董政编著、徐庆森绘制,是一部博物启蒙绘本,通过Q版国风形象、白话编译与互动猜读设计,让《山海经》中的神兽、异鸟、山神“活”了起来。
专业创作+原典精髓,让孩子轻松亲近经典
《小小山海经》分册收录南山、西山、西朔、北山、东山五经中的150个经典形象。编写团队在保留古籍原意的基础上,通过“特征+场景”的短篇幅呈现方式,配以适度注音与文化知识点补充,既降低阅读门槛,又确保知识准确性。书中收录的“九尾狐”“精卫”“陆吾”等形象,均依据古籍描述进行Q版化重构,让孩子在趣味中接触真实经典。
“博物×语文×科学×艺术启蒙 ”跨界融合
本书突破传统绘本单一功能,将神话传说与自然博物、人文历史、科学认知相结合。例如,在介绍异兽时,不仅讲述其外形特征与传说故事,还融入地理环境、生物习性等科普内容,激发孩子对自然与文化的双向兴趣。全书通过“猜读互动+看图验证+亲子共读”模式,培养观察力、表达力与思辨能力,实现“读故事、学知识、练思维”的多重目标。
贴合儿童认知,打造可持续阅读体验
针对3~6岁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每册设计26–34个独立篇章,单页信息简洁明了,支持碎片化阅读;6岁以上孩子则可借助注音自主阅读,通过“神兽猜猜乐”等互动环节深化理解。全书画面明快活泼,色彩鲜艳,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传递出国风雅韵,避免传统神话绘本的晦暗画风,更贴近亲子家庭的阅读偏好。
平衡经典与童趣的启蒙范本
《小小山海经》的核心优势在于“平衡”——既不牺牲《山海经》的文化价值,也不忽视儿童的阅读体验。编者董政表示:“我们希望孩子不是被动接受神话,而是主动探索山海世界,在畅读、畅游、畅想中构建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这一理念使得该系列成为近年来国学启蒙读物中兼具专业性、趣味性与教育性的代表作。
或许有一天,当孩子们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认出熟悉的纹样,或是在诗词古文中邂逅曾读过的神兽之名,那种由《小小山海经》所建立起的亲切感,将化为文化认同的最初基石。这套书的意义,正在于让传统文化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成为陪伴他们成长的、可知可感的奇妙伙伴。
(供稿:王朵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