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兰克福到浙江书展:《四明文库》载誉而归, “普及读本”与“讲堂”同步启幕
2025-10-26
收藏

10月25日,在浙江书展上,一段源自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视频影像,吸引了全场目光: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读者与出版界代表,以多种语言共同表达着“我陪孩子读经典”的理念,并对系统守护宁波地方文脉的《四明文库》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今,这部宏编载誉而归,在浙江书展主场重磅亮相——不仅集中展出了已编纂成书的342种、260册宁波古代文献,更同步发行其首部普及读本《宁波古籍中的传世之作》。

image.gif

新书首发式暨“四明文库大讲堂”启动仪式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指导,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出版社主办。活动标志着宁波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集萃成编:六十一部经典勾勒四明文脉

《宁波古籍中的传世之作》作为《四明文库》工程的精华提炼,精选61种宁波历代学人著述或内容与宁波密切相关、在海内外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传世之作,并由当代权威学者撰写解读文章。在选目上,坚持地方性、经典性、开创性、传承性原则,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技、法律、艺术等诸多领域,全面呈现宁波悠远深厚的人文传统。

该书所收录介绍的典籍,时间跨度上起东汉三国,下迄清末,充分反映出宁波源远流长的文脉传承。其中,既包括王阳明《传习录》、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仇兆鳌《杜诗详注》等经典巨著,也包括王应麟《三字经》、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舜水《舜水先生文集》、全祖望《鲒埼亭集》等影响深远的学术文化作品。此外,还有部分体现四明学人开风气之先的创新之作,如现存最早的类书虞世南《北堂书钞》,体现生物分类思想的屠本畯《闽中海错疏》,介绍近代西学新知的邵友濂、应祖锡《洋务经济通考》等。

“我们旨在打造一部有温度的学术普及读物,因此在组建撰稿团队上下了一番功夫。”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书不仅邀请了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权威专家,更携手宁波大学、天一阁博物院、宁波图书馆等本地学术中坚,集体贡献智慧。正是这支跨地域、跨领域的专家团队精诚合作,保障了全书一以贯之的学术品质与深入浅出的解读水准。

文化传承:赠书、讲座助推经典阅读

image.gif 

首发式上,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出版社相关领导共同向全市11家少年儿童图书馆捐赠新书。今后,《宁波古籍中的传世之作》将作为各馆的特色馆藏,在“我陪孩子读经典”等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推广给青少年及家长,并通过设立专题书架、推送典籍导读等形式,引导小读者从乡土文献中了解宁波历史,亲近传统文化。

image.gif

在随后举行的“四明文库大讲堂”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与宁波大学、宁波市文史研究馆、天一阁博物院、宁波博物院、宁波图书馆等五家机构结成合作联盟,共同构建持续性的文化传播平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面向公众举办高质量的系列讲座。大讲堂首期特邀上海师范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虞云国教授,以“晚宋四明史家胡三省的人文关怀”为题,深入解读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寄寓的家国情怀与史学精神。

走向世界:《四明文库》架起文化互鉴之桥

《四明文库》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由宁波出版社承担编纂出版任务,并组建了由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领衔的学术委员会。项目自2021年12月启动以来,已出版四批成果,累计收录文献342种,分260册印行,内容涵盖宁波历代经、史、子、集文献,包括虞世南、王应麟、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等重要学者的著作,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甲编第一期工程约500种文献的编纂。

令人振奋的是,《四明文库》作为乡邦文献集成的代表,正稳步走向世界舞台。10月15日,该丛书亮相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并入藏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这是继2023年入藏美国密歇根大学、202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举办《朱舜水集》首发式后,《四明文库》又一次成功的国际文化交流。前段时间,丛书部分成果曾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活动,两种王阳明文献作为“市礼”赠予日本友城。

image.gif

“我们编纂出版《四明文库》,是为了将乡邦文献从束之高阁的珍本库里整理出来,并突破时空限制,扩散传播,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同时,我们出版《宁波古籍中的传世之作》和启动‘四明文库大讲堂’,是希望能借此普及传统文化精髓,让经典大众化,便于读者亲近先哲前贤,增强文化认同感。”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表示。

(初审:王新雪,复审:伊璐,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