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身边的自然”:宁波本土博物作家带你看见城市生物多样之美
2025-10-27
收藏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是否曾停下脚步,留意过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10月26日,在第十届浙江书展现场,一场题为“阅读身边的自然”的主题对谈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博物作家小山(胡冬平)与大山雀(张海华)两位宁波本土博物作家,以在地化的视角,与观众分享了自己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的初心与感悟,带领大家共同关注自然,关注本土生物多样性。

image.gif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自然缺失症”为引,点出当代人与自然的疏离,并提出了将“观察身边的自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随后,两位作家围绕“我们为何要书写身边的自然”展开对谈。

image.gif

小山讲述了自己走进草木世界的缘起是父亲书柜里的一本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一次无意的阅读却带来了对于草木的有益的关注。在多年对于草木的观察中,他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宁波及周边地区的草木变迁,出版了《甬城草木记》《草木清欢》《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此次书展上首发的《草木岁华:宁波自然观察笔记》,是和窗前合著的第四本作品。这本书中,他的自然观察视野更加广阔,除了植物,还开始关注鸟类和昆虫,更融入了人文思考,使这本书成为“一部记录城市岁华的自然时光笔记”。

 张海华则分享了他与镇海棘螈的相遇。这种仅存于宁波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他今年4月份出版的新书《棘螈和它的朋友们》的主角。张海华表示自己的创作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认识镇海棘螈及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是独立物种,更是生物多样性网络的关键一环”。

在谈及“在自然观察中发现的惊喜”时,两位作家一致引用了林海伦老师的一句话:“只要出门,就会有惊喜。”小山表示自然是庞大的,永远都能带给人无限的惊喜。张海华则说:“虽然有时也会有没能观察到目标物种的遗憾,但我觉得这种遗憾其实也是一种惊喜,是为下一次惊喜所做的准备。”

image.gif

近年来,宁波出版社深耕本土生物多样性领域,策划出版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博物类图书,系统性地记录、梳理本土自然知识,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身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新书分享会,更是一次自然观察的交流会。通过小山和张海华两位作家的讲述与互动,许多观众表示,今后将更加留意身边的自然细节,从“阅读身边的自然”到“探索身边的自然”,重新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

(初审:王新雪,复审:伊璐,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