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北京SKP Rendezvous书店,金华市网络作协主席、浙江知名青年作家古兰月长篇抗战小说《酒坊巷》举办新书分享会,与数十名书友分享新书创作背后的故事。
未来二十年将会是“中女”主题创作迸发的时代吗?如何理解新时代的侠义精神及其特征?地域文化小说又该如何呈现当地历史文脉?古兰月和分享会嘉宾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北京长江新世纪创始人黎波、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邱建国一起,围绕小说《酒坊巷》的创作展开,漫谈“女性与侠义”精神,也对其以往作品的创作特点等发表精彩观点,为读者带来一场高质量的文学漫谈盛宴。
分享会现场 记者刘晨茵摄
《酒坊巷》以浙赣战役为背景,讲述我党地下工作者唐振华与恋人金九妹不辞而别多年后,肩负特殊使命潜回酒坊巷,秘密寻找一批治疗鼠疫“血清针”的故事。小说将金华这座小城中的抗战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国家存亡之际,小人物放弃自己的儿女情长、个人恩怨,毫无畏惧地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本书由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知名作家麦家、海飞诚意推荐,邱华栋作序推荐。
谈及新书,古兰月表示自己的作品背景都在江南,这一次《酒坊巷》更是将背景放在家乡金华。如同自己被拍成电影的另一部作品《龙井》一样,通过书写江南历史故事,赋予熟悉的江南水乡更多的层次和切面,也希望读者可以穿越了时空,回到之前发生的一段端不为人知,却意义重大的故事当中。
“这就是我写这部小说的缘起,希望用我的写作,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唤起更多读者的感情共鸣,让这些打动过我的故事再一次用我的文字演绎出来。”古兰月表示。
古兰月分享创作心得 记者刘晨茵摄
活动中,古兰月也回顾了自己十多年创作经历,以及本书的创作缘起与成型之间的故事。古兰月坦言自己从小就有“侠女”情怀,十几年来创作的也都是“大女主”故事。自己从散文创作开始到涉及编剧、网络文学,不同题材仿佛对她来说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而“江南”和“侠女”两条主线却一直没有改变。
“我希望通过文学书写女性独立、单纯又充满侠义的一面。”回顾她以往作品,不管是《龙井》《守艺》《木莲花开》,还是《冲吧,丹娘》等,女主都是外表看似柔弱,却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勇敢正义的性格。虽然主人公们处在不同时代,并且题材各不相同,但是女性都是第一主角,推动着故事主线发展,并在关键时刻做出充满勇气的选择。
在分享会上发言直接干练的她,看起来和印象中传统温婉江南女子并不一定重合。她透露,自己下一个创作的“侠女”故事灵感来源于李清照,目前已经完成了故事大纲。
邱华栋对古兰月的创作给予很高的肯定,表示一直关注她的写作,称古兰月也是浙江一位辨识度很高的青年作家。她不仅是在小说、散文、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上的颇有收获,她还是一位网络文学作家和电影电视剧本编剧。他见证了古兰月这一部新小说的创新与尝试,相信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黎波谈到作为文学创作者,创作和出版这一类作品很有社会价值,“地方英雄事迹用小说的形式还原,非常生动也很精彩,也拉近了与年轻读者之间的距离,希望这本书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并且喜欢。”
邱建国表示,他认认真真看了两遍本小说,觉得小说写得流畅,有网络文学的故事性,又有原创文学深刻的主题探讨,“儿女情长与民族大义”在同一个故事里结合得非常到位。他建议年轻读者应该读一读,了解这一段历史。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