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畅销童书主题分类及其占比
■刘晓晔 李毅 王苗苗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分析
笔者选取了当当网、亚马逊、京东商城3家图书电商,以其截至2020年2月29日发布的2012~2018年度3~6岁童书排行榜,共连续7年20个榜单(京东榜单为2013~2018)前20位的畅销童书为研究样本。重复上榜的童书被合并计算,同一书名、系列的不同图书则分别统计。其中,由于语言学习中包含韵律性语言素材、故事和科普信息类童书,而信息获取渠道中同样包含着以科学童书为代表的信息类童书,科学主题童书在服务早期阅读的两条路径中具有交叉性。
语言学习素材分布不均衡,童谣和儿歌童书的市场占比低。童书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阅读素材。在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上,童书也借由其中包含的多学科、多领域内容,帮助儿童获取信息,实现发展。从统计结果来看,当前,畅销童书已经涵盖多种语言类型,除大量故事外,其中与说明性语言相对应的科普类童书占比为23.7%,而韵律语言的童书除专门的传统蒙学读物外,占比极小。
社会和科学童书比重大,健康、艺术领域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童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拓展儿童的认知,将儿童感兴趣和想要了解的事物及现象介绍给儿童。统计结果发现,童书的社会和科学主题所占市场比重最大,社会主题总占比近6成,社会主题中仅品格与情感教育主题的占比就接近畅销书总量的1/2,呈现引导儿童形成好性格、好品格和好人际关系的倾向。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认识到发展原创科普图书的重要意义,科普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日渐攀升,科学主题童书占比近1/4,排在所有类别中的第2位。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同样提出了要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等方式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要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但我国健康类童书在畅销童书中的占比与其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包括习惯养成、情绪管理、安全教育和性教育主题在内的健康教育主题童书综合占比为16.7%。此外,艺术主题的童书在畅销童书榜中仅占4.1%,且基本为传统的绘画描红和手工贴纸,具有典型的技能训练特征。
引进版童书领跑畅销书市场,原创童书主题有待拓展。在服务儿童的信息获取过程中,引进版童书覆盖的主题总量远远高于我国原创童书。这说明引进版童书的主题结构更为丰富。儿童是童书阅读的主体,童书创作必须基于儿童的认知与学习特点,以儿童感兴趣的方式为其获取各类信息提供支持。儿童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成长的,日常生活情境往往是复杂的多领域综合情境。因此,能够反映真实生活的综合性就成为童书的一个重要特征。
畅销童书主题结构特点对童书出版的启示
结合早期阅读任务进行选题精细化管理,谋求突围。童书承担着让儿童通过阅读进行学习的重要任务。童书语言类型和主题类型只有具备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才能为儿童阅读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进而为童书市场培育更多的优质读者。未来童书选题中,出版机构要更扎实、深入地了解儿童早期阅读的基本任务,重视差异化出版,在充分认识儿童语言学习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关注童谣及包括科普、传记、历史和地理等众多说明性题材的开发。出版机构要通过差异化和精细化的选题有效地弥合童书创作与教育需求之间的鸿沟,进而在童书市场中形成突围。
关注生活化、综合性的主题开发,赢得儿童读者的喜爱。学龄前儿童是3~6岁童书的阅读主体,童书选题必须尊重其学习特点,即关注学龄前儿童学习的生活化、综合化和游戏化特。引进版童书主题大多采用综合性的主题设计思路,让儿童在有趣的故事中获得人际关系、科学信息和数学认知等方面的信息。这种童书创作与出版思路对我国原创童书出版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改变追随市场的思维模式,以“连接学习”的精品童书引领早期阅读。引进版童书往往涉及一些原创童书鲜有涉及的话题,如生命教育、性教育等,而这些看似冷门的主题却受到了读者的认可。这就提出了一个原创童书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童书发展是应简单地追随市场需求,还是应引领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少儿阅读已经从阅读需求释放进入高质量阅读需求的新发展阶段。在国际少儿阅读与出版领域,以“连接学习”为基本概念的出版与儿童学习之间的精准对接已经成为共识,发达国家的儿童出版与早期阅读推广实践中均特别强调服务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能够与儿童学习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