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一盘棋”,五大产业协同发展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田红媛 | 2022-08-05
收藏

机械工业出版社融媒体中心演播室

关键词 产品 渠道 营销 数字化  

在全国众多出版单位中,机械工业出版社是个特别的存在。从成立时间上说,它有70年“资历”,是新中国第一批科技图书出版社(原名科学技术出版社,1952年更名为机械工业出版社)。从整体架构上看,它业务多元,涵盖出版、咨询、传媒、分销、数字五大板块,产业规模可与一家出版传媒集团比肩。

上世纪90年代机构改革,机工社与其他部属出版社一样,迎来了改制后的市场化课题。得益于前期打下的坚实基础,李奇分管该社出版和分销业务的20年中,机工社图书回款码洋一路上涨,从2000年的2亿增长至2018年的16亿。担任社长后,李奇带领新一届班子,克服多重挑战和疫情影响,在2021年把这个数字提升到了20亿的新高度。

除了在图书主业拥有“一日十书、日销十万(册)”的强大产销能力,机工社同时还抓紧抢占资源,拓展新业态,各板块齐头并进,呈现出一派新气象。风雨前行70载,这个“综合体”蓬勃生长的动力是什么?未来将奔向何方?借周年庆契机,记者专访了李奇社长,听他讲讲背后的故事。

谱好协奏曲

复杂问题分类处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业务架构庞大,是当之无愧的“大家族”。年出版新书近3000种,年销售图书超3700万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担当着智库角色,下属6个研究所承担多个部门的重要课题。此外,机工社还拥有全国最大的社办书店——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位列全国馆配商前三。机工出版的多种期刊获得业界诸多大奖。加上被寄予厚望的数字出版,机工社五大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如何做好统筹部署,发挥整体作战优势,考验着“掌门人”的驾驭能力。李奇说,这也是他被问过很多次的一个问题。从他的角度来看,机工社如果只做好图书,充其量是出版界的“土豪”,但如果期刊和咨询一起做大,掌握了高端核心资源,那就是“贵族”。

李奇认为,机工社看起来涉及很多领域,但图书、分销也好,期刊、咨询也好,各有各的规律,要按各自规律办事,不能“一刀切”。再提炼一下,就是“复杂问题分类处理”,机工社的“七大战术”之一。

按照这个思路,机工社明确了各业务分支的发展方针:出版板块作为主业,每年要保持大比例增长;期刊板块盈利能力较弱,就放大平台作用,重在汇聚专家和作者资源;咨询板块加强和政府联系,丰富服务科研工作者的手段。

得益于独特的架构优势,机工社还加大融合发展力度,融媒体业务年均增长在10%以上。在内部融合上发散思维,推进产业、资源、业务、产品的融合,如图书业务科技与科普、科普体验的融合,建筑图书、建筑期刊与建筑文创的融合。在外部融合时形成合力,探索与国家大局、教育产业、科研产业的融合,如打造工业科普体验馆等。

同时,特殊的架构造就了特殊的机制。记者了解到,机工社的组织机构是少有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研究院的院长、副院长也分别兼任出版社的社长、副社长,包括职能部门也是一套,这样处理各板块关系时就比较顺畅,大大减轻了离心力,减少了隔阂的产生。

分类处理的战术还体现在对出版社的内部管理上。机工社的图书出版涉及诸多领域,成立了19个分社。对于分社,机工社坚持“三放三管”的机制。“三放”指的是业务发展权、用人权、分配权,总社对这三点只起基本的把关作用,分社在规定范围和领域内,有权决定出什么书、用什么人以及怎样安排支出。“三管”指的是发行权、印制权、财务权,牢牢把握在总社手里。正因为捋清了放与管的辩证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机工社20多年的分社制越做越活,图书出版的“盘子”也越做越大。

东方不亮西方亮

产品和渠道结构要“抗打”

机工社的五大产业中,出版产业是发展最好、增速最快的“台柱子”。从划分来看,主要有三大块。其中教育出版占销售规模的40%,利润占比达70%,是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科技出版是起家领域,社里始终高度重视;大众出版尤其是经管类推出很多畅销书,扩大了品牌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机工社出版主业每年仍保持5%以上的增长,2021年实洋增加1亿,同比增长6%。李奇认为原因一在人,二在结构。

“充满市场意识,敢拼敢闯”是刻在机工人骨子里的基因。坦率说,机工社垄断性资源并不多,大部分都要靠走市场博得读者口碑。长时间下来,机工人养成了一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拼劲儿。专业化、反应快、复合能力强,机工人身上的诸多优秀品质,是这个综合性科技大社在市场上永葆活力的原因之一。

有了人的保证,再去拼市场,还要注意两个结构: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

机工社各分社内部推行“721”的产品结构,要求70%的图书要有实用性,20%的图书要有学术性,剩下10%的图书留给编辑们试错。李奇对图书出版热点有准确的认识,在他看来,市场热点总是此消彼长,“掌舵人”要有提前布局的思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这样一个热点热度降下去后,才能跟上另一个,不至于走下坡路。“东方不亮西方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保存量的基础上,机工社还依靠新板块、新领域做增量。近年来积极向心理、科普、设计等领域进军,凡是进入的领域,市场占有率都迅速攀升。

“图书业务多年来保持较高增长,和互联网红利分不开。”李奇认为,虽然副作用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不断为图书销售打开新渠道,整体来说利大于弊。无论是当当、京东、天猫等传统电商,还是有赞、小红书、“抖快”直播、短视频等新电商,机工社都能顺应市场需求、读者消费习惯,早早入局,占据先机,这样一来,当某个渠道的销售份额下降时,就可以迅速转战其他渠道弥补回来。据了解,机工社线上电商平台的销售收入现在已经占到总销售收入的60%。

考虑到外部渠道的限制和多变,李奇说,未来他更看好自有平台的发展,尤其是品牌自播。这次采访的录制地点就选在了机工社10层的演播大厅,对谈过程中,还能听到自播团队在隔壁卖书的声音。朝九晚十,他们每天 “不到10万(元)不下播”。在这样的拼劲儿下,机工社的抖音粉丝积累近50万,主要以25~40岁的男性读者为目标受众,选品精准定位“硬社科”,主推大经管、心理、科普、军事等品类好书,同时还尝试以优质短视频引流,增加变现方式。

营销方面,机工社非常重视私域流量池的构建,目前已有新媒体矩阵各类营销号近300个、微信群1300余个,年触达终端用户达3亿人次。但在李奇眼里,这些数字并非绝对的衡量标准,最终还是要看流量的转化率。“拿一本科技专业书来说,最多印3000册,可能你的专业读者数据库中只有5000人,但如果他们都是做这方面研究的,都购买了这本书,我觉得就是成功的。”当然这也是机工社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实现“弯道超车”

数字化3.0时代是全流程再造

和国外同类出版机构相比,国内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较慢,而且还没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即使这样,李奇也坚定地认为必须主动往前走,现在不启动数字化业务,一旦大潮来了,专业出版社面临的将会是塌方一样的打击。他表示:“数字化1.0时代的电子书,我们做得像‘夹生饭’,2.0时代的数据库路子也没走通,现在迎来了以视频为代表的3.0时代,我们要抓紧补课,迎头赶上,新赛道不能再输了。”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业的边界被不断打破,上下游界限逐渐模糊。依托数字技术为各环节赋能,成为出版社加快创新的突破口。机工社把数字出版上升为重点发展的第五产业,成立了具体承担数字出版工作的专职业务部门,并在部分分社试点成立数字产品策划部,建成融媒体中心、九州云播平台、天工讲堂、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等重大数字化基础设施,为富媒体数字产品的制作发布提供了硬件条件。

李奇认为,以前大家对数字化的认识过于简单,以为就是把纸质书转化成电子书,其实数字化转型不是某个环节的转型,而应该是全产业链的转型,包括内容、生产、营销、平台、管理等多方面。近年来,机工社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内容数字化上,科技出版着眼于专业高端资源库,建设工程科技知识服务平台;教育出版以核心教材为抓手,重点打造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及相关课程、资源库;大众出版着力打造“一纸三电”,即纸质书及基于纸质书的电子书、有声书和视频化服务课程。

生产数字化上,加大POD数字印刷、智能编校等应用;加快建设位于山东泰安的智能化物流产业园,降本增效。

营销数字化上,以视频化、社交化、知识化为主攻方向,尽可能将线下分散的读者用户转化为数据,进行留存和激活,打造机工社专属的私域流量池。

基础平台数字化上,升级改造社数字资源管理平台、软硬件存储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天工讲堂、工程科技知识服务平台等数字化服务平台。

管理数字化上,升级改造社ERP系统,推进财务数字化、流程管控数字化等系统性管理体系,一方面把人力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便于规范化管理。

与其他专业出版社一样,机工社的数字化转型还要解决一些难题和共性问题,比如产业协同有待加强,内容资源整合、硬核资源开发有待提高,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数字化转型的专业人才不足。机工社把数字化转型视为必由之路,也将其作为未来培育各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想从根本上进行产业链、价值链重塑。

李奇很清楚,下一个蓬勃生长的70年基于眼前的每一步决策。为此,他和领导班子把机工社的“十四五”规划落在十大重点工程上,有产品端的“百种硬核产品开发工程”,营销销售端的“私域流量建设工程”,物流端的“泰安物流产业园及数码印刷基地建设工程”,平台端的“天工讲堂”学习平台、“九州云播”视频直播平台,创新业务端的“工业科普体验馆”等等,力争以实打实的项目为驱动,带领机工社开启崭新的下一个70年。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