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出版人热情高信心足
张馨宇 穆宏志 | 2023-08-18
收藏

8月16日,第19届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时隔3年,上海书展再次以“完整态”回归线下,这是出版人期待的销售大会,更是读者期待的文化盛宴。据初步统计,今年有近300家出版机构参加上海书展,举办约850场活动。

上海书展开幕当天是星期三,并不是休息日,而当日上午的客流量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石磊看来,已经可以与新冠肺炎疫情前的上海书展比肩。书展第二天尽管一直下雨,但也未能阻挡读者的步伐。

主旋律齐鸣

2023上海书展进一步凸显主旋律,集中展示、重点推荐全国各地精心策划的优秀主题出版物。

主会场入口展馆序厅熙熙攘攘,读者争相在主题雕塑周围合影留念,驻足观看序厅陈列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及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图书、党的二十大系列文件和重点图书、《复兴文库》等重大文化工程,上海出版界获评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 奖以及入选“中国好书”的出版物等,不断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础,向读者充分展示我国主题出版创新发展与全民阅读全面推进的丰硕成果。

展馆中央大厅是人流量最大的展区,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及主宾省四川省展区均在此展陈,主旋律在中央大厅齐奏。中国出版集团组织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23家出版单位参展,展销图书5000余种、近4万册,重点展陈了《百年革命家书》《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红色气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讲》等优秀出版物。同时,中国出版集团品牌活动——“读者大会”首次移师上海书展,与沪上读者见面。

上海本地最大的出版机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展区与中国出版集团展区“面对面”,携1万多种图书参展,包括以“世纪好书”品牌榜单为引领的2000多种新书。其中,重点展陈了《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高质量发展与强国建设论丛》《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千里江山图》等精品力作。

继2019年后,四川展团再次作为主宾省参展,新华文轩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出版发行单位,以及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川内外出版单位,携3000余种川版精品图书集中亮相。《红船》《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印记·征程——我们这70年》等被重点展陈。

新近揭晓的第11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备受青睐。北京出版集团根据自身特色,以茅奖作品《宝水》,提名作品《远去的白马》为引领,集中展示展销《北上》《云中记》《平安批》《西海固笔记》《熊猫小四》《这样的鲁迅》等一大批近年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以及入选“中国好书”的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吸引大批读者翻阅选购。

传统文化辉映

今年上海书展无论是活动设置还是展厅布局,都突出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新高地。

8月17日举办的上海书展重磅活动——2023上海书展行业高峰论坛,聚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出版人的使命”主题,探讨出版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发展思路和应有作为。

从主展场的主题展进入世纪国学馆,是一番较往年更加内容丰富、互动精彩的景象。国学馆围绕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力求为第19届上海书展增添更多文化自信的底色。一方面国学馆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书店、艺术品经营板块的优质资源进行集成展示,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含中西书局)、上海书画出版社等重点专业出版社首次在国学馆集中展陈销售;另一方面由上海图书公司主要承办的各类展览、展销、活动精彩纷呈,着力提供注重读者阅读体验、引导文化潮流的互动细节与文创产品。新与旧、图书与文创交相辉映。

阅读推广作家汇聚

海内外作家名家汇聚上海。今年国际文学周邀请到了阿根廷作家、诗人萨尔瓦多·马利纳罗、西班牙作家洛伦佐·席尔瓦、奥地利作家菲利普·韦斯,学者陈福民、顾春芳、金雯,作家索南才让、路内等嘉宾。

中国出版集团第14届读者大会暨“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葛剑雄、莫砺锋、曹文轩、罗平汉、许宏、陈劲、樊登等学者名家,与现场近千名观众分享了各自的阅读经验。

中国作协主办的“行进的风景2023——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中,杨志军、熊育群、陆天明、李凤群、毕飞宇、欧阳黔森、小白等作家陆续以对谈形式进行作品分享。

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一直是体现上海书展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支柱之一,2023上海书展活动从内容上看,既有专业精到的学术研讨,又有接地气的生活内容,既能吸引专业人士,又为广大市民群众喜闻乐见。大多数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作者签售会,而是更注重作者、读者与编辑的分享和交流。

融合发展酷炫

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上海书展首次推出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展示参展单位近年推出的30余种数字融合出版精品。

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展示了“籍合网”、 “三联中读”APP、《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重点展示“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大符头钢琴系列乐谱”数字融合出版产品等;北京出版集团的《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数字项目,时代出版传媒的“好玩的科学”STEAM幼教课程多语种开发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乐聆听书”APP、《中国皮影数字档案》等均为观众带来良好阅读体验。直播已成为当前各大书展必备的景观,出版机构纷纷在展区内开设直播间,其间还有名家大咖来到线上直播间,为读者推荐好书,与读者零距离互动。

本届上海书展还设置了未来阅读和阅读跨界两大展区。阅文集团、帆书、喜马拉雅、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数字阅读企业以及文创、阅读生活周边、咖啡饮食等机构参展。这些展区聚集了大量年轻人。

据喜马拉雅公关总监邬智冬介绍,此次喜马拉雅展览主题为“精神食粮展”,在喜马拉雅的“招牌菜”展区内,读者通过与展陈互动或扫描二维码即可领取VIP权益,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聆听《平凡的世界》《活着》《百年孤独》《张爱玲全集》《哈利·波特》等经典名著,《明朝那些事儿》《人类简史》《白夜行》等优质畅销书,以及《长相思》《大奉打更人》《全职高手》等网文精品。各家出版机构还纷纷推出打卡互动活动,中信出版集团推出关注小红书盖章打卡活动,阅文集团通过让读者扫码下载该公司旗下任意一款APP,即可免费参与拍摄复古老照片……这些创意活动不仅提升了书展的趣味性与参与性,还拓宽了出版机构自身的传播渠道与流量池。

今年上海书展最大的变化是售票方式的改变。本届上海书展首次全面取消纸质票,读者通过大麦网进行实名绑定购票。此前,有出版人担心老年群体作为购买力很强的群体,可能会因此受限,但从开幕当天的情形来看,这种担心有些多虑。人民文学出版社志愿者负责人徐名扬观察到,来参展的大部分读者都是中老年人。一位上海书展的忠实观众表示:“我已经70多岁了,每年都来上海书展,2007年见到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2018年见到了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李强同志,这是我的荣幸。”

本届上海书展还吸引了大量学生和青年参展。一位18岁的读者表示:“今年是我第一次来上海书展,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创品牌‘七海制造局’推出的新一期文创周边,每天限量100个秒光。我还会再来一次。期待能见到沈石溪。”“震撼,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一位首次参加上海书展的读者感慨道。他是毕飞宇的粉丝,并通过毕飞宇的公众号与书展结缘。

出版人都憋着一股劲,从带来的图书品种到展台设计,都把各自卖得最好的书和压箱底的产品带到了上海书展。“要让上海书展真正成为服务全国的文化大平台。”如今,19岁的上海书展向人们展示出一场超越阅读的全国文化生活嘉年华。看到展区内纷至沓来的读者,出版人的信心更加坚定。石磊表示:“我希望我带来的书一本不剩地全卖出去!”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