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危机》
作者:凌晨
ISBN:9787572158841
出版单位: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30.00元
人工智能全面迫近,不可知的未来像潮水一般涌来。少儿科幻作品应如何以未成年人的视角,去迎接、承载和表达这一沉重的命题?在科幻作家凌晨的新作《超算危机》中,读者看到了这种努力和回应。
有别于儿童文学创作主流的轻盈温暖,《超算危机》文风硬朗,以密集的技术细节和冷峻的叙事笔法,为少儿读者架设了通往硬科幻阅读的桥梁。故事在漫天风雪中开局,万众瞩目的太阳点火计划与方自健逐渐消失的笑容,为作品奠定了紧张而充满悬念的基调。而少年主人公开篇处的噩梦,体现了这一时代所有人心灵深处的焦虑和恐惧——被矩阵吞没,被信息掩埋。作者把这一抽象的成人议题转化为“该不该让超算管理气候”的具体抉择,带小读者走进充满挑战的未来世界。
与沉重议题形成反差的,是少年冒险故事的要素与节奏。“猎豹突击队”的组队逻辑十分二次元:主将赵晨光,是靠直觉开路的“新手村勇者”,少年老成的技术宅秦远,是自带“技能包”的超级玩家,正面思维的林奕,是严谨的“任务推进器”,中途加入的霍长安,则是向导和外援。当超算停摆,场景从未来都市切换到末日荒野,少年们骑着自行车穿越山林,冷硬的技术细节被转化为破解密码、改装飞艇、智斗安保球的闯关游戏,避免了硬科幻的认知过载,也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故事中,作者曾把超算比喻成“玻璃板”。这个意象仅在第二章“惊变”中出现了一次,却承载了许多隐喻。这层明朗而坚固的玻璃板,是超算为人类构建的舒适屏障,整个绚烂的新世界于此生发;同时,这层玻璃板也隔绝了真实世界的冰霜雨雪,隔绝了宝贵的生命体验,是一层透明而不可破的温室牢笼。这层玻璃板,展现了超算对人类社会的托举之力,也昭示着自身的脆弱与风险。
而“盘古”与“女娲”两个系统,这一对源自中国神话的命名,更是作者的明喻——技术能改天换地,也能让“四极废、九州裂、天柱折、地维绝”。在神话中,盘古以巨斧劈开天地,用身体化育万物;在作品里,“盘古”同样拥有洪荒之力,它摧毁的不仅是太空设施,也是人类引以为傲的造物主身份。技术革命的伟力与破坏性,这种一体两面,在故事中表达得清晰有力。
与盘古的激进相对,“女娲”必然承载着使命。在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在故事里,武汉东湖数据中心被洪水围攻的一幕,正是女娲补天前的“水浩洋而不息”。而“女娲”的困境,又比神话更复杂,这个“补天者”既要制约盘古,自身又是技术文明的产物。情节发展至此,故事的写作宗旨不言自明,在人工智能的“创世”狂欢背后,需要更多“补天”的敬畏与智慧。恰如田野调查者霍长安所说,“世间事并不是只有黑白,反ATS和支持ATS 的都很极端,我希望有一天能与超算和平共处。”这种拒绝二元对立的价值观,也为少儿读者预留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超算危机》的结尾充满象征意味:长夜将至,人类与超算的博弈仍在继续,但少年们已经踏上了新的冒险征程。这个开放性的结尾,虽然不无凝重,但读者有理由相信,在直面危机和真诚反思之后,真实的黎明终会在长夜尽头到来。
(一审:焦翊 二审:王双双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