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城市的无意义有意义吗?——小珂《龙虾,龙虾!》北京首发

2024-03-27
收藏

作为新一代城市文学的代表作家,小珂以一种奇异的视角,对她所生长的都市展开了探索。

不同于中国的乡土文学,城市文学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领域,城市天生拥有看起来千遍一律的无数规则,格子间和流水线是它的基础构成元素,书写城市是一种对重复现实的挑战。

在急剧扩张的现代性中,小珂书写了城市亲历者内心所生长出的那个异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冲动与迷茫、规则与反叛、阴谋与善意,也对应了我们当下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显著的精神冲突或者需求。钢铁森林般的城市和带有迷幻色彩的生命体验,构成了她这部新作《龙虾,龙虾!》的景观。

码字人2

她在小说《追光者》中写到,“真正的黑暗是没有方向、没有时间的”,但追光者仍然存在。2024年3月23日下午,作家小珂,《青年文学》主编、评论家张菁,以及作家石一枫,做客北京码字人书店,一起探索在城市中追光的可能。

城市当中的“恐怖”和“希望”

在小珂的作品中,城市的共性非常明显。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高楼大厦、地铁和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都是普遍存在的。尽管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如老城区的弄堂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城市的面貌相似。这些重复的元素并不容易引起我们的细致思考,反而,地铁对她来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存在,因为它让人感觉好像大地被占领和抽空了,所有人付费进入,运行速度也特别快。小珂说在城市中行走时常常感到紧张,担心地面会塌陷。而高楼大厦将人紧密堆放在一起的情景,细想其实也有恐怖的意味。这是城市的特点,而且已经是一些我们无法深究的特点。

小珂提到了小说集中她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追光者》。小说书写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满足后,开始关注更抽象的东西。一个典型的城市人可能已经拥有一切,工作也不错,经济上也不匮乏,能够旅行,婚姻也成功,但他并不幸福。

码字人1

作者小珂

《追光者》中对司明的状态有一段描写:

“独自在陌生的城市闲逛是奇特的体验,他仿佛失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辨别与辩证能力。比如说:家到底是什么?白天黑夜到底有何区别?接下来到底应该作何打算?长期的独自旅游让这些问题变成混沌的一团,思考没有任何意义。他开始关注一些抽象的东西:风、雨、光、一阵笑声、酒杯中冰块的声音、时间、暗无天日⋯⋯说实话,除了这些,他也没什么其他可关注的。”

这段描述暗示了城市生活中存在的一种疏离感,人们在城市中可能与自然和真实世界疏远——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距离,也包括人们与自身、与他人和与环境之间的疏离。

张菁在对小珂作品的分析中提到,小珂是一个城市人,他的作品展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现象和意识。在城市带给我们扑面而来的疏离之外,小珂作品中的主人公仍然具有一种温热感,他们生活在城市中,面对各种压力和困境,但仍然保持着一种清凉的态度。他们在城市中经历着流动性的变化,努力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尽管城市的变化和流动性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然而,这些主人公并没有完全与生活断开联系,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生活有着关联,他们恋爱、写诗,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而是以一种若有若无的方式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保持联系。这种温热感使人物在精神层面上与作者达成了共鸣,他们的思维和生命得以延展和成长。

成为主流书写的城市写作

我们在讨论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以及他们的书写者时,似乎经常忘记一个问题:在乡土中国长大的这群人,他们也曾经年轻过。不久前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重版,引发了很多讨论。当城市文学的写作逐渐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书写都市大多是非常年轻的作者,我们很容易会觉得这是新事物、新作者。但其实这一模式很早就发生过,千禧年前后的作者,在他们各自的青年时代,他们的关注、他们的方式,其实存在共通之处。石一枫则更加直接地认为,现在的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乡土作家变得罕见,纯粹的乡土已几近消失,城市文学并不小众,而已经成为时代书写的一种主流。

石一枫提到了小珂的作品《龙虾》,小说采用了卡夫卡式的写作手法,通过将人比喻为动物来描绘人的处境。城市生活的框架太多,而变数实际上非常小,都市人容易感到自己像一只龙虾,只是在原地无效地爬行,这种感觉可能会导致人心灵的死亡。然而,人类总是希望、也愿意相信,有另一个地方与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所不同,存在一些新的可能性。尽管对现实的固化保有一种悲观态度,他也强调了在这种固化中保持希望和活力的重要性,追求思维的自由和生活的变化是城市生活中的永恒向往。“人的幸运是得不到完美的生活,假如说这个人获得了一个完美的生活,那象征着个人历史已经终结了,因为他失去了再想象其他可能性的那种必要。”

“卡夫卡”似乎已经是小珂作品的一个标签,小珂不讳言地提到有读者批评《龙虾》模仿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但就像《变形记》的初衷是探讨人与家庭、与他者的关系,小珂创作《龙虾》的初衷是有关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思考。初次吃龙虾的经历,让她觉得吃龙虾的行为有些恐怖,因为龙虾已经长成了一种十分狰狞、无法被吃的形态,但人类却将其蒸熟食用。这让她开始思考起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并试图探讨城市化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不过,文学的魅力正是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观点来理解作品。小珂认为对作家来说,重要的是听从自己的内心,不必过分追求他人的评价。

故乡之城在消失,写作在继续

理论上,北京是小珂的故乡,她写作城市所参考的原型也来自北京。从大的人生轨迹上,她几乎也很少离开北京。但当代社会中,故乡的概念和人们对故乡的感情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人可能会有多个故乡,会与多个不同的城市发生密切的关系,对“故土难离”的执念似乎也在渐渐淡化。

张菁认为,现代城市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使我们们对周围环境的标准和选择更加灵活。她认为这可能是现代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内心变化,使人们更加包容和宽容周围环境的多样性。小珂则从个人的角度谈到了对北京的复杂感情。她在北京生活了很长时间,反而更难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自己对北京的感受。在写作中,她更倾向于以冷眼旁观的视角观察北京。小珂觉得现代人“故乡感”的变化,是因为个体化和原子化现象的加剧。个体化的趋势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需求和选择,对传统的故乡观念的依恋和认同感则相对减弱。

石一枫对传统意义上“爱故乡”的情感模式提出了质疑,真正对故乡的感情是深厚而值得敬重的,但落实到当代生活中,刻意的乡愁、刻意的抒情也显得很可疑。这其中有一个典型模式:在大城市扎根之后,就突然表现得很爱故乡。这是一种表达和行为上的矛盾。在选择和机遇已经无限扩展的当代世界,对故乡的情感可以是灵活、自由的,并不必要陷入某种刻板的抒情——这可以成为当代人、城市人的常态。故乡可以消失,但我们对这个时代主流生活的书写,仍然可以继续。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