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文的作品,如《空谷幽兰》《禅的行囊》《黄河之旅》《丝绸之路》《彩云之南》等。
《寻人不遇》[美]比尔·波特著 曾少立、赵晓芳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10月版/48.00元
关键词 诗歌 旅行 朝圣
一位年近古稀的美国老爷爷,历时一个多月,奔波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只为找寻他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魂”。2016年10月29日下午,美国作家比尔·波特携新著《寻人不遇》现身北京彼岸书店与读者畅谈“旅行与诗歌”。本次活动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当当、腾讯文化以及北京读书人联合主办。
○牧 人(书评人)
作为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作家,中国读者最早认识这位可爱的美国老头源于其寻访中国隐士的著作《空谷幽兰》,它不仅让世界认识了佛门的净修与道家的“隐”文化,也揭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被誉为一部寻访中国隐士的“文化苦旅”。该书自初版以来,受到国内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最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新著《寻人不遇》是比尔·波特寻访中国古代诗人故址的著作。从2012年开始,他启动了全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比尔·波特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赴湖北(孟浩然)和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的山水之间,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最好的酒”向每一位诗人致敬,并最终成就了这部充满诗意和人文的作品。
在广大读者眼里,比尔·波特不仅是一个另类,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行走者,更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领悟和无限热爱的美国人。从《寻人不遇》书中提供的手绘地图可以看出,他前期一定作了详细的规划和大量的资料查阅,否则他不会对诗人生平、事迹以及野史趣闻叙述得那么翔实、细致。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爷爷,历时一个多月,奔波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仅是这种精神和毅力就让人叹服。
比尔在书中这样写道:“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那些诗并不会专属于富商或者高官,诗歌可以超越财富和权力,它直入人心,甚至能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