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销售1500万码洋的“酷虫”系列持续焕发活力
 ■于 露(接力出版社婴幼分社启蒙认知编辑部主任) | 2018-10-10
收藏

接力出版社的“酷虫学校”系列漫画书,从2014年推出伊始就得到了业界高度评价、获奖无数,至今已经创造了发行量68万册、1582万码洋的成绩。那么,下阶段接力出版社如何让“酷虫学校”系列持续焕发活力呢?为此,我们采访了接力出版社婴幼分社启蒙认知编辑部主任于露。

  初识“酷虫”

  “酷虫”第一本书签约的时候是2014年,那时候国内原创漫画多以幽默爆笑故事为主,用漫画的形式讲述科普知识的图书还少,将知识性、娱乐性和故事性完美融合的原创作品更少。“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是国内原创漫画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由作家吴祥敏和画家夏吉安、庄建宇沉淀8年精心创作。2014年年底,“酷虫学校”第一批甲虫班6本上市。目前,“酷虫学校”系列漫画书创造了发行量68万册、1582万码洋的成绩。

  创新设计

  除了作者在创作当中融入的新理念、新手法外,我们从图书的内容、装帧、设计、版式、出版等方面策划创新,让该书具有国际水准,助力图书输出国外,提升我国儿童图书在国外的影响。在内容设计上,每本书包含10个章节,在正文的每一章后面还有一个科普的小栏目,以有趣的形式介绍了有关昆虫习性等知识,寓教于乐;在科普知识栏目里还画有昆虫的写实插图,标明了身体各部位名称,帮孩子掌握昆虫知识。

  在图书形式设计上,“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原稿作家设计的尺寸是185mm*260mm。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成本测算,评估比较经济合理的尺寸应为168mm*235mm,于是在排版设计的过程中对原有版心进行调整。

  在封面和书脊上,贴心设计出每个班级的标识,放在醒目位置,便于区分。每一辑设定一个主色:甲虫班用黄色,飞虫班用绿色,杂虫班用蓝色;我们还在封二把所有书中出现的虫子形象和名字列出,封三把所有图书封面和书名列出,方便孩子查找识别。

  在知识性把握上,因为书中涉及非常多有关昆虫的专业知识,特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专家刘晔老师来审定相关内容,从而保证了科普图书专业知识的准确性。刘晔表示:“看过不少昆虫科普丛书,但是能把深奥复杂的昆虫知识描绘得如此趣味横生、通俗易懂,这是第一次。”为了提升附加值,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孩子喜欢且实用的昆虫姓名贴。在卖场制作了课程表、酷虫徽章等赠品。针对网络渠道,我们做了一套不同形式的“轻阅读”版本。全套36册的小开本,每本书用不同的颜色和序号区分,方便孩子携带与翻阅;内容量适中,适合孩子一口气读完。

  跨国推广

  原创书始终离不开作家持续不断的落地推广活动。每年寒暑假,编辑联合推广、发行,会为作家制定下一学期的活动计划,包括地域的选择、学校的选择、路线的选择,如何更合理更节省时间,因为我们还要保证作家画家有充裕的创作时间。这些年,作者的创作未停歇,而我们也带领作家和画家深入校园、书店,去了北京、天津、山东、浙江、四川、安徽、广东等地,进行了90余场校园讲座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欢迎。

  此外,2014年“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绘者庄建宇了参加瑞士国际漫画节,签售“酷虫学校”法语版。2016年4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上,接力出版社携“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绘者夏吉安举行了主题为“走进昆虫的奇妙世界——‘酷虫学校’全版权推介会”。除了展示酷虫学校的图书产品,还有不少周边产品惊艳亮相,T恤、背包、马克杯、鼠标垫等。现场气氛热烈,多家国外出版社达成了引进“酷虫学校”系列图书的意向。“酷虫学校”凭着独特夸张的昆虫形象和尖端的国际漫画风格,一举将版权输出到法国、瑞士和比利时三个欧洲国家,随后还输出了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目前, “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推出漫画版“甲虫班”“飞虫班”“杂虫班”各6册,还有专为网络渠道定制的小开本套装。

  全新挑战

  酷虫学校的读者活动、书店活动、学校活动已经做了不少,我们开始尝试新的推广方式。2017年BIBF上,我们做了昆虫馆的主题展区,不但有主题式的场景,还有大屏幕和读者讲座互动区,图书、原画、标本的陈列,活体昆虫的展示。小朋友可以亲手摸一摸独角仙硬硬的外壳,用昆虫果冻喂喂甲虫,体验昆虫的生活环境和习性。2018年我们又办了一场有关深度阅读的研习营,绘者夏吉安以“创意想象——从科学知识中生长出来的趣味故事”为主题,讲述他的创作经历、野外昆虫考察经历和他自己养昆虫的趣事。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