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及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产业)是香港最具活力的经济环节之一。近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发布公布了香港文创产业在2016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报告中涵盖的范围和分类,是根据联合国所倡议的国际统计指引所制订,并根据我国香港的经济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具体而言,将文创产业分为以下11个组成界别:艺术品、古董及工艺品;文化教育及图书馆、档案保存和博物馆服务;表演艺术;电影及录像和音乐;电视及电台;出版;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设计;建筑;广告;娱乐服务。政府统计处采用国际间所建议的“价值链”模式,以量度文创产业的经济贡献,每个组成界别的涵盖范围,与“香港标准行业分类2.0版”相关的行业配对,从而划定有关文创产品和服务于价值链内涉及内容创作、生产以至分销等环节的特定经济活动。纵观报告全文,以下内容值得关注。
文创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拉动生产总值、增加就业。在2006~2016年期间,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幅为6.7%,相对我国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在同期5.1%年均增幅来说则显得较快,文创产业的增加值相对于该地生产总值而言,也相应由2006年的3.9%上升至2016年的4.5%;文创产业就业人数由2006年的17.7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21.3万人,平均每年增幅1.8%,相比香港总就业人数在同期1%的平均每年升幅较快,文创产业占香港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亦相应由2006年的5.2%上升至2016年的5.6%;文创产品整体出口总额由2006年的4537亿元普遍上升至2012年的5379亿元,再放缓至2016年的4527亿元,相关产品的进口总额也呈现相似趋势,由2006年的4031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6096亿元,再放缓至2016年的4992亿元;在2012~2016年期间,选定文创服务的输出及输入保持相对平稳,平均每年变动率分别为-1.3%或保持不变。
艺术品、古董及工艺品销售上涨受惠于旅客需求。香港一向以珠宝首饰的精细工艺,及其时代感和新颖的设计驰名于世。2016年,艺术品、古董及工艺品类增加价值为80亿元,占文创产业总增加价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12.9%减少至2016年的7.3%,从业人数约1.8万人,占文创产业总就业人数的8.5%。值得一提的是,受惠于珠宝业需求畅旺,尤其是旅客对珠宝首饰的需求殷切,艺术品、古董及工艺品的分销活动占该界别的增加价值约90%。
出版作为文创产业的第二大界别(按增加价值及就业人数计算),近年业务表现相对温和。由于报纸及杂志业务竞争激烈,以及免费报纸和资讯网站带来的挑战,使其在文创产业总增加价值中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26%下降至2016年的11.4%;再加上很多传统出版活动已由印刷平台转移至数码平台,以网络及门户网站拖管活动代替,2016年,出版界别的增加价值为125亿元、占文创产业总增加价值的11.4%,从业人数约3.9万人、占文创产业总就业人数的18.4%。
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在文创产业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作为文创产业的最大组成部分(按增加价值及从业人数计算),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界别在香港的知识型经济中担当重要的角色。2016年,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界别的增加价值为483 亿元,占文创产业总增加价值的44.1%。该类别的从业人数约5.8万人,占文创产业总就业人数的27%。软件、电脑游戏及互动媒体界别在文创产业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在文创产业的总增加价值中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33.6%增加至2016年的44.1%。该界别的主要组别为互联网服务及软件和电脑游戏开发,此两组别2016年共占该界别约90%的增加价值。
表演艺术界别是文创产业中最小组成部分。2016年,该界别的增加价值为13亿元,占文化及创意产业总增加价值的1.2%,从业人数5390人、占文创产业总从业人数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