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陶发1984年出生于云南,200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观看他的作品时,会发现所有的元素似乎都围绕着“云南”展开。无论是具象的山、森林、小路、花花草草等,还是抽象的线条、大胆冲击的配色,有着特殊韵味的“太阳之子”,向着观众散发着不同的光芒。可以看出,生活在云南的陶发对于大山、自然的热爱不言而喻,正如画中像火焰一样描绘的红土地,散发着陶发自然的气息。
陶发 《迎春》 布面油画 100x3250px 2016
陶发说:“我在创作时没有特定的限制,我认为尊重自己、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前提。我热爱大山,不仅仅是喜欢,更是思考山内在的精神和人的渴望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的真实性才能找到自我的真实性,才能用手中的画笔表达最真实的感觉。其实,最难的也是真实。”山如同陶发的一个亲密朋友,在城市的时间太久,去山中走走就会发现,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有生命更有力量。在山间写生也是陶发的一大爱好,搭一个棚子,对着风景,灵感扑面而来,带给艺术最直接的反应。
陶发 《西山有意》 200x7500px 布面油画 2014
在现场的展览的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抽象的表达,色彩选择看似“无厘头”,看似线条又像是符号,当问起陶发想要表达写什么的时候,他打趣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运用这么多线,但这表达了我当下的情绪和情感,这就是最真实的我。”
展览现场
陶发对自然的情感不单单出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而是一种对于生灵万物的敬畏——作为一个苗族人,陶发相信万皆有灵,穹庐下的万物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陶发体验世界的方式总是感性的、迫切的、真实的,绘画正成为了他展现私人世界的有力媒介。在创作中,陶发很少苛求绘画激情,而是依赖于直觉和即兴灵感,运用大胆的色彩和书法般的豪放笔触描绘着自然界的神秘魅力。
展览现场
陶发的作品,无论从绘画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很少有社会化的痕迹,而是永远保留着一种原生、自我的品质,这在崇尚逻辑理论和社会性的当代社会难能可贵。忠于本心,自由洒脱,陶发正如自己所描绘的的熊熊烈日,光芒四射,魅力无穷。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 1月20日。
陶发 《一田山,回家路上》 布面油画 146x4250px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