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纪》六卷本轻盈面世 让历史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肖颖 | 2025-07-07
收藏

wps_doc_0.png

7月5日下午,中国好书《空城纪》六卷本新书发布会在江苏书展中心舞台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空城纪》作者邱华栋与苏州大学讲席教授、作家王尧,围绕“从尼雅到楼兰,复活西域千年故城的汉唐风华”的主题,与现场读者展开了分享。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为活动致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袁楠、江苏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等出席活动。江苏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陆志宙主持活动。

《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30年构思、耗时6年创作的全新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共40余万字,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空城纪》以非虚构与虚构融合的写作技法,选取汉唐盛代西域三十六国中,龟兹、高昌、尼雅、楼兰、于阗、敦煌等六座丝绸之路上代表性的西域故城,分别展开,巧妙编织解忧公主、班超父子、张骞、斯文·赫定等历史人物与当代考古学家、边疆守护者的命运。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先后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亚洲周刊2024年度十大好书等数十种权威榜单。

《空城纪》六卷本套装是译林社为使《空城纪》以更轻盈的姿态接近读者,让看似厚重的历史真正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创新举措,该套装区别于精装单行本的统一形态,以《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为名,为每座古城量身定制了独立的卷册。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空城纪》中每卷聚焦一城,深挖其独特历史截面与文化底蕴;六卷合一,系统还原西域千年史诗般的宏大变迁。分册见深度,合辑显广度。《空城纪》以全新面貌重磅亮相,不仅是精品图书生命力的再度焕新,也彰显凤凰对优质内容的潜心深研,与对重要作家的庄重承诺。”

作为评论家和对历史题材感兴趣的作家,王尧给予《空城纪》六卷本高度评价。“《空城纪》经得住我们不断深挖、反复讨论,是可经典化的长篇小说”。在他看来,叙事上《空城纪》延续了《红楼梦》“器物叙事”传统,通过钱币、花斑马等载体激活历史,这种将史料转化为文学的能力,在当代作家中实属罕见。“邱华栋的身份需要重新认知:他不仅是小说家,更是重要学者。”他特别指出,当代小说界存在“写小说只需要讲故事,可以没有文化”一大误解,而邱华栋的作品恰好是对这一误解的勘正——作者拥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和价值观,他将对汉唐历史的判断融入其中,将个体命运置于宏阔文明史中加以考量,作品呈现出完整的人文体系。“邱华栋的小说不仅讲述故事,还传达出他对中华文明共同体的理解,我觉得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wps_doc_2.png

活动现场,邱华栋特别提到了《龟兹双阙》中对于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描写。“历史上关于这两个江苏女性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我在这部小说里让这两位女性发出了声音。”细君公主属于南京人,解忧公主是徐州人,两位都不远千里地从江苏来到西域。细君公主因身体孱弱无法适应当地生活,仅四年就去世。而后被派来和亲的解忧公主展现苏北人性格坚强,“大哭一场后再也不哭,留在乌孙国生了好几个孩子”。他回忆起日前在新疆参会时,发现江苏正在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博尔塔拉等地,他感慨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江苏和西域都建立起了如此巧妙的关系。这种穿越两千年的关联,真的是非常伟大”。

《空城纪》从酝酿到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邱华栋不仅反复踏访那些被风沙半掩的古城遗址,更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案头功夫。他表示:“多年来,我收集了许多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民族生活方面的书籍,得闲了就翻一翻。久而久之,这样的阅读在心里积淀下来,那些千百年时空里的人和事就连缀成了可以穿梭往返的世界,对我发出遥远的召唤。”没有这些笨功夫,笔下那些器物、场景、人物就无法真正“活”起来。

在邱华栋看来,《空城纪》单行本是完整的石榴结构,六卷本则是变成了一个打开的石榴,整部作品的空间之大,容纳了整个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交往、交融的场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费尔干纳盆地带回‘安石榴’,当异域果实演变为中国化的‘石榴’,其名称嬗变本身是丝路文明交融的象征。”承接这一文明隐喻,邱华栋目光转向现场读者,“希望这本书,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石榴的幼苗,逐渐长成石榴之树,结出好多文学的石榴”。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