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课外阅读俨然成为了当今学校教育的重大任务。同时,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语言文字运用”,强调了基础语言和文字的重要性。为达成这样的目标,阅读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似乎有一定难度。文章的文体、题材,以及汉字的难易都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读写绘”作为当下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应运而生。
一、“读写绘”是什么?
所谓“读写绘”,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共读(或是亲子共读)一本绘本、一篇故事、一首歌谣,或是一首儿童诗等,并在读完以后对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继而将其画下来,用文字把故事情节、阅读感受写在纸上。“读写绘”的整个过程,是充满诗意、童话色彩,以及幸福感的过程。
二、“读写绘”以“读”为中心。
低年级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绘本、故事的方式,获得丰厚的知识。其中最常见的阅读选择是绘本阅读。在沈阳路小学,老师、孩子和家长每周都会在一起进行一场“萤火虫读书活动”。活动中,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会自主选择各种各样的绘本故事来阅读,读完后老师会给孩子们讲一本新的绘本故事。讲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大脚丫跳芭蕾》,台下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变成了那个正在跳着芭蕾舞的大脚丫女孩。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气氛随着故事的讲述而变得十分微妙;与此同时,孩子在简洁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图画中获得爱的力量,获得自信的力量。
低年级“读写绘”读物中,较为优秀、深受学生喜爱的书目有“鼹鼠的故事”“可爱的鼠小弟”“贝贝熊系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等。沈阳路小学班级角落书架上,教学楼的走廊书架上,以及彩虹花悦读馆里,处处都有绘本,最让孩子们喜欢的是《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等等。
三、“读写绘”以“写绘”为辅助方式,让阅读过程更加完整。
“写绘”是用文字和图画展现出来故事的面貌,无形中锻炼的是孩子的表达能力。低年级孩子在“写”的过程中练习说完整的一段话、讲完整的一段故事。孩子们用琐碎的几句话,拼接成他们对这个世界的部分感知。低年级的孩子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写绘”恰好将故事与孩子们的兴趣相连接,用彩色的画笔,将自己脑海中丰富的想象与理解铺在纸上,为幼小的生命涂上美丽的色彩。在“写绘”的过程中,不仅有文字和绘画语言,还有丰富的口头语言。当孩子读完一本绘本,在写下文字之前,可以用口头描述,将故事表达出来,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把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或者家长听,也可以得到语言表达的机会。
绘本讲完以后,老师要布置“写绘”的作业。上学期我们在读绘本《我爸爸》的时候,给孩子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那就是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图画和文字并行的方式,将自己的爸爸的形象展现在一张白纸上。孩子们画得非常用心,歪歪扭扭的几行字里,稚嫩的线条里,都洋溢着对爸爸的爱与崇拜。
四、低年级“读写绘”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选材要紧密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例如,对于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小阿力的大学校》比较适合孩子们阅读。孩子在阅读中,会不知不觉变成那个对新学校充满了好奇心的“小阿力”。
其次,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尽量不要提出过多繁琐的问题,以免打乱孩子的思维和想象。简单的问题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过多的问题只会把孩子完整的想象割裂开来。另外,不苛求孩子画得多么精美,因为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小画家。也不要求字写得有多么工整,或许,那倾斜弯曲的字,正是童年的一排小脚印。
综上所述,“读写绘”是一种可行的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将会继续探索这种阅读方式的种种问题,争取让其展现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