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书园:不仅卖书,还卖文化和思想
2016-11-17
收藏
摘要: 在北京,如果想找一家能够被称为“文化地标”的书店,那么位于海淀蓝旗营的万圣书园如果不是惟一的话,也肯定是其中之一。万圣书园以及相连的醒客咖啡厅已经成为京城很多读书人淘书、聚会最常出没的场所。

0824ab18972bd407474689317b899e510eb3097c.jpg

北京万圣书园是民营学术书店和学人办店的先驱。书店早期位于西北三环中国人民大学附近。1994年三环路改造,万圣迁址于北京大学东门外的成府街深巷,却由此打通了与北大、清华的血脉,一度被誉为海内外学子的精神家园。万圣和成府街几乎成为海淀一带的地标,创造了一段神话。

2001年11月,集浓郁的皇城民间风情和精英文化传统的成府老街不幸又被拆迁,万圣不得不第三次迁址至现在的成府路蓝旗营北大清华教师楼下,并由原来专营人文、社科、古籍、辞书等学术思想类图书,扩展至艺术、文学、音像,以及精品工商管理等类图书。经营面积由原来的80余平米扩大到600余平米,经营品种也由14000种增加到45000种。

万圣书园的经营特色透露出,书店不仅卖书,还卖文化和思想,在做商业的同时也表达着社会关怀和文化批判。万圣是最早设三农问题专架的,对称架是城市专架,特别是城镇化、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居于两者中的是环境与发展专架,与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中最重要的问题相契合。

万圣设知识分子公共读物台。“放一些我们认为必读和最近关注的社会话题在这架上,比如会有税的问题,比如会是蒙、藏、疆问题,最近就是30年改革反思问题,也就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应当关心和发言的问题,我们会随着其呈现而摆出。”刘苏里说。

草创之初的万圣书园,在法律上不属于创办者。按照当时的政策,民营资本想涉足图书出版业,必须找一个国有单位挂靠。万圣书园找到了某部委下属的一家公司做主管单位,带上了一顶集体企业的“红帽子”。直到1997年,中共第十五大确认“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万圣书园才摘掉它顶了4年的“小红帽”。

在北京,如果想找一家能够被称为“文化地标”的书店,那么位于海淀蓝旗营的万圣书园如果不是惟一的话,也肯定是其中之一。万圣书园以及相连的醒客咖啡厅已经成为京城很多读书人淘书、聚会最常出没的场所。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