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达新作《拾遗录》书友会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举办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夜 雨 | 2018-09-06
收藏
摘要: 漫画家夏达新作《拾遗录》书友会日前在京举办,她与读者谈笑风生。夏达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读者,除了辽阔与精巧相融的画风外,还胜在笔力颇稳,善于把角色刻画得细致入微。

b163d920-a686-4dff-952c-4a20b68fa422.jpg

夏达在北京书友会现场与读者进行交流对谈

9月2日中午,离漫画家夏达新作《拾遗录》书友会正式举办还有2个小时,位于北京德胜门的字里行间书店就已经排起一条长队。排队的百余名读者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通过线上投稿作品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入选,只为到线下书友会现场,一睹漫画家风采。此次亦是夏达10多年来第一次在北京举办公开见面活动。

当天下午两点,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下,夏达准时出现在书友会现场,并以读者自由提问、作者作答的方式与读者交流《拾遗录》背后的故事及作画心得。围绕灵感、绘画技巧和作画风格等话题,夏达与读者们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展开了一场颇为热烈的对谈。她的读者们有不少是绘画或设计专业的学生或相关职业者,还有的正在读初高中,打算报考艺术类院校,特地前来向她讨教创作经验;在提问环节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谈起了同一件事:在少年时代看过夏达的作品,成为他们开始拿起画笔的初衷。

一位读者告诉夏达,从初一看过她的漫画后就开始自己画东西,但最近几年渐渐觉得画画变得困难,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愿意画画。夏达点了点头很认真地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想跟你说,恭喜你入门了,不想动笔才是职业作者的常态。”而在被提问到会不会将《四月物语》等早年的作品拿出来再版,她眨了眨眼:“不会再版的。”夏达坦言,那些不够成熟的作品大多出自她的高中和大学时期,现在回过头来看有非常多的不足。“我知道很多同学有收集的爱好,但我是不会让你们‘得逞’的。”

书友会接近尾声时,一个女孩站起身来,她没有向其他读者一样提问问题,而是说:“遇到你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初中的时候,想着如果能要到你的签名,这辈子就会很满足了,后来我终于得到了你的签名。我希望你好好的,跟朋友一起,快快乐乐的。”夏达笑了笑:“没问题。”

全彩绘制内文的新尝试:“我是一个职业作者,我需要去学习”

夏达“重装出发”的新作《拾遗录》在今年六月出版,由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策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这是她沉寂许久后再出发的第一部作品。

谈到创作初衷时夏达说:“创作《长歌行》时我就曾感叹,这些角色的命运各自都是一条线,它们密密麻麻地织成了一张网。很可惜,为了故事的流畅我只能从少数几个主角画下去,太多角色和故事没有时间和空间展现。像司徒郎郎、乔师期、锦瑟夫人等人气都很高,读者们一直希望看到属于他们的故事,所以,我有了《拾遗录》的想法——那些《长歌行》之外的人生,遗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绵绵密密是角色们的个人志。”《拾遗录》总共收录了《纨绔》、《师父》、《奴隶》、《先生》四个短篇,呈现了这些人物更丰富的性格和不为人知的往事。

613dadbb-9fd1-43cd-80ba-9732a34bde9d.jpg

书友会上,一位读者正在翻看《拾遗录》

《拾遗录》以全彩上色方式绘制,在此之前,夏达的作品多以黑白线稿来呈现。对夏达来说,黑白漫画和彩色漫画有着不小的差别。在过去,由于出版条件的限制,彩色漫画的印刷比较复杂,即使到今天也是如此。她在长期的工作中朝着黑白漫画的方向努力了十几年,逐渐在黑白漫画的线条表现和画面掌控上达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状态,“然而当自己好不容易觉得要入门的时候,市面上突然开始需要彩色漫画了”。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漫画读者的阅读渠道早就不同于过去,仅仅通过纸质的漫画杂志,如今年轻一辈的读者们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阅读方式。无论是层出不穷的漫画应用还是规格不同的显示屏和阅读器,都指向了同一个需求:对彩色漫画的大量需要。原本在纸张上难以避免的色差问题,在转到电子液晶屏上被轻松化解,读者们对视觉美感的突出强调使得“全彩”在一夜之间成为不少漫画的标配。

这一明显的市场变化要求漫画家们有所行动,对夏达来说也不例外,《拾遗录》的出版便是她面对彩色漫画市场作出的一次尝试,“没有问题”,夏达说,“我是一个职业作者,我需要去学习。”

现场提问时,有读者担心当她的作品由黑白漫画变成彩色漫画后,可能会丢失掉一些细节和情绪。夏达表示,在这个层面上,“彩色”本身并没有错误:“这不是彩色本身的错误,大概是我画得还不够美不够好,才让你们有了这种在彩色和黑白上的纠结。”对于夏达来说,画画就像人生一样,是殊途同归的。用10年练习出的笔法和线条,并不会因为转战彩色漫画消失,而是依旧体现在作品的每一处轮廓线里,呈现在每一处头发的光泽甚至每一根发丝里。“世界上绘画的形式有那么多,即使再怎么喜欢钢笔画,其他的绘画也还是可以存在的,大家也还是会喜欢的。所以,如果让你们不喜欢,那真的是因为我们这些作者做得还不够好,我们会学习的。”夏达如是说。

2f49234b-8f11-4075-b55d-e9855bd33c2c.jpg

这次线上征集的读者读后心得,每一篇夏达都非常喜欢,她选出了其中的两篇并绘制了人物角色的手绘图,在现场送给了这两篇文章的作者。

作品的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是讲故事”

采用黑白亦或是彩色的呈现方式只是展现技法的问题,对夏达来说,真正需要她纳入考量的从来不是这些。她明白漫画的分类并不以此为界限,更多的是需要从题材和受众上来考虑,换言之,讲什么样的故事,怎么讲故事,把故事讲给谁听,这些才是紧要事。

“身为一个说书人,我最重要的任务是讲故事。无论用黑白漫画讲故事,还是用彩色漫画讲故事,核心都是讲故事,画面色彩也好、线条也好,这都只是一个技巧,我需要克服的是技巧上的改变,而不是我的审美核心和价值核心的改变。”

e68c110a-f0cd-4e60-83db-d37520a2ce5b.jpg

陈列在书店中的《拾遗录》书友会限量福袋

一部作品,在构思阶段就要“打底”。以《拾遗录》为例,这部作品角色众多,人物关系庞杂琐碎,该如何去打底很关键。夏达把《拾遗录》中的故事比作她心中的“生物”,在一开始就铺好一个底,建立起“骨骼”——即故事的框架。随后的内容展开,她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意义在于润色,等同于加入毛发、皮肤和肌肉的细节。故事背景涉及唐代的江湖、庙堂、酒肆和塞外,要求作者对历史有着足够的考究,她在这本书的背后加入了“大唐风物”、“参考书目”等章节,专门介绍在创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内容。

夏达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读者,除了宏大辽阔和精巧别致相融的独特画风外,还胜在笔力颇稳,善于把角色刻画得细致入微。从《子不语》、《游园惊梦》,再到如今的《拾遗录》,她的故事里似乎没有配角,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拾遗录》登场的主人公,皆是在其前作中充当过配角的人物。

在夏达的心里,“配角”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故事只能用一条线去走,带着大家走这条线的就是主角,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人是主角,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只是我创造的众多角色当中的一个。读者看到的是根据主角这一根主线,跟他交叉过的那些点,那是这些配角的人生,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些配角的人生除了这些跟主角交互的点之外,他们还延长,从生到死。”这些所谓的配角经历过什么、有着何种人生背景,她在创作时就会首先在心里想清楚,把这些人的故事讲给自己听,只有想清楚后才会让这个角色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不然的话,我是无法说服我自己的。”在题材上,她始终偏好古时的冷兵器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也是她孜孜不断创作古代背景漫画的原因之一。夏达认为,在冷兵器时代,人的一生足够长,长到可以留下更具有传承性和延展性的审美趋势,长到有足够的专注不会被太多碎片化的时间所消耗掉。对她而言,冷兵器时代的艺术充满吸引力。 

创作不是超脱俗世:“常常在摔笔”

读者们在现场见到夏达的机会并不多,他们通过夏达的微博去了解她,看她所透露出来的些许日常。在这些日常中,拍摄自家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和果实是常态,什么季节开了什么样的花,树上又结了什么样的果,成为她时常提起的话题。有不少读者向往她的生活方式,说她活在半隐居的状态里,不被俗世和俗事所打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bae9a761-e5ad-4222-9be1-811d68cc8d07.jpg

《拾遗录》书友会现场

但对夏达来说,所谓的“隐居”很可能是读者的一个误解。作为一个漫画家,读者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面。创作一部作品,首先就要去了解人,去了解你想要架构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是一个过去式。这个世界生长着花草树木,里面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路人,他们的心理都要求创作者去亲自感受,夏达说,创作时她经常会“摔笔”,想要正确处理好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在心中装下太多的人生百态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之下,烦恼不可避免。

为了处理好故事中的细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画面上,夏达都尽可能做更多的努力,她的作品经常被人称赞,但背后实现的秘诀却是近乎朴素的:《拾遗录》中考究的古建筑和服饰发型出自大量文献;人物的服装上那些细致可感的褶皱来自她购入的大量衣物,用真实的衣物摆出动态,看面料的褶皱形式和织法纹路,才有了最终在作品上的严谨呈现——而这些,需要大量的生活观察和经历,全都无法“超脱俗世”。

画漫画是一项技术活,并不是简单地画得好看就算出师。对于夏达来说,那种开开心心画些漂亮东西去取悦自己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想要画出更好的东西,如今的她正面对着更具挑战性的阶段:如何把更多的内容传达出来,如何精准地在美感中带动情绪,将你所想要说的东西分享给读者,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她到现在还时时面对着动笔的困难,面对画纸思路凝滞,不仅是她,她的同行,每一个漫画家都经历着这样的考验。

在书友会的最后,夏达与读者们聊起了新作《步天歌》的创作细节,与《拾遗录》不同,《步天歌》的故事背景将是历史架空题材。一个半小时的交流分享很快结束,不少读者意犹未尽。据悉,9月8日,夏达将携《拾遗录》前往上海,在上海新华书店举办漫画书友会,与读者进行分享交流。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