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版集团秉持“崇尚价值,以文化人”出版理念
2017-10-18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新 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出版集团秉持“崇尚价值,以文化人”这一出版理念,不断提升出版品质,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取得可喜成绩。

  5年来,北京出版集团图书期刊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94种,重大选题图书比重不断提升。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乔玢说:“只有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实现双效统一。”

  目前,北京出版集团年生产各类出版物保持在7000多种。十八大以来,企业经营效益逐年增长,2016年营业收入是十八大前的2.3倍,年均增长25.6%,资产总额是十八大前的1.8倍,年均增长16.3%;净资产是十八大前的1.9倍,年均增长17.3%;净利润是十八大前的5.6倍,年均增长92%。据最新公开数据,北京出版集团2017年上半年图书全国零售市场实体店占有率为2.34%,居全国出版集团第9位;出版效率2.42,居全国出版集团第3位。

  坚持改革创新,靠主业提升经济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出版集团不断深化改革,对提升主业经济效益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北京出版集团与优秀民营文化策划公司合作,控股成立十月文化传媒公司,使文学出版板块再度焕发活力。2017年《人民的名义》不到半年发行150万册,创造生产码洋7000多万。

  2008年,北京出版集团与其他民营合作成立的京版芳草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经过重组,目前北京出版集团控股95%,2016年实现营收8000万元,预计2017年可实现营收不少于1亿元,成为京版集团成长性最强劲的子公司。

  此外,北京出版集团控股成立的京版北美公司、京版梅尔杜蒙公司,使集团在艺术与旅游图书市场上再度活跃起来。前不久,北京出版集团实现持股广东发行集团与其上市母公司南方出版传媒集团的股权置换,使京版集团净资产增值3000万元左右。

  北京出版集团一直专注主业、坚守主业,经济效益增长主要依托于在大众图书市场上的竞争。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占86.55%,其中,中小学教材只占9.58%。

  大力加强营销推广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持续打造图书品牌和出版品牌,通过品牌的文化影响力拉动产品的市场传播力。如组织中科院等单位的科学家们进校园活动,已坚持6年,拉动《可怕的科学》行销2100万册,打造出青少年科普细分市场的金牌产品,受到国内外同行赞叹。

  克服缺乏完整产业链的天然劣势,在全国出版社中率先创建店中店专营销售模式。目前已在11个省市开拓38家,在实体书店空间被挤压而供货品种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保证了独有销售空间。同时与电商开展密切合作,网络销售爆发式增长。最近集团所属发行公司在网络平台开办了自营店,拓展小众图书销售,实现长尾效益。

  做好出版服务商,在提供优良内容的同时以服务制胜,在机构出版、定制业务、农家书屋、特定渠道团购业务方面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坚持主题出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年来,北京出版集团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内容建设。

  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做好传承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出版工作。目前,“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已出版37个项目,“运河文化带”方面已出版2个项目,“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方面已出版5个项目,“长城文化带”方面已出版3个项目。

  为做好主题出版,彰显主流思想价值,北京出版集团成立主题出版领导小组,组建主题出版事业部,设立董事长基金扶持主题出版项目。

  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出版《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发展纪实》《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的动力、能力、魅力建设》《把握城市功能定位 促进首都持续健康发展》《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研究》等12个项目。

  围绕“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研究成果”,已出版《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研究:基于一项实证调查的深入分析》《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文库(第1辑)》。

  围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出版《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漫谈》《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引航——当代大学生关注的七个热点问题解答》《中国梦学习读本》《向榜样学习》《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长征》《唐山涅槃》《中国共产党理论史稿》等。

  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已出版《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永远的长征》《高原长歌》《导弹和向日葵》《建军大业——纪念建军90周年中国当代书画作品集萃》《视角:香港回归二十年(1997~2017)》《光辉岁月:香港特别行政区20年(1997~2017)》等。

  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已出版《中关村笔记》《钢筋铁骨》《北汽集团》《北京地铁》《读图看小康——2020年,我们的生活什么样》等。

  原创水平体现出版企业的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反映出企业为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的贡献能力。5年来,北京出版集团陆续出版积累了一批在广大读者中有传播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一批畅销或常销的品牌图书。

  在人文社科类方面,《向解放军学习》销售近200万册,为国内本土红色经管图书的扛鼎之作。“大家小书”系列自2002年初版以来,品种已逾120种,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全品种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书目”。

  在文学类方面,《平凡的世界》成为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经典必读书,累计销售突破1200万册。

  在大众生活类方面,《登上健康快车》销售200多万册,成为引领市场的超级畅销书,后续推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张秀勤刮痧精粹》等均成为市场常青树。养育类畅销书《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累计发行近60万册,稳居各大网站育儿图书排行榜前列。

  在青少年读物方面,“阳刚男孩”“沈石溪系列”均发行上百万册。

  在科普类方面,“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为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兼具人文精神的科学读本,入选“第三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该丛书中的《雅鲁藏布的眼睛》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神奇科学》为国内首部跨媒体可视图书,销售逾12万册,入选2015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和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北京出版集团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出版“走出去”的方式和路径,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

  版权输出能力增强,对外合作广泛。与美、英、法、德、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商建立版权合作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出版集团实现版权输出引进比例为1∶1.3,优于全国版权输出引进平均比例1∶1.6。特别是2015年以来,北京出版集团重点开展与丝路国家版权贸易,开拓了与黎巴嫩、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版权合作。近两年输出成果中,约70%输出到丝路沿线国家。2016年,北京出版集团在尼泊尔成功举行《静静致极》新书全球首发式,为尼泊尔历史上第一次在总理府举行中文图书首发式。

  培育“品读北京”品牌活动,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自2012年开始,京版集团创立了文化“走出去”品牌项目——“品读北京”,以图书为载体,以文化为纽带,先后在中国香港、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台湾、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独立举办精品图书展和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北京出版集团的出版实力和整体形象,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得到极大提升。其中,2012“京港出版交流活动暨北京出版集团精品书展”开创了内地出版集团独家在港举办精品图书展的先河。2016年在英国大英图书馆、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三地成功举办“品读北京——2016北京出版集团精品图书英国巡展暨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了京版集团首次在英美发达国家成功办展。

  创建“十月作家居住地”,推进海外文化网点建设。“十月作家居住地”为十月文学院的创作项目延展地和重要运营工作之一。它以文学为载体,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用文学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开创了作家交流、版权交易、图书展示为一体的新模式,其海外项目得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的高度评价。目前投入运营的有捷克布拉格、英国爱丁堡、尼泊尔加德满都3处。此外,京版集团于2017年分别在加德满都和伦敦设立“十月”图书专柜,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新尝试。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