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四时之外》荣获第十九届文津图书奖。
说到朱良志老师的这本书,小北一闪而过的想法就是:真的很久没有读到这么美这么治愈的书了!
朱良志老师是北大博雅讲席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观念研究,近年来又多在中国传统绘画方面投入心力,曾出版过畅销书《南画十六观》《中国美学十五讲》等。
前段时间互联网热议“淡学”,人们分享了很多对于“淡”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其实真正的“淡”是一种方法、一种选择,《四时之外》就处处体现着中国艺术独有的那种淡然。
这么说吧,读朱良志老师的书是真正的美的享受,那种行云流水、如沐春风,有一种自内而外的身心被滋养的感觉,用一句李白的诗来形容,大概就是“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四时之外》在小红书等平台得到读者种草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读这样的书不能够过于一板一眼。一方面,朱老师的论述全然不靠金句论断,而是浑然天成,属于“不读不知道”类型的好书。
另一方面,试图明确给出人生解药的人已经太多,朱老师高度诗化的写作方式似乎与时代浪潮相去甚远,化用最近流行的一个说法,那就是“远离名利场去写诗”。
01
走出人生困境
获得生命的安顿和解脱
古人为何喜欢盆景?源自家具、瓷器、青铜器鉴赏的“包浆”是怎么回事?园林营造为何喜欢购置“旧园”改造?这些问题书中都有答案,跟随朱良志老师,品无数画作、赏无数诗篇、走进古人生活……
阅读朱老师的书,仿佛进入了他构建的另一个世界,读完才幡然领悟,原来书名《四时之外》真的藏有古人生活艺术的真谛!
[清] 石溪 达摩面壁图(局部)
书中的每一句形容描摹,比拟得都恰到好处,其精神内核颇近庄子的超脱,文笔涵养又有传统文人的风雅。
他说诗是“关于人生困境以及怎样从这困境解脱的咏叹”;他形容生命“人乘着生命的小舟,来到时间河流中,经历无尽的颠簸后,又被时间激流吞没”。
[ 元 ] 曹知白 扁舟吟兴图
他谈古人的时间观“中国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时间是天的节奏,人怎能讨厌?中国艺术家所在意的,是人们不明白时间的实质,心被表相世界掠去,脱离了时间的本意,脱离了生生的逻辑,从而成了时间的奴隶”。
他承认人生的困境,却不是一昧地强调慢下来,而是认为我们应该远离欲望盘剥和知识分割,遵循自己的时间逻辑。古人孜孜以求的“桃花源时间”便是不活在知识、历史的计量中,而活在人真实的生命体验里。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世界自有其节律,不以人世节律为演进轨迹。所谓“四时之外”,指的正是中国古代诗人艺术家为个体生命开出的一剂良方,即在时间之外,开辟一个理想世界,试图平衡生命之舟的颠簸,安顿势如“惊湍”的心。
02
拒绝社会时钟
给你不按时间出牌的勇气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感觉需要在某个特定年龄达到特定的生活里程碑,完成教育、职业、婚姻、养育子女等方面的任务,这样的随波逐流的社会时钟,导致越来越多人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拔本塞源、自做主宰,“逆社会时钟”的人生态度,一定要从古人那里汲取智慧,《四时之外》就是专注于探究古人如何跳脱出四时,从而实现自我和生命的超越。
他说,人要有捅破时间之皮的勇气、智慧和手段,这样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这就要寻回性灵的真宰,改变看世界的凡常方式,冲破时间屏障并逃遁,这些方式看起来不同,归根到底就是要做一个透脱自在人,让生命真性呈露出来。
八大山人的《鱼鸭图》以沧海茫茫为背景,作品透着森寒的气息,鱼大于山,山岛如同一块巨石,鱼在山上飞。长卷的尾部画一只眠鸭,脚站在石上,如同石柱。远处的山边,也有一只眠鸭,鸭与山融为一体,绵延的山峰似乎是鸭的翅膀。现实的时空秩序完全被打破。
他说,许多人理解的四时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现了生命变化节奏的节点,然而艺术中还有不同寻常的“耻春”“销夏”“眷秋”“必冬”,这就是“以春为耻,世界自春”“端居销夏,气定神闲”“眷恋秋意,惊醒生命”“荒寒枯相,醉后嚼冰”……
清代的金农喜欢画江路野梅,他题画有“别有风光不爱春”句,他通过拒春,画生命的警醒,图为金农的《梅花册十二开之九》。
耻春翁,画野梅,无数花枝颠倒开。舍南舍北,处处石粘苔。最难写,天寒欲雪,水际小楼台。但见冻禽上下,啼香弄影,不见有人来。
——[清]金农《题自画江梅小立轴》
他说,时间的一维性裹挟着知识表相、权威话语、惯常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的存在状态,压制了人的真实生命感觉,很多艺术家执着于反常“意象”的创造,新奇、惊悚、高古奇骇、幽涩清冷……就是通过时间错置,帮助突破凡常世界的逻辑,表达独特的生命感觉和思考。
清代的渐江的山石画突出石的块面感,棱角鲜明的山石层层叠加,外显其拒斥,内突出稳定,这几乎就是其生存哲学的图像呈现。图为[清] 渐江《长林逍遥图》(局部)。
他说,即使是看起来述说时序的某些中国古代艺术,也可能蕴含着超越时序的思想主旨,表面上看,是谈时间的往复、顺逆、停驻等,实际上是在彰显心灵的超越功夫。例如传统艺术常常说往复回环,其实是在说一无滞碍的心灵优游。
明代沈周诗中常见“来”“去”等字眼,因为我来了,青山来相迎,白鸟也悠悠来下,夕阳似乎在与我招呼,明月在与我对吟,云飘荡,水缠绵,我使世界“活”,也可以说世界使我“活”,图为[明]沈周《东庄图册二十一开之耕息轩》。
四时的烂漫,不在变化的表相里,而在四时之外的生命感悟中。只有滑出时间,脱出过去、现在、未来的“点”,才能从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不能随阴阳之气浮沉,而应以生命的“元气”滋润心灵的不谢之花。
03
永恒在生生
中国人特殊的生命超越美学
人人都向往永恒,一般人理解的永恒,大体有三种:一是肉体生命的延长,二是功名永续的念想,三是归于神、道、理的永恒法则,然而这些都不能长久。“四时之外”的永恒,不是外在赋予的,而是在当下即成心灵体验中实现的。
朱良志老师指出,这永恒感,是中国艺术的崇高理想境界,几乎具有“类宗教”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永恒”这一中国艺术的灵魂。
一是永恒在生生接续,这是中国艺术永恒感的最为基础的观念,庄子讲“化”,是说天地是永恒流转的世界,儒家讲“孝”,是说生命是一种接力,诗人艺术家就是对此展开颇有意味的理解。
二是无生即长生,超越生灭,才能臻于恒常,这是不以过程性时间观看世界,要透过生灭表相,去观照生命的真实。例如枯藤老树新花的创造,你说它生,树已枯,你说它灭,老干上有了藤,有了花。它以生生灭灭为方便法门,来示现不生不灭的智慧。
陈洪绶《橅古双册》中的《古木茂藤图》给人莫名的感动,千年老树已枯,却有古藤缠绕,古藤上的花儿依枯树绽放——一种衰朽中的生机,一首生命不灭的轻歌,图为[明]陈洪绶橅古双册二十开之一。
三是崇尚天趣,这是说大巧若拙,在中国人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就是通过人类之手,创造出与世界密合为一体的形式。高明的创造者,会将这双手留下的“人”的痕迹抹去。
四是从生命价值方面说永恒,一缕微光,加入无限时空,便可光光无限,朗照世界,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五从文人生活行止方面说超越的境界,焚香读易,茶熟香温,将人度到无极的性灵天国中。
[宋] 佚名 竹涧焚香图(局部)
他们追求的永恒,是关乎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毕其一生会面对的问题。瞬间永恒,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理想。
翻开这本书,面对脆弱易变的人生,到艺术中寻找底定力量;身处喧嚣生存环境,去艺术中觅得清净之所;为种种“大叙述”所炫惑,也可以在当下直接感悟中,重新获得生命平衡。
供稿人:卢贵波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