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冶萍公司档案文献研究再添硕果

——《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完整出版兼述出版座谈会综述
蔡文华、刘洪(武汉出版社) | 2022-08-08
收藏

QQ截图20220808142139.jpg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于2019年12月,由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文尝试以《文献辑》编写出版为例,分析该项目从立项、搜集资料、撰稿、编辑出版,再到宣传推广全流程,分享过程中的经验与措施,探讨在新时代下,城市出版社做好精品学术著作工作的有效途径。

《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项目缘起

19世纪末期,当西方世界进入“钢铁时代”的同时,汉冶萍公司亦乘势登上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舞台。自汉冶萍公司开办之日起,有关汉冶萍公司的各种新闻报道评论,就见诸晚清民国时期的各种报纸杂志。诸般媒体报道文章,“就是汉冶萍公司重要的历史文献,它们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保存了许多未见于档案记载的珍贵文献,是对汉冶萍公司现存档案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且大部分尚未为学界所利用”。诚如学者彭南生先生在《采铜于山,筑基铺路甘为梯——在〈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中所言,“报刊文献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同于古代史研究的一大优势。近代报刊浩如烟海,蕴藏着海量数据,……是一座‘富矿’”。然而,长久以来,学界、出版界尚未有新的、专门性的有关汉冶萍公司的档案材料问世,因此在汉冶萍公司档案资料整理方面,学界未能推出全新的重大成果,实乃憾事一桩。

于是,湖北大学以周积明教授和郭莹教授为首的团队于2014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4ZDB044,立项时间为2014年11月14日),本课题分为档案整理和专题研究两个方面,整理目的旨在对分散于全国各地或海外的有关汉冶萍公司档案进行搜集、整理、编目和选编出版,使汉冶萍公司档案能够为学术界便捷使用。而《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是“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项目出版合作协议达成

“为时代发声,为城市立传,为读者增福祉”,系武汉出版社的出版宗旨,汉冶萍公司因汉阳铁厂而在武汉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进程中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出版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相关成果是武汉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担当。武汉出版社在“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公示之日起就对“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极为关注,并主动与作者方取得联系,追踪项目进展情况。2015年12月,获悉该课题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出版社领导立即前往湖北大学拜访周、郭二位教授。双方商谈时,周、郭二人向出版社介绍了课题的整体情况、具体的实施情况、项目团队构成以及未来的计划,并展示了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晚清民国时期汉冶萍公司报刊文献辑》(后更名为《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此次会面,武汉出版社表现出极大诚意,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愿。2016年2月26日,双方签订出版合同。2016年9月23日,武汉出版社举行了成立30周年出版工作座谈会,会上,武汉出版社与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签订了“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图书出版框架协议,双方正式确定合作关系。诚如主编周积明先生曾言:“我们之所以在众多出版社中选择了武汉出版社,是看中了它作为一家城市出版社,有执著于为武汉书写城市史的真诚和眼界,有对学术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出版良心。”

晚清民国汉冶萍报刊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与经验分享

(一)书稿编写过程

“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自2013年开始进行前期调研和培育,2014年正式启动,到2015年12月,已完成《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初稿十册(附索引一册),收录226种报刊、1312篇文献,计2686页码。预计全部文献在2000篇左右,涉及250余种报刊。与武汉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后,作者方根据出版社的意见将初稿进行了完善,截至2016年10月底,形成总计13册2903页码规模的书稿交予出版社,正式进入编辑审稿流程。2017年8月15日,主编郭莹教授联系出版社,告知作者方有新的研究发现,将增补近千条资料。2018年5月24日,主编将重新整理后的书稿再次交予出版社,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发现了部分与汉冶萍公司无关的一些文献,同时发现部分文献图片经过处理后仍然达不到出版要求,因而向作者方提出了删减无关和无法使用的文献图片的建议,获得作者方同意,最终成稿12册。

(二)编辑审稿过程之经验分享

《文献辑》以原始图片扫描件形式呈现,主编于2016年10月底将初稿交予出版社,出版社立即安排排版, 2017年2月29日完成全部排版工作(13册)。编辑于2017年3月1日至8月16日完成了5册书稿的审读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分类汇总如下:

1.初稿中存在部分不清晰的图片,且图片附有墨污和水印,未能达到出版要求。

2.作者提供的部分图片不全,导致文章内容不完整。

3.全书没有统一的体例,主要表现在文章标题的拟定没有定例,例如:

(1)标题标点不规范。有的标题有标点,有的标题没有标点;有的标题标点多,有的标题标点少。需要有统一的规范,至少同类标题需要遵循同一原则。  

(2)标题成分不统一。主编前期确定以“栏目名(没有则略)+主标题+副标题(没有则略)”的格式作为标题,但实际上并不统一:第一,书稿中有些标题明显有栏目名却没有标上;第二,有些标题栏目名有几层,如《江西西部地质志:第三章:地层:侏罗纪:十二、安源煤系》,明显不科学。

(3)有的文章没有明显的标题,书稿中直接将正文大部分摘录而后末尾加省略号作为标题,显然不符合规范,需要编辑自行提炼,重拟标题。

(4) 作者在有些标题后面用括号形式给出自拟标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别自拟标题只是一个短语,并无实际意义,如《贵州教育官报》1911年第1期自拟标题“汉阳铁厂分析室”,不明其意;第二,有些自拟标题只是简单摘录文章中与汉冶萍相关的文字,却没有仔细阅读文章,如《申报》1890年8月29日文章自拟标题为“巡检刘云鹤俱奉委汉阳铁厂堤防差候补”,语句明显读不通。阅读文章后编辑发现文中有一句“改补府经历方述猷候补巡检刘云鹤俱奉委汉阳铁厂堤防差候补典史胡灏姜保仁……”一方面,由“俱”字可知,主语最少应有两个人,另一方面,“候补”两字应断到下文以构成“候补典史”一词,则括号中的标题应该为“方述猷刘云鹤俱奉委汉阳铁厂堤防差”;第三,有的自拟标题意思与文章不符,如《妇女时报》1917年第21期,自拟“与日合办汉冶萍”,文中与汉冶萍相关的只有“让与异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权”一句,两者意思不同;第四,书稿中存在部分与汉冶萍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文章。

编辑审稿后将相关问题一一标注清楚并以邮件形式提交作者方审核处理,作者方亦将相关问题的处理结果以邮件形式反馈编辑,编辑对校样进行了相应处理。为解决图片清晰度不够之问题,出版社决定联系专业公司完成全部图片的修图工作。2017年12月19日,出版社相关领导及编辑再次拜访主编,双方就相关问题达成一致:  

第一,确定按原计划以图片形式出版,保留资料原貌。

第二,由作者方对书稿再次进行通读并修订,一方面解决编辑发现的相关问题,包括寻找清晰图片替换原有不清晰的图片,补全不完整的图片,统一编写体例等;另一方面将增补资料插入书稿相应位置。

第三,经作者方同意,删除与主题无关篇目。

第四,作者方联系相关单位,解决图片版权问题。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底,编辑分工对新稿件进行通读,将建议删减篇目标出并提交作者方参考,同时对校样图片进行了审读处理,主要为排版员提供图片的裁切、拼版建议,此项工作于2018年6月完成。

2018年5月24日,主编将重新整理后的书稿交予出版社,出版社安排人员重新排版,于7月23日完成。2019年4月初,12册正文书稿的审稿工作全部完成。在此稿件基础上,编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核对文章标题,确保图文一致。两者不一致时以图片内容为准,但对于图片中的错别字予以更正。

2.核对图片,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性。除删除非汉冶萍内容的部分外,还要指出图片拼切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3.核对日期和卷期数,以作者方原稿为准。

4.检查版面。将多余的线条和墨点圈出并提醒排版人员删除,保证版面干净美观。另外,还要注意方框内四边位置留空均匀的问题。

5.核对设计。同一页面内,标题不能有横有竖,要局部统一。

6.核对原文。部分文章图片不完整,有些没有标题,有些最后没有完,缺少相关内容,对于此类问题,逐一标出请作者方补全。

7.检查文章次序。总体上先报纸而后期刊,报纸和期刊部分各按其名称音序排列,各报纸、期刊内部按时间排列,同一报纸、期刊文章日期和卷期数相同的,以标题音序排列。

8.统一备注格式及位置。

9.统一四字及以下标题的留空及长标题的转行格式。

2019年4月10日至5月28日,作者方组织人员完成全部校样的审读工作,并再次对书稿进行了修订。2019年6月,书稿全部退改。7月中下旬开始,编辑对新校样进行了最后审读。历时数载,书稿最终达到了“齐、清、定”标准。

2019年12月,《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由武汉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总计12册,8150千字,辑录和整理了自1886年起至1949年止的晚清民国报刊中关于汉冶萍公司的相关资料计6000余件,分为总论、企业管理、经济运作、社会活动、国际关系、高层信息、劳动生活、冶炼技术、公司股票、其他共10大类,这是汉冶萍公司公共文献史料的首次结集出版,是汉冶萍档案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四、项目宣传推广与出版意义
    (一)国家社科重大成果《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出版座谈会召开

2020年9月17日上午,由湖北大学和武汉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出版座谈会在湖北大学会议中心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教授,江西省历史学会会长张艳国教授,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院长涂文学教授,湖北大学田子渝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座谈。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发来了书面致辞。与会专家学者就《文献辑》的项目背景、成书过程、重大意义、作用和价值等展开了充分的研讨。新华社、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代表参会。

《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莹教授、周积明教授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冯天瑜教授曾在各种场合呼吁要高度重视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并把汉冶萍公司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列为当代湖北历史文化新资料发掘的三大工程之一。在“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上,冯先生就曾言:“我向来很少用‘极端’的词,但是今天我要说,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研究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课题。”

现根据会议记录,依照发言顺序整理出主要观点纪要于下:

周积明教授作为主编之一率先发言,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项目的意义和进展情况:汉冶萍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1896年,户部在《复奏湖北铁厂招商承办折》中曾言,“湖北铁政一厂为中国制造之权舆,亦为外人观听之所系”。这两句话非常精要,第一,它指出汉阳铁厂是中国制造之摇篮;第二,汉阳铁厂关系国家形象。这就是汉冶萍的历史价值。汉冶萍特殊的历史地位,也在武汉城市史中打下了深刻印记。它是武汉昔日的骄傲和荣光,是武汉的重大文化地标。因此,对汉冶萍的历史文献尤其是档案文献进行充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是武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014年11月,由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主持申报的“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项目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正式立项。这一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国际学术界和省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郭莹教授宣读了冯天瑜先生的书面致辞,该致辞指出:汉冶萍公司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成立之初起,就具有振兴中国国力、代表中国形象的重要意义,而其曲折发展的历程又浓缩了中国近代工业史、钢铁史,以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定道路,因此汉冶萍公司遗存下来的档案文献,是研究中国近代工业道路的极为珍贵的史料,也是湖北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这套书的编辑出版,标志着湖北省系统整理和研究汉冶萍文献的开始起步,必定为学术界所注目。

周洪宇教授指出,《文献辑》的出版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全书保存了史料的原来面貌,具有存史作用。对思想史、制度史、社会生活史、教育史及教育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都很有启发意义,为研究者打开了空间、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推动研究者提炼发掘中国工业化的本土概念,为当代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启示。

张艳国教授惊叹于该《文献辑》的规模,深深为此皇皇12册巨著的出版感到高兴。认为,这套文献呈现了近代社会与企业、思想与文化变迁、大型实业的兴衰命运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等历史场景,同时体现出中部省区工业化的历史地位,并赞扬编者“以汉冶萍为中心看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创新性思路。

彭南生教授对课题组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了祝贺,并强调:“公开出版汉冶萍公司史料,不仅嘉惠学术界,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方意义,对研究晚清武汉史、近代武汉企业史乃至于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必将推动‘武汉学’的发展。”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汉冶萍公司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第二,有助于汉冶萍公司史资料的深度利用;第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献辑》是一部有关汉冶萍公司史研究的全景式的史料汇编。

涂文学教授认为《文献辑》的出版为武汉城市史和中部区域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启发和宝贵资料,“功德无量”。

田子渝教授指出,这套大部头文献资料的搜集出版不易,过程十分艰难。   而史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向来为学界所重视,并得到了国家基金的重点支持。他呼吁相关部门与评价机制对基础性学术研究予以更多的支持。

座谈会上,武汉出版社分别向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图书馆、湖北大学图书馆、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等单位赠送该书,以供收藏。

本书出版之后,《人民日报》(发展频道)、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新华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湖北日报》、荆楚网、《长江日报》、长江网、武汉广电网、黄鹤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社会反响热烈。尔后,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书评书讯陆续发表,见诸报端和主流网站:

1.学术论文类

(1)张艳国:一个别样经典的晚清民国报刊资料样式——评《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22;

(2)彭南生:采铜于山,筑基铺路甘为梯——在《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座谈会上的发言,社会科学动态,2021-01-20;

(3)丁亮:报刊里的汉冶萍公司和它的时代——《晚清民国时期汉冶萍公司报刊文献辑》评介,社会科学动态,2020-01-20。

2.书评书讯类

(1)万建辉、邹德清:一部媒体人书写的“汉冶萍公司史”结集出版,长江网,2020-09-17;

(2)蔡文华、朱曦东:《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出版座谈会在汉举行,长江网,2020-09-17;

(3)韩晓玲、蔡文华:说不尽的钢、铁和煤的沧桑往事——六千多件晚清民国报刊文献记录汉冶萍,湖北日报,2020-09-18;

(4)喻珮:《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在武汉出版发行,新华网,2020-09-18;

(5)汤广花:《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面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9-23;

(6)蔡文华:媒体人笔下的汉冶萍公司,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9-25。

(二)出版物实物输出方面

2020年8月31日、12月4日,武汉出版社通过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向美国、日本输出了数套《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实物图书,进一步扩大了汉版精品学术图书的海外影响力。

五、积极申报各种奖项或荣誉,依托国家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文献辑》的社会效益

1.2014年11月14日,“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入选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注:在评审中被列入A类项目,201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滚动资助,2022年结项验收为优秀),《文献辑》是“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经费资助。

2.2016年4月18日,入选2016年湖北省“720”工程重点出版选题暨10种重点出版图书入选项目目录。

3.2016年7月18日,入选2016年度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4.2016年7月22日,入选《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项目库》2016年入库项目名单。

5.2017年2月16日,入选2016年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820”精品工程入围项目。

6.2017年4月14日,入选2017年精品出版省级重点出版物选题。

7.2018年3月9日,入选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7月15日,顺利完成结项验收工作。

8.2020年1月21日,荣获“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度好书”。

9.2020年3月27日,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春季馆配会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专栏》。

10.2020年9月,入选第2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云展会湖北展区精品书展。

11.2020年11月,荣获第三十三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

12.2021年1月14日,入选2020年湖北省“20种印制精品”。

13.2021年6月,荣获第八届中华印制大奖铜奖。

14.2021年9月23日,入选武汉出版社“十三五”时期出版的35种汉版好书之一。

六、结语

时至今日,作为曾经“东亚第一伟业”之汉冶萍公司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留给世人的宝贵档案材料,也是其曾经辉煌的历史见证。学界对汉冶萍公司档案文献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既需要微观上的铢积寸累,也需要宏观上的融会贯通。而《晚清民国报刊汉冶萍公司文献辑》的编辑出版,正是为了给汉冶萍公司档案文献研究之进展助一臂之力,必将嘉慧学林,泽被后世。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