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小说井喷 重构本土神话登场

张 倩 | 2016-08-02
收藏
摘要: 对于人类来说,幻想永远是宝贵的财富。有了幻想,人类才有创造,才有进步。百年前,著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设想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和未来世界的发展状况。那些幻想在当时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可是百年后的今天,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了现实。

2015年8月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中国科幻作品在世界文学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这一利好消息的爆出仿佛给国内科幻作品创作者打了一针强心剂,由此国内幻想类小说创作出现井喷式增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数位科幻作家推出多部新品力作。

  科幻作品是启迪人类思维的利器

  对于人类来说,幻想永远是宝贵的财富。有了幻想,人类才有创造,才有进步。百年前,著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设想了一系列“先进”的科技和未来世界的发展状况。那些幻想在当时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可是百年后的今天,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了现实。不能说是幻想造就了发明和进步,但它的确起到了引导和启迪的作用。《爱因斯坦密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是中国科幻重量级人物王晋康的倾力之作,收录了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多部作品,其中《生命之歌》和《水星播种》已投拍电影。书中关注的是时下最热门的“人机大战”话题,当机器人有了人类智慧之后,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冲突将不可避免,是人类毁灭掉机器人,还是人类被机器人毁灭,这个残酷的现实难题或许只能留待时间来作答。

  自从获得雨果奖之后,刘慈欣的作品可谓炙手可热。2016年刘慈欣将推出三部作品,其中《赡养人类》(中国华侨出版社)已经面世,《流浪地球》和《超新星纪元》预计年内上市。《赡养人类》收录刘慈欣的10个短篇小说,其中名篇“赡养人类”聚焦于未来社会中的财富和科技,小说借“哥哥文明”之手讲述了作者想象中的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阶层固化的情况在其中被描写为一个完全不可逆的线条,最终人类社会到达99.9%的财富集中于一人之手,剩下的所有人都是穷人,连呼吸所需的费用都付不起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是可植入大脑的超级计算机造成的,富人可以买最好的计算机,所获得的知识和处理速度就是穷人的好几兆倍,所以富人越来越富,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小说中的超级人脑虽然听着很玄乎,但其本质是和当下社会的现状并无二致,产生巨大贫富差距的本质因素就是教育资源。只是在小说中,超级人脑计算机能把教育资源的因素扩大到了几兆倍,更加易于人理解而已。

  因入围雨果奖而备受关注的科幻女作家郝景芳近日同时推出三部作品《流浪苍穹》《去远方》《孤独深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其中,小说集《去远方》收录了其入围雨果奖的作品《北京折叠》,这是该作品首次出版。2012年12月郝景芳用三天时间写完了《北京折叠》的初稿,并将其发表于水木社区的科幻版。她把北京虚构为一个三重的空间,每个空间里的人处境各不相同,主人公是一位垃圾工老刀,为了给捡来的孩子糖糖交幼儿园学费,冒险去其他空间送信。2014年《北京折叠》在《小说月报》等多家纸媒刊发,2015年,《三体》英文版译者刘宇昆把《北京折叠》译成英文,同年11月在美国上市,2016年4月,该小说入围第74届雨果奖。有网友认为,该小说有过于渲染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之嫌,但郝景芳表示,写下这个故事源自与出租车司机聊天以及身边朋友的真实故事。

  幻想写作向来包罗万象,有人书写人类现实,也有人专攻“非人世界”,小说家白饭如霜显然属于后者。她的写作极具想象力和幽默感,对人物情感与心理的刻画细腻生动,极具感染力。她笔下特立独行的非人角色们获得了众多读者喜爱,也因此被称为“非人小说第一人”。《新猎物者》(长江出版社)是白饭如霜在其经典成名作《猎物者》(华文出版社)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新故事,讲述了从审判之轮事件之后醒来的男主人公猪哥,失去记忆化身为猪小弟,与他的伙伴阿黄,实际上是守护暗黑三界摄政王,也就是男主人公的奎木狼,一起经历的跟猎人联盟和非人种族们有关的奇幻故事。白饭如霜曾经说过,要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从《猎物者》以来,她一直在打造这个世界。“新猎物者”是这个世界的延续,狐族、半犀族、吸血鬼、暗黑三界……之前出现过的人物和世界,都会一一再现。白饭如霜的文字有趣贯穿始终,幽默无处不在。不过,仅仅是天才般的幽默感,还不足以总结她的写作风格。何以能被称为“白饭流”,从文中就可以看到,掩藏在幽默风趣的描述、汪洋澎湃的想象、峰回路转的情节、绚丽奇诡的场景之后,是一种融合了中西优点的独特文风,读来让人如沐山岚。

  神话原型的现代书写

  2014年著名学者朱大可推出《华夏上古神系》(东方出版社),它是对上古文明的奇妙探险,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知识框架,并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他推出了“谜托邦”写作计划。该写作计划,就是源于他的神话研究成果,《华夏上古神系》可以视为“谜托邦”的理论根基。 “谜托邦”第一季首批作品《鹰翼之醒》《波斯镜灵》《诡面谜花》《巫灯》4种目前已由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

  鹰与蛇的二元对立,是苏美尔神话的重要母题。但是,“鹰与蛇” 的神话原型, 几乎遭到全面遗忘。《鹰翼之醒》再现了“鹰蛇之战” 的古老母题, 故事发生于南方省城的一所航校, 鹰族的后代混迹于学员之中, 而他们之所以被推入人间,是因为鹰国政坛发生剧变,黑鹰推翻白鹰的统治,并不断追击残余的白鹰后裔。而在人间,年轻的白鹰人不仅要面对自身的生物性突变(长出翅膀),面对不可告人的身世, 还要面对更为凶残的蛇人的围剿。他们就在这种逆境中茁壮发育, 接受来自命运的召唤——整合分崩离析的鹰国,引领鹰人战胜蛇人,以捍卫人间的和平与幸福。这部小说跟其他魔幻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原型写作”。原型写作看上去是一次神话考古运动,但故事并不只在上古时代的精神现场流连。“谜托邦”的作者都是80后、90后青年作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卜知客”。他们从神话里获取本原的能量,为的是补给当代年轻人的现世生活,为当代“类型小说”的书写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样本。

  神话原型是“谜托邦”幻想写作的内核。没有这样的内核,幻想小说就会丧失脊骨,并跟绝大多数类型小说一样,化为转瞬即逝的市场泡沫。《鹰翼之醒》书写的是现代人生命的第一次重大跨越,是一个人从少年到成年必然要面对的,来自命运内部的对抗。《诡面谜花》聚焦于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人的情感就像一座危险的迷宫,爱即是迷宫所有的入口,却也是唯一的出口。《巫灯》观照的是大众文化,即在破碎的历史和文化面貌下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冒险,而《波斯镜灵》则试图去讨论,我们作为生活在历史下游的一代人,要如何依靠一个相对薄弱的自我来面对和解决历史遗赠给我们的缺失。

  创造出电影票房奇迹的好莱坞神话电影《魔戒》《阿凡达》《哈利·波特》等以及所有漫威式的英雄传奇,都拥有自己的“神话圣经”,那就是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浙江人民出版社),他在书里陈述了英雄成长的基本模式及其变体。坎贝尔的研究点亮了银幕上的美国神话。作为一个具有漫长历史的民族,中国人显然握有更复杂多样的神话原型,而这些奇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可喜的是,现在终于有人试图改变这一现状,试图通过神话研究和原型写作来点亮我们的中国神话。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