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义:一生只与最好的出版有关

商报 | 2015-09-28
收藏
 

李朋义:一生只与最好的出版有关

入选辞:从带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社创造“出版奇迹”起步,到掌舵中国最大的教育出版航母搏击世界出版的风浪,他既是战略家,又是操盘手,把“想象奇迹,脚踏实地”作为干事业的准则;曾经呕心沥血于“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一扇窗子”,如今又殚精竭虑于“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子”,他总是能准确地把握时代与出版交汇的脉搏,致力于使出版业变得更加有意义且值得尊敬。

心灵独白:“还有哪一项工作,能像出版人这样完美呢?既有一定的资本可以运作,又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既不会满身铜臭,又不会像文人一样寒酸。既然幸运地走上了出版这条路,怎么可能放弃?人生有来世,我还做出版。”

个人简介:现任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国际委员、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英语教育咨询委员。曾历任外研社社长兼总编辑,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副总裁,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199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出版百佳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新闻出版总署“韬奋奖”;2007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09年入选“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2009年获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出版企业家”称号;2004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04年被北京市授予“首都劳动奖章”。

 

■商报记者   

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县一个农民家庭的李朋义,小时候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当上县广播电台的记者。那时他一定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出版界的风云人物,他荣膺2010中国教育出版年度人物的巨幅照片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业内外记者争相采访他“传奇”背后的故事……

 

战略远见成就“出版奇迹”

 “李朋义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思考如何能让中国的出版行业变得更好——不仅仅是指使出版业变得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行业更加有意义且值得尊敬。”

——剑桥大学出版社全球首席执行官潘仕勋

 

李朋义自己或许并未有意识地把“让行业变得更好”作为出发点,但在事业的每一个阶段,他都信奉一句口头禅——“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不发展,全是问题”,并执着地把这种“发展观”发挥到淋漓尽致。

1993~2007年,李朋义担任外研社社长的15年间,他以中国出版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破冰者姿态,先后提出“在夹缝中求生存”、“精品战略”、“以教育出版为中心战略”、“规模效益战略”、“信息战略”,引领外研社一次次成功转型——从单一结构的大众英语学习图书出版,到全面出击大中小学教材出版,再到向科学、少儿、对外汉语出版和教育培训、信息服务全面拓展,外研社图书销售码洋从1000万元增长到16亿元,固定资产从1000万元增长到10亿元,利润从100万元增长到2亿元,被业界公认为“外研奇迹”。《新概念英语》、《新标准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等经典教材,培养了大批外语、外交人才,为改革开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4月,李朋义调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多年国际出版的积淀,包括他在外研社就总结出的“走出去”三步走战略——“借船出海”、“造船出海”、“买船出海”,加上出版“国家队”的平台,让他有了闪转腾挪的更大空间。他分管“走出去”,和总裁班子、党组一起,鼎力拓进中国出版集团海外市场布局:海外代表处的公司化改造和海外零售书店的股份制改造逐步落实;集团旗下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完成战略重组;先后在澳、法、加、韩、英等国成立合资出版公司,出版图书百余种,借助海外合作方的发行渠道进入了西方主流市场,版权贸易成果斐然。

200912月,机遇与挑战再次摆在李朋义面前——接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并为筹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进行前期准备。他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提出“坚持导向、挺拔主业”的发展思路,其中的“数字化”整合战略尤为引人瞩目,大胆探索数字出版的多种赢利模式,加快对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中心等的数字化建设。短短一年的任期内,李朋义带领高教社团队不仅紧锣密鼓地完成了复杂的转企改制工作,更创下了经营任务历史新高:码洋增长近10%,利润增长超过50%

201012月掌舵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无疑是李朋义历经30年出版生涯后,迎来的又一个事业巅峰。面对“打造中国出版业有引导力的龙头企业、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这一重任,李朋义意气风发,“迈步从头越”。

“要当战略家,也要当操盘手。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目标,又要有务实的精神和干事的本领。”李朋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拼命三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出版,好比是他的激情他的信仰他的宗教;盖楼,仿佛是他的热爱他的浪漫他的寄托。因为热爱,所以投入,甚至“拼命”。“稻草理论”,“压”着李朋义把一件又一件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有人这样形容李朋义的工作状态:“他像一只陀螺,时刻不停地疯狂旋转着”,李朋义则用“稻草理论”一笑释之:“每一份工作的压力都是‘驼峰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不断地加码,看看最后哪根能把我压垮,不过这根草至今还没出现。”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曾经悄悄“盯”了李朋义5年——“90年代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时,在行业报上看到一篇李朋义阐述外研社五年发展规划的报道,第一感觉是他被成绩冲昏了头脑——那是一个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规划。我爱较真儿,就把那篇报道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每年核对一次外研社的业绩进展。到最后一年,我把那张报纸撕了——李朋义不仅实现了诺言,还超额完成了任务。”

2007年,外研社员工满怀不舍地欢送李朋义,全体起立,眼含热泪,掌声经久不息。他们深深地知道,李朋义为“外研社”这三个字所付出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象。连季羡林老先生都感叹:“他可是外研社的拼命三郎啊!”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酝酿成立的消息2009年在坊间传开,业界无不关注。李朋义一改平日健谈的风格,和他的团队一道,低调筹备组建事宜。一道道难题接踵而来——人员身份怎么转换?职工利益如何保障?清产核资难点怎样解决?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乃至中宣部、财政部、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进度如何?千头万绪,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整个组建工作。

李朋义有个习惯,遇有大事需要抉择前,晚上910点钟就绕着大楼转圈,转着转着就找到了破题的思路。这一次,他开始转圈的时间更晚了,因为整个白天加上前半夜需要他拍板决断的问题太多了;他转圈的时间更长了,因为集团组建涉及方方面面的协调,他必须赶在第二天上班前把应该联系的人、应该开的会、应该跑的部门一一梳理清楚,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最快的进度……

20101218是周六,记者原以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大会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李朋义下午能“偷得半日闲”,正好接受采访。哪知电话打过去,他已经在和中介机构开会研究股份公司筹建的下一步部署了。

一直到331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拿到国家工商总局工商注册的这一百余天里,李朋义更是像上紧了的发条,农历大年初五腰疼得坐下就站不起来、站起来就坐不下,这才被司机硬拉去中医按摩,两个多小时里还一直电话“遥控”工作,被大夫好一顿数落。

和干出版一样,李朋义拎着大锤盖大楼的故事,也让业界津津乐道。2004522,第四届国际英语教学研讨会在新落成的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参会的1500多位各国专家学者肯定无法相信,90多天前,这片草绿花红的现代化会议中心有的建筑才刚刚竖起几根柱子。李朋义在工地一住就是3个月,从早上630开始巡查工地,一天6遍,眼里容不得半点儿瑕疵,直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才休息。当工人们得知这位“给公家盖房子比给自己盖房子还要上心”的“监工”是一个出了好多好书的大社长,当得知他患有严重糖尿病也不肯去住院,当亲眼看到他嘴里含着饭就睡着了,所有人都加倍卖力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动情地回忆说:“研讨会开幕式前,朋义仍在巡视。他虽强打精神、指挥若定,但面色疲惫,头发蓬乱,活像一个为了要上台领奖而临时换上西装的农民工。我抱住他的肩,热泪盈眶。”

 

做大事也不放过小事的性情中人

“他像士兵一样的率直,像农民一样的真诚,像商人一样的精明,像学者一样的风度,像明星一样的魅力。”曾和李朋义共事多年的外研社原副社长任满申如是总结。

 

李朋义是个运筹帷幄、纵横开阖做大事的人。把外研社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社,打造成与培生、麦克米伦、牛津、剑桥等国际知名出版公司深度联姻的双语出版重镇;投资1.4亿元的外研大厦荣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其外观设计和内在功能至今仍领风尚;首开出版机构免费培训大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先河,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总投入超亿元;创办外研杯全国英语辩论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承办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举办外研社/朗文杯新概念英语大赛,为全民学英语搭建平台;执掌中国教育出版航母,目标直指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国际出版大鳄……

李朋义又是个缜密入微、小事也要追求完美的人。外研社大楼刚落成时,哪幅画挂歪了、墩布应该怎么拧……李朋义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甚至半夜两点多钟起来给草地浇水直到微曦初露,说“浇透了,花草才长得好”。不少国际合作伙伴都被李朋义的“细节真诚”所折服。2002年,《新概念英语》的作者路易·亚历山大的遗孀茱丽娅来华时,李朋义叮嘱秘书精心挑选了一个精美的施华洛世奇水晶相框,看着相框中丈夫熟悉的笑容,茱丽娅的心被温暖了。如今,她续写着丈夫与外研社的情谊,为《新概念英语少儿版》无私付出。

伴随着事业平台的转换,李朋义关注的视野也更加开阔。他先后两次作为新闻出版界的代表,从产业发展的根基出发,在中南海当面向温总理建言——建议政府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竞争能力。

西装革履行走于中外出版界的李朋义,却格外着迷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出版圈里有名的京剧票友。上下班或去开会的路上,在车里听上一段京剧名家名段,是他难得的放松,而社里年会甚至每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他一亮嗓儿,准能赢得满堂彩。

如今,在沙滩后街55号这座充溢贵胄之气的园子里,李朋义踩着快板,和着资本、资源、技术的雅律,正把一曲《上天台》唱得高亢刚劲,韵味醇厚……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