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因易朽而失却伟大

郑渝川 | 2022-05-27
收藏

 《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

书名:《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

编著:(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译者:孙力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考古证据显示,公元前3500年,在两河流域南部三角洲的北岸,已经有了一座十分发达的城市乌鲁克。它有有效的统治制度,有组织的宗教,以及宏伟的公共建筑,这使其区分于周边及同时期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型部族聚落。据考证,乌鲁克当时已经因贸易发达,推动了社会分工的高度精细化,其中还包括科学家、观察自然界的天文学家。乌鲁克在公元前3200年前后出现了最早的文字。

公元4世纪,乌鲁克作为城市仍然存在。这座城市之后渐渐衰落,直至彻底成为废墟,埋葬在伊拉克的沙漠之下。

同样被废弃、被遗忘的城市还有摩亨佐·达罗。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曾经涵盖了超过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摩亨佐·达罗即是这一时期的印度城市典范。这个城市甚至建造了贯穿全城大街小巷的排水网络,另外还建有占地900平方米的大厅等公共建筑。而且,这一时期以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制度。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探究古代印度河文明在约4000年前消亡的原因——这一文明的城市印记成为废墟,千年后得以重建,却再没有以前那样系统化,而后来形成的印度文明与古代印度河文明存在很大差异。

摩亨佐·达罗走向衰亡后不久,在今天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以东160千米的位置,有一座同样伟大的城市,那就是赫梯帝国的首都哈图沙。哈图沙城后来同样成为了遗址,今天的人们同样是通过考古得以了解赫梯文明的面貌——新出版的《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一书谈到,哈图沙城的布局将赫梯帝国描绘为一个宇宙,宫殿是世俗世界,神庙群是神的世界,二者之间的宗教场所则为当时的赫梯人提供了从瞬间走向永恒的通道。哈图沙城经考古确认,这座城市在公元前16-前12世纪还建立了5个水库。

在谈到古代中国的城市时,《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这本书依照年代先后给出了临淄、长安、北京等城市的介绍。临淄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国的都城,而齐国的国力长期冠绝当时,更是因资助诸子百家的学说运动而在文士阶层中有了很高的声誉。换言之,临淄就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学术中心,滋养着诸子百家的各类学说在激辩中发展,虽然其发展结果的最终受益者并不是齐国国君,而可归于秦人以及楚人(项羽、刘邦皆可归为楚人)。

《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这本书从世界上第一座城市乌鲁克谈到,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再从公元第一个千年的东方之都君士坦丁堡,引入《一千零一夜》中的巴格达,在中世纪起,今天的人们所熟悉的国际大都市,比如巴黎、开罗、罗马、伊斯坦布尔、北京、伦敦、莫斯科、新德里、新加坡、纽约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成为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主角。这本书精选了70座城市,并配发了数百幅插图,以时间为轴,对不同时期各自的重要城市进行了提纲式的解读,展示了这些城市的艺术、建筑、经济、政治、文化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显然应当归于伟大的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许多全球史、世界城市史作品局限于欧美城市介绍的做法,《伟大的城市:70座闪耀世界文明史的光辉之城》这本书力求让全球各大洲的城市都能较好地予以呈现,尤其是那些因各种原因已经消散、埋葬、焚毁的伟大城市,比如前面提到的乌鲁克、摩亨佐·达罗、哈图沙等城市;还有一贯被学界人士所忽略的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城市。

城市是世界文明建设和发展成就的证明,城市又为世界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为持续的动力。无论是乌鲁克、摩亨佐·达罗、哈图沙等已经消失的城市,还是今天仍然显得生机勃勃的世界各地的城市,相较于地球的生命史、人类整个文明进程,前者都可以认为是脆弱的,易朽的。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证明了人类文明、城市文明的脆弱性。可能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加倍珍惜城市、城市生活的美好,更加用心去呵护。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