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芬·博阿尔内,是拿破仑的第一任妻子、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第一任皇后。她与拿破仑的婚姻被广泛认为是不可思议的。
约瑟芬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而拿破仑则出生于科西嘉岛,共同点还在于,两人出生前不久,马提尼克岛和科西嘉岛才划入法国。这两个人都不是纯正意义上的法国本土公民。事实证明,两个人融入巴黎的权力、时尚圈子都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
约瑟芬与拿破仑初次见面时(1795年),前者已经有过婚史,还带着两个孩子,但已经成功融入巴黎的时尚圈子。约瑟芬当时与多名政要保持着暧昧联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为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支付费用的人。拿破仑那时还只是一个职位不高的军官,其貌不扬,个人风采也远远逊于那些与约瑟芬有染的政要,还很穷。
所以,当后来,拿破仑向约瑟芬提出求婚时,后者非常犹豫。试想一下,一个在社交场上光芒四射的名媛,怎么可能垂青一个前途不明、法语口音也不标准、没有身材和长相优势的小伙子呢?
拿破仑之所以迷恋约瑟芬,倒是很容易解释。英国历史作家安德莉亚·斯图亚特在其所著的《马提尼克玫瑰:约瑟芬皇后传》一书就指出,拿破仑当时显得很青涩,虽然是战场上的天纵奇才,但在巴黎上层社会的社交环境中,约瑟芬才是真正的大师,“她引诱人的本领臻于完美,她掌握所有诱惑和说服他人的必需技巧”。约瑟芬善于倾听,会让说话者觉得自己是她世界的中心。所以,拿破仑很快就沉溺于自己对她的爱。
约瑟芬保存了拿破仑从1795年以及之后数年写给她那些热情洋溢的情书,比如在两人第一次共度整晚后,拿破仑就写下“我一觉醒来,心里想的全是你。你的形象和昨夜令人沉醉的欢乐使我心绪不宁。甜蜜而无与伦比的约瑟芬啊,你对我的心施了什么法!……我的灵魂因悲伤而破碎,我对你的爱无法停歇……我的爱人,给你一千个吻,但不要回吻我,因为你的吻会让我的血燃烧起来。”
拿破仑被约瑟芬所征服,这正如约瑟芬多年前第一次婚姻时曾经历过的那种迷醉一样。当然,在拿破仑自己看来,是他自己征服了这个巴黎名媛,一个融入了贵族和共和以来新贵族的名女人。他并不在乎约瑟芬有过的情史,对于驾驭这样一个名女人所可能带来的种种风险也没有太大担忧。所以,在约瑟芬的一位情人、同时也是拿破仑上级之一的巴拉斯提供了支持意见后,拿破仑就提出了求婚。
当然,双方家族、家庭对这对新人的看好程度也不高。约瑟芬嫁给拿破仑时,已经33岁,比男方大6岁,两人结合后,女方一直没能为之诞下子嗣。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拿破仑家族中几乎所有人对于约瑟芬本人都有偏见,一直致力于让两人分开。
两人的婚姻刚刚开启的那段时期,可以肯定,约瑟芬对于拿破仑并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在众多情人中选择了一个最爱自己、最迷恋自己的人,而且约瑟芬很快就意识到拿破仑在政治上的成长潜力,这些是她过去结交过的情人中其他人所不具备的。拿破仑对于约瑟芬与前夫的两个孩子也表现得很友善,日后,约瑟芬的女儿奥坦丝嫁给了拿破仑的弟弟,并生下了拿破仑三世——这意味着,拿破仑三世既是拿破仑的侄子,也是约瑟芬的外孙。
这段感情、婚姻最具悲剧性的一点就是,拿破仑和约瑟芬终究彼此深爱,但两个人的感情释放阶段完全错位。约瑟芬在少女阶段,最为纯真,但惨遭“渣男”前夫博阿尔内伤害和抛弃,还受其连累在法国大革命的恐怖岁月被关进了监狱,她因伤害而成长,变成了一个乐于通过美色和交际来获得生存资源的名媛,已经是一个“不抱幻想的女人”了。拿破仑在追求她并与其缔结婚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扮演的其实就是曾经的那个少年约瑟芬,感情真挚而浓烈,有很强的独占意识,因此被自己所爱的人看不起。等到约瑟芬开始对拿破仑产生很深的感情,愿意用心去爱他的时候,拿破仑的“恋爱脑”已经不见了。
《马提尼克玫瑰:约瑟芬皇后传》书中大量记述了拿破仑新婚燕尔后因战事与约瑟芬分离,而不断通过情书来表达出的热炽情感。如书中所描绘的那样,约瑟芬当时扮演的是一个“致命女人”的角色,调戏拿破仑,折磨拿破仑,时而大献殷勤,时而又对他置之不理。拿破仑不断刷新向约瑟芬所撰写的华丽文本,考虑到他的信多写于战场前线,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绝非他人代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拿破仑成为执政以及之后的皇帝以前,他用尽心力来对待他的爱人。但约瑟芬看到拿破仑的那些情书尤其是其中流露出的热情,生发的情绪是迷惑和好笑。
在拿破仑写下那些表达热切情感的信件10多年后,他提出了离婚,其理由表面上是约瑟芬不能生育,而作为欧洲之王的拿破仑自己需要用亲生子嗣来掌控越来越大的地盘。约瑟芬愿意离婚,但要求得由皇帝陛下自己宣告。
书名:《马提尼克玫瑰:约瑟芬皇后传》
作者:(英)安德莉亚·斯图亚特
译者:余南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