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体现的是深刻的战略洞察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局面,需要的是卓越的战略谋划和超强的战略定力。其实,今天我们各行各业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又何尝不是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巨变?
有人形容当下商业环境为“VUCA”时代,即充满了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易变性,令人焦虑不安。但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道理,变局中酝酿新局,不确定性中潜藏着确定性。毛泽东说:“当桅杆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因此,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优秀的管理者、领导者,一定是拥有很强的战略思维能力,是战略领导,擅长洞察战略机会、筹划战略布局,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罗斌先生所著的《善战者胜——企业战略视角解读<孙子兵法>》,正是这样一本从企业战略视角深入浅出解读《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佳作,给我们快速了解《孙子兵法》主要战略思想提供了一条捷径。
我与罗斌相识已十年,他具有丰富的战略实务经验。在这本书中,他将《孙子兵法》中与企业经营关联紧密的主要战略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解读,可以说是贯通了古今、融合了中西,而且做到了通俗易读。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全书提取《孙子兵法》主要战略思想,从“战略基石、战略洞察、战略布局、商业模式、组织保障”五个部分进行了全面分享,结构简洁。作者以《孙子兵法》开篇《计篇》中的“道”为起点,展开全书内容的叙述。在“战略基石”一章,作者先分享了对企业战略之“道”的理解,随后解析了兵法中的“明君贤将决定论”在企业中的具体要求。在“战略洞察”一章,作者将兵法中“知天知地、知彼知己”的分析要求,与企业战略分析内容融合,形成战略洞察的“四知”框架。在“战略布局”一章,作者重点分享了“五胜”战略思想,即“先至胜、集中胜、任势胜、先为不可胜、因变胜”。对于每一项思想原则,都从《孙子兵法》原文、原文翻译、商业战略角度的解读、企业案例等维度进行逐层讲解,但并不啰嗦,言简意赅。在“商业模式”一章,作者对兵法中“奇正”思想在业务战略制定,特别是商业模式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创造性解读,提出了以“价值主张” “业务提供” “合作关系” “盈利方式”等四大类十几种具体形式的奇正组合创新路径。我个人对作者将“奇正”这一兵法思想与商业模式画布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应用的尝试,非常地喜欢和赞赏。在最后一章“组织保障”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组织士气管理的分享。治军讲究“兼治”,软硬结合,锻造一支军纪严明、士气高涨的战斗队伍,“治气”极为重要。我见过很多企业抓组织文化建设仅仅抓了表象和形式,而组织内在的精气神、团队斗志,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治气”,却是很多企业在组织建设中所疏忽的。
其次,从形式上来说,作者以类似于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了平实的分享。它既不是一本定位于将兵法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的翻译类书籍,也不是一本拿战争案例说兵法的军事类书籍,而是定位于从企业战略视角去解读《孙子兵法》,通过几十个企业实际案例来分享解读,贴合企业,管理者好读易懂。全书仅十万字左右,读起来还是比较快的。我对战略管理内容相对比较了解,我分了两次、差不多总共用了三个多小时就读完了,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毕竟,在生活快节奏和时间碎片化的时代,长篇累牍或拗口文字,对读者来说确实不够体贴。但是,由于追求简洁,这也带来一个问题:部分探讨的深度和内容的细化延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略有遗憾。但总体而言,这本书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它在《孙子兵法》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融合研究上,是有突破性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井润田教授说:“本书将博大精深的《孙子兵法》思想与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揭示出战略管理实践中的中国文化智慧。”彬复资本董事长范惠众评价该书“是从商业视角解读《孙子兵法》难得的好书”。对于喜欢研究传统文化、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结合的读者来说,确实值得静心一读;而回味与运用这些简单而又经典的兵法战略思想,则是一项长期的修炼。
善战者胜——企业战略视角解读《孙子兵法》
作者:罗斌
ISBN:978-7-308-24088-8
定价:68元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