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经历近40多年的高速增长、当下进入新常态后,下一步增长靠什么?创新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动力,以科技人员和企业家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才是人才的先锋队。如何激励整个大环境对持续创新以及持续的鼓励机制的改革?《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发展: 制度与政策》 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丛书之一种,这本书可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激励和流动是创新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人才研究与创新研究的交叉领域,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全书论点清晰、明确,材料详实,为我国实现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与流动指出了方向。本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从多个层面和角度,结合国外经验, 深入论述和分析我国构建具有竞争力创新型人才体系的政策措施;二是本书对我国在高等教育、科研激励、企业创新、人才流动、人才政策和计划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人才政策的改革路径和重点举措;三是全书主要分8 个专题、 两个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重点。论点清晰明确,材料详实,为我国实现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激励与流动指出了方向。 文末附加说明了书中主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开展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与流动机制” 研究。 这项研究本着“立足发展、面向未来、着眼全局、突出改革”的原则,将人才发展链、创新链与政策链相结合,重点分析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比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新时期促进 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改革方向和重点举措。课题研究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如 何增加创新型人才有效供给,提升人才质量和素质; 如何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释放和激发人才创新潜力; 如何促进合理的人才流动, 加速技术扩散和优化人才配置。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要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需要人力资本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 转变。 创新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先锋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关键在制度建设。当前,我国人才结构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尚未形成有利于人才结构升级、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充分释放创新型人才潜能的制度环境。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让创新精神竞相迸发,让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发展: 制度与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定价:50.00元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