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妨碍印度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

郑渝川 | 2024-08-19
收藏

印度经济学家、阿育王大学经济学教授普拉普雷·巴拉克里希南在其所著的《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一书中,介绍了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既然是印度经济“简史”,那就只能比较概括地提供介绍解读。书中分为四章,以印度政治发展或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进行分期,第一个阶段是尼赫鲁时代,也就是1947-1964年,第二阶段是1965-1990年也就是英吉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母子执政时期,第三阶段是1991-2013年,第四阶段是莫迪时期——也可以定义为民粹主义风格的强势政府。

这本书比较清楚地指出,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绝不是有些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无为而治”,事实上,英国破坏了印度本土经济架构,使之变成了一个被动服务于英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的原料生产基地;而且,英国人在印度横征暴敛,收取高额税收,以及各种名义的费用项目。不仅如此,英国人在印度各地还纵容强化了地主所有制。书作者指出,殖民地印度虽然盛产粮食,却反复发生饥荒。

印度在1947年独立,并实现印巴分治。摆在尼赫鲁等建国精英面前的,是一个比较糟糕的经济状况。书作者指出,尼赫鲁的民族自尊心使得他拒绝参考美国或苏联的经济模式,但实际上还是接受了苏联经验外溢,也就是加速工业化——事实上,如果仿效苏联经验,至少使得印度沿海地区工业体系得以建成,那么到了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将不会有所谓的东亚四小龙崛起。

印度工业化1.0版本的计划破产,很大原因是殖民地时期的负遗产,也就是产业结构单一,而且印度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民族、社会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很难自行筹资搞建设。所以,在这期间,印度跟很多非洲、拉美国家一样,大量举债建成了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但运营效果很差,很多资产项目最终无奈处置给了美国和欧洲资本。

而且这些项目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可供私营经济孕育发展的良好空间环境。

还有,印度显然没有认真了解美国和苏联工业化时期的经验——这里提到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确保扫盲,然后大规模地、超前化地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所以,在摸索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在亚洲国家之中,印度起了个大早,却不断被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超过。

等到进入第二时期,也就是英吉拉·甘地母子执政的时代,印度的政策变化非常明显,在亲商和反商业的两极之间徘徊——我们从2013年以后的莫迪政府也能发现这个特点。之所以如此变化,显然首先是因为尼赫鲁时代未能很好地解决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团结的问题,而英吉拉·甘地将获取稳定的政治支持的落脚点放在了民粹主义路线上。但越是如此,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印度的资本阶层就越是反感,没有人希望在一个没有稳定政策预期的环境中投资发展。

不仅如此,英吉拉·甘地的减贫政策也显著失败了——在没有教育改善的依托下,减少贫困仅仅通过发放食物,或者加强农业政策,是无济于事的。

在20世纪90年代到2013年,也就是书中划分的独立后的第三个时期,印度仿效英美进行了私有化改革。这一市场导向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济增速显著加快,但是要看到的是,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其他国家,印度拉动发展的原因在于出现了国家保护下的私营重工业巨头,并开始承接美国、欧洲转移而来的信息产业。这种情况下,印度的一些大城市的发展水平开始缩短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的差距,但广大腹地的变化不大,印度很多地方的贫困和混乱一如既往。

到了莫迪时期,制造业继续高位运行,尤其是美国开始警惕中国的挑战,致力于将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优先向印度外包。但书作者作为印度经济学家,仍然对印度政府以及企业不投资电信等行业的基础设施,也仍然不进行补偿性的教育投入表达了相当担忧。因为这必然意味着印度将不足以成为中国以及日本、韩国外向型制造业的替代者和有效竞争者。

所评图书:

图片21.png

书名:《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作者:(印)普拉普雷·巴拉克里希南

译者:杨沁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供稿人:陈 麟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