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总的目标就是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师应响应号召,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中小学致力于对学生开展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旨在引领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积极弘扬中国精神,有效凝聚中国力量。此过程确保了学生能够将个人的梦想与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中,与祖国同频共振,共谋发展,同时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贡献力量。
由葛东雷主编的《大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设计与研究(中学卷)》是一部以语文课程思政为抓手,引领育人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步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著作。
本书以教育部统编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为核心基础,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针对每一教学单元精心设定课程思政目标,深入发掘并提炼每篇课文中的思政元素融合点,通过课前思政导入、课中思政融合以及课后思政总结回顾三大环节,全方位、多角度地构建教学设计框架。
本书基于统编版教材的人文主题单元特性,精心构建教学设计,旨在将“课程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确保课程思政理念贯穿课堂始终,从而更有效地履行“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教育使命。
在单元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中深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旨在使学生清晰把握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而提升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课前思政导入环节的设计,通过引入人文和社会背景等素材,旨在唤醒学生的思政情感,让他们在体验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经历时,也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变迁与感悟。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同时点燃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情。此外,它还为教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提供了便利。
课中思政融入环节突出主要思政融合点,致力于将思政教育与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学习文学作品中优秀人物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让学生深刻领会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理念,从而在心灵深处激发爱国情怀;体会我国诗词歌赋的传统文化魅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语文教材选文丰富,涵盖了政治、科技、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和世界,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还有一些具有论辩色彩的古今经典文章,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为主要思政融合点,如此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精神和公正客观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思政总结环节对所学知识和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从而巩固学习成果,这样更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其作为价值观引导者和塑造者的核心作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提问、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
此外,本书旨在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度挖掘语文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勇于探索教学的新路径。通过阅读此书,教师们能够汲取前沿的理论知识,充实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摆脱传统思想政治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纠正对“课程思政”即等同于思政课的误解,从而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现“课程思政”的深远意义与重要性。
《大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设计与研究(中学卷)》一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推动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本书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书名:《大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设计与研究(中学卷)》
作者:葛东雷 主编
开本:16开
页数:380页
定价:69.80元
书号:ISBN 978-7-5202-1600-5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供稿:王茜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