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英国煤炭生产商为蒸汽机日益提高的效率感到担忧。因为这样一来,作为燃料的煤炭的销量可能越来越低。
相类似的担忧是,现在,很多人担心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各种发电装置的经济回报会下降。
实际上,19世纪60年代的经验主义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耗量的降低画上等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恰恰相反。”
这种效应被称为杰文斯效应,或者反弹效应,也就是说随着能源、资源成本的降低,以及其运行、使用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刺激更多的使用,从而造成更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实际上,无论是北上广深还是其他大城市,最近20年来城区面积急剧扩张,大量地铁、快速道路甚至连接城中心与郊区的高铁、高速公路配建,但这带来了更为旺盛的出行需求。
有意思的是,共享经济概念刚刚提出时,很多人设想的是这将有效提高空闲汽车或房屋的利用效率,减少闲置浪费,但事实上,这却刺激了更多专门用于运营的网约车、出租民宿的发展。
法国工程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皮埃尔·韦尔兹在其所著的《未来理想经济》一书中就谈到,我们还应关注技术深度,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家用、办公设施所包含的生产步骤和组件数量所隐藏的物品复杂性的巨幅上升。
50年前甚至30年前,家用设施不仅数量少,而且结构简单,通常可以在当地重制、维修,或者用常用的材料生产。如今,即便是非常基本的产品或服务,也隐藏着错综复杂、令人晕头转向的设计。这使得产品维修变得十分困难,往往需要用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过去的汽车,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完成的都是同样的通勤、运送任务,但现在的汽车有数万个零件,有专门的复杂性软件支撑。人们常用的智能数字设备,在投用之前就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和能量。
书作者以智能音箱为例,指出最简单的相应指令都会启动全球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集群、卫星和光纤。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人工智能算法,要做到识别语音并在庞大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本身非常耗能。人们通过搜索引擎、ChatGPT“免费”应用,但背后的能源使用则是相当可观的。
所以,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的数字世界,如《未来理想经济》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展示了效率、杰文斯效应、技术深度之间的联系,会使得能源消耗空前增长,且在未来会因为物联网、人工算法的进一步迭代和普遍应用,会使得现有趋势得以加剧。
但数字服务的用户,以让渡隐私权、忍受广告为代价获得“免费”使用,而且并未意识到数字服务背后的能源代价,以及使用能源所造成的外部性成本。
前面提到的共享经济,也就是通过商业模式的转变,让所有权经济向使用权经济转变,这本身在刺激能源消耗的同时,也在重新创造对于消费、生产、服务的理解。我们误以为自己变得更节俭,但实际上却是更浪费。
《未来理想经济》书作者指出,要想控制杰文斯效应,除了提倡使用节俭,比如非必要不打车、尽可能拼车、采用大运量公交出行等做法,似乎没有特别好的做法。
某种意义上讲,诸如服装等商品,如果能够更形象地展现“便宜货”行销,所造成的资源、能源浪费,对于转变消费者观念的影响会非常明显。
书作者指出,现在的消费者,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往往会转变消费观念,趋向于为健康、幸福、“高品质”食品、娱乐、安全、交通和教育等方面花钱。杰文斯效应的影响,意味着这些方面的开销本质上是以浪费为驱动,这体现了市场的异化,但消费观念的继续转变,完成消费者群体的觉醒,使得人们更加重视自身行为带来的积极价值、合作性、生态性、更节约能源资源和能源,也是可能的。
而这里提到的继续转变,是向着更好的方向转变,还是变得更差,归根结底应取决于这种转变会促进人们的更多现实联系,还是剥离人的联系,是鼓励人与机器的共处还是单单强调以机器取代人。
所评图书:
书名:《未来理想经济》
作者:(法)皮埃尔·韦尔兹
译者:郑书尧、周煌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供稿:林晨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