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前,迎来了繁华和平时代的最后余光

郑渝川 | 2024-10-24
收藏

1913年5月9日,年轻的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柏林逛街,走进了文具店购买了练习簿。罗莎·卢森堡年少时希望成为植物学家,在她成年后,也会在参加民主斗争的间隙,到田野和树林区收集树叶。她将采摘到的红醋栗和白醋栗,以及接骨木、丁香、榉树的叶子摘下来,压平,贴在练习簿的内页里,注明信息,还有拉丁文的名称。仅仅几天,她的练习簿就被贴满了。所以5月14日,她又去买了5本练习簿。

在次年,她与卡尔·李卜克内西成为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左翼的坚定革命代表,呼吁群众抵制世界大战。1919年1月,两人被德国右翼武装力量逮捕并残酷杀害。她本人成为了欧洲革命之春的祭品,如同曾经练习簿里的树叶标本。

在1913年的5月,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在巴黎主持《春之祭》的演出。有趣的是,在筹备演出时,斯特拉文斯基入住的瑞士克拉朗的酒店,房间旁边就是草坪,所以,到克拉朗度假,经常去草坪上摘花的罗森·卢森堡,听到了《春之祭》的乐章。

《春之祭》最初的名字叫做《伟大的献祭者》。等到5月29日,《春之祭》在巴黎的首映演出时,观众席上名流云集,包括可可·香奈儿、加布里埃尔·邓南遮、让·谷克多、马塞尔·杜尚、赖纳·马利亚·里尔克、巴勃罗·毕加索、马塞尔·普鲁斯特。整场演出,充斥着斯特拉文斯基有意构建的混乱、魔幻和摄魂。

人们惊叹那真是一场突破艺术家想象和表现极限的演出。殊不知15个月以后,欧洲大地就会四处烽烟,呈现一幕幕惨绝人寰。这样的超现实“混乱、魔幻和摄魂”,更是令人咂舌地持续四年。

在这一年的1月,爱迪生在美国新泽西州工作室首次展示了有声活动电影机。这是首次能够同时放映图像和声音,这将创建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也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实景展现杀戮及其后果的战争。

同样在1913年1月,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施里芬过世。他一辈子都在谋划战争,并为德国对阵宿敌法国,快速击败对手提供了自己的天才计划。但随着他本人的过失,他的同僚、弟子并未能充分理解施里芬计划的深意,从而错失了良机,引发了一连串可怖的后果。

这一年的6月,迎来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登基25周年的日子。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将威廉二世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和平皇帝。

到了这一年的7月13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身穿盛装,在苏黎世火车站迎接马克斯·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特。他们给他提供了普鲁士科学院的教授头衔,且没有授课义务。爱因斯坦接受了邀请,不全是因为自己能获得没有义务束缚的研究环境,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他的表妹和情人艾尔莎·勒文塔尔居住在柏林。

柏林在1933年以前的几十年里,云集着世界上最聪明的科学大脑。爱因斯坦到柏林就职,这对于他后来的研究发现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天才总是成群结队而来,会在一些地方密集地停留,愉快地生活,哪怕经历战争。

译林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了德国畅销书作家弗洛里安·伊利斯所著的《1913.繁华将尽的时代终章》一书。1913年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最后一个和平之年,这一年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和平世纪(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一战的99年)里,欧洲和美国科学、文化、艺术、社会发展到一个繁盛的状态下,人类各个领域的智慧头脑因缘际会产生的互动,以及在这一年主动或被动响应发生的改变。经由1913年这个特殊年头,一些智慧头脑会因此获得更高的成就,而我们在111年以后也不无唏嘘地看到,和平的希望往往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的可靠稳固,最离经叛道的艺术家的想象力,甚至也抵不上战争时期的人性疯狂与崩坏。

所评图书:

图片3.png

书名:《1913.繁华将尽的时代终章》

作者:(德)弗洛里安·伊利斯

译者:杨瑞璐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供稿:林晨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