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是2025年3月初,我正摩旅西藏,从海拔4480多米的红拉山垭口的凛冽寒风中一路骑行,风裹着雪团扑打在头盔上,静卧如铁的高山之巅冰雪覆盖。刺骨的奇寒随着眼前布满冰蚀坑洞的214国道路面翻腾的冰雾蔓延到我的身体里。穿过红拉山明洞之后,继续下行,直到海拔降低到2160米左右。澜沧江卧在深沟大壑,碧绿如玉。此时,澜沧江是一条冰冻的河。
卸下沉重的摩旅装备,脱去风尘仆仆的衣裳,躺在澜沧江的温泉泉眼里泡着。我捧着手机看作家张迪发过来的关于《山野绽放——中国乡村振兴中的民宿“她力量”》的出版消息。
在温泉里读这本书的电子版,我翻找书中写到的西藏民宿。在这冰雪两重天的山野,我感兴趣的是抚慰旅途劳顿和饥寒的客栈和民宿。我在书中看到“为爱情远赴拉萨”的陶世清,还有她距离澜沧江河谷尚有1380公里的拉萨五色茎别院。
“五色茎”源自《华严经》:“佛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民宿起这个名字,是缘于陶世清对莲花的喜爱。在她的民宿里,有三棵百年古树,有拉萨冬日的暖阳,客人“在房间里就能躺平晒太阳”。看着手机屏幕里这家民宿的图片,恍然之间,我好像身处阳光之中。
拿到这本沉甸甸的纸质图书,已是我西藏摩旅结束后。樱桃红底色的封面,黑天鹅绒书脊,色彩饱满而内敛。封面中间,是透明塑料照片封:一张民宿黑白照片插在里面。时间在民宿空间里沉淀。把这本书捧在手里,感到厚重而优雅。这样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效果呈现了书中的内容:一面是大时代大叙事背景的厚重,女性创业的艰辛和坚韧的实践;一面是这些女性知性的思想,对生命、情感、事业的理解和践行。
这是一本对话女性民宿创始人的访谈。是作家张迪和在中国文旅界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美宿志”团队,历时三年多时间完成的中国首部乡村民宿女性创始人的原生态访谈著作。正如图书的“内容简介”中所说,张迪通过对话,与50位民宿女主人进行了深度交流,“呈现女性民宿创始人在乡村之中建设民宿的缘由与过程,经营民宿的设想和实践,以及从事民宿行业的感想与见解”。
“中国乡村振兴”是大时代大叙事。“乡村振兴”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主要建设在乡村的民宿,是在“乡村振兴”大叙事背景下的文旅业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投身于民宿建设和运营的女性,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创业。张迪与她们的对谈,聊人生经历,聊生命感悟,聊开民宿的前因后果,也聊到她们的商业运营的心得体会,客观上,这部书记录了这些女性在文旅行业的创业史。翻开这本书,阅读者可以认识这50位个性鲜明的民宿女主人。有什么样的民宿女主人,也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民宿:民宿女主人的价值取向,审美风格,商业精神,往往会投射到民宿的选址营建,民宿的审美风尚以及服务方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通过图书,认识这些民宿女主人,并通过对谈对这50家民宿的介绍,读者可以体会大时代中芸芸众生的创业,了解这些浸透着创业者艰辛汗水的成果:这50家独具个性的民宿是从中国几十万家民宿中遴选出来的,有值得欣赏,探究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的出版也让更多的人认识民宿女主人,同时也是对这些高品质民宿的推介。阅读者可以循着目录按照不同的省市区,根据自己的旅程和兴趣寻找目的地的民宿;也可以随手翻开一页,遇见一位民宿女主人,聊聊她的世界,看看她的民宿。
书中展示的50家民宿,每一家寄托着创始人的生活美学追求。
“墟里”“不如方”“鱼儿的家”“云上平田”“阿忠的家”“秋山”“不舍集宿”“坐忘森林”“山鬼”“缤纷里”“锄月”“可可托海的梦”“五色茎别院”“学而山房”“邻舍”“里山森谷”……从书的字里行间看到这些民宿名,阅读者可以想见这些民宿当是有故事有温度的民宿——你可以想象到创建运营这些民宿做文旅“形而上”的理想和追求。试图让古老乡村“活”起来的“墟里”品牌创始人谢怿雪对中国山水诗有深刻的理解,对意境这一中国传统审美范式的执着追求。“不知方”品牌创始人陶然,追求以“亲近原生,倾听本真”为理想生活状态,并把这样的精神追求寄托在民宿营造中,“不知方”民宿的营造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面积的木饰面,呈现在山野里生长出来的居所的氛围。“鱼儿的家”民宿联合创始人和主理人余爱君对“鱼儿”赋予理想化的审美生活的寄托:“想要给远方的客人一种家的舒适感,像鱼儿在水中那种自由、快乐、简单和舒适的感觉。”“阿忠的家”主理人蓝晴霞讲述了民宿“家”的温暖和亲切:“阿忠的家”是以她的爸爸的名字命名的,爸爸是民宿形象代言人,她是民宿运营者,“将我爸勤劳、朴实、好客的性格和爱喝酒、爱钓鱼、爱种花的特点打造为民宿形象”,为客人提供了层次丰富的浙江乡村情感和日常生活体验,客人在“阿忠的家”小住几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春天挖笋采茶,夏天摸鱼抓虾,秋天赏月收稻,冬天围炉看雪”。
书中展示的50家民宿,每一家都寄托着创始人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民宿的营造和经营,在这些民宿女主人的认知里,不仅是个人成就商业理想的平台,还是推动新时代乡村社会进步的工作。
例如,“墟里”民宿的女主人在民宿运营上,探索出“公益社区”的概念,珍惜传承农耕时代具有价值的元素,也寻求与具备潜力的人合作,共同创造和把握推动民宿所在乡村持续发展的机会。“妙溪”民宿女主人和当地乡村合作,村集体、村民和她三方联动,在民宿周边开咖啡店、烧烤店、花园景区,形成业态联动,带动了乡村创业的风尚。
翻开这本书,书中50位民宿女主人就像在自己的民宿门口迎候读者。闲谈之间,阅读者能和她们成为朋友,感受到她们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在她们的分享中,阅读者能深刻体会到高品质民宿在中国乡村振兴文旅发展中的探索与发现,体会到她们在探索道路上遇到的艰辛和喜悦。
正如新疆“悦丰·宿集”联合创始人李巧在对谈中谈到的,投资主理民宿的人,有各种身份,她们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设计师,往往她们还是户外爱好者、自驾越野爱好者、文艺青年,她们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人生事功有着自己的追求,也有更多的责任感。这本书的访谈录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中国乡村振兴中“她们”的创业心灵史。“她们”的创业心灵史,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文旅发展的历程,书中呈现的内容,既给阅读者以生活审美愉悦,也给大众旅行以更多有趣的资讯以资参考。
图书设计颇具匠心。封面的“照片封”可以插进不同的民宿主题的图片,比如民宿女主人的个人照片、民宿女主人种植采集制作的植物标本。也可以留空,让民宿客人设计插进自己心仪的图片。这使得这本图书有了让对谈者、阅读者手工完成的亲切感。出版社和美宿志还推出了类似明信片的“感恩帖”:入住民宿,可以在网上预订平台的价格上减免168元图书的费用,连续入住书中对谈到的民宿三天以上,可以减免一天的房费。这样的活动,增加了出版方、民宿和读者的互动。读者可以通过购买阅读这本书,打开旅途更多的可能性。
想起在西藏摩旅途中,我从红拉山垭口骑行,一路颠簸到澜沧江河谷的温泉里。彼时旅途劳顿,我从手机里查看这本书里对谈的西藏民宿:可惜距离拉萨“五色茎别院”尚在1380公里之外!如果河谷附近有更多具有藏地风情的民宿该多好!
好在有这本书相伴,让我看到中国乡村中国原野上有那么多值得旅行中留驻的美好的民宿。
《山野绽放——中国乡村振兴中的民宿“她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迪
定价:168
ISBN:978-7-5772-1556-3
出版时间:2025.3
(供稿:张丽霞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