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评《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

林子 | 2025-05-12
收藏

在1800至2000年的两个世纪中,中国手工业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变革,其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也映射出中国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由华中师范大学彭南生教授主编,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分为3卷、6册,200多万字。此书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发展的学术著作,以200多年的漫长时间跨度为轴线,清晰勾勒手工业的阶段性特征,多维度剖析中国近现代手工业的复杂进程。

这部长卷将1800—2000年的手工业划分为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阐明手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手工业的独特命运。

第一卷(晚清时期 1800—1911),重点展现传统手工业的困境与初步转型。晚清时期是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发展的起点。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但部分手工业者开始引进西方技术进行自救,体现了“半工业化”的初步特征。书中以江南丝织业等为例,展示传统手工业在近代化进程中的适应性与局限性。这一时期的转型尝试,为后续手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手工业者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不仅让传统手工业在西方工业的冲击下得以延续,还为近代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二卷(民国时期 1912—1949),重点展现手工业的曲折发展与多元探索。一方面,民族工业的崛起对手工业形成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手工业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实现部分复兴,进一步体现“中间经济”的动态特征。书中以山东手工业为例,展示手工业在民国时期的多样化发展态势。通过对山东手工业合作社的深入研究,揭示手工业如何通过组织化和技术创新实现局部复兴。然而,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战争的破坏、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与民族工业的复杂竞争关系。书中对这些挑战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手工业在民国时期的艰难处境,以及手工业者在困境中的不懈努力。

第三卷(共和国时期 1949—2000):重点展现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体系,推动了技术现代化和组织化。这一时期,手工业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角色与贡献成为研究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手工业者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书中对这一时期政策予以详细分析,揭示政府在推动手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局限。

在中国手工业从未中断的链条上、新旧交融的态势上、手工业与工业化的交汇上,从演变过程、政策措施、外部关系、历史影响的角度,此书系统展现中国近现代手工业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既能看到大江大河的奔腾,又能聆听小流小溪的吟唱。

在演变过程中,突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书中详细梳理中国近现代手工业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中国近代手工业是一种“中间经济”,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转化中。这一演变过程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深刻调整。对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手工业发展进行分析,揭示手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与挑战。这一演变过程生动地展现手工业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政策措施中,突出政府与手工业的互动。深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对手工业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晚清时期,清政府对手工业的政策相对保守,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手工业的保护。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设立手工业管理局、推广合作社等。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将手工业纳入计划经济体系,推动手工业的组织化和技术现代化。通过对政策的详细分析,揭示政府在推动手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局限。这种对政策的深入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在手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揭示了政策执行中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在外部关系上,突出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环境的互动。书中不仅关注手工业自身的发展,还深入探讨其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贯穿于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发展的全过程,深刻影响手工业的命运。在晚清时期,手工业主要面临西方工业品的冲击和国际市场萎缩的困境。进入民国时期,手工业与民族工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书中通过对山东手工业的案例研究,揭示手工业在民国时期如何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实现部分复兴。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与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关系更加紧密,将手工业纳入国家工业化体系。

在历史影响中,突出手工业的印记与启示。此书不仅关注手工业的历史演变,还深入探讨其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中的深远影响。手工业在技术传承、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层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技术传承的角度来看,手工业为现代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手工业在维护手工业者利益、调节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手工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而言之,《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是一部兼具“通”与“专”的学术专著,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中国近现代手工业的衰落与发展过程,细致梳理手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它不仅为手工业史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还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该书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的学者来说,无疑是值得一读的学术佳作。

图片8.png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

彭南生 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

(供稿:徐明珍 一审:戴佳运 二审:陈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