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流芳成妙卷——《奇妙的大脑》作品赏析

颜实 | 2024-08-13
收藏

【引言】人之大脑,藏无尽奥妙,乃科学研究之要冲。古埃及医者,察战损之兵,由外伤而 推敲脑之功能。古罗马先哲盖伦以刀解兽,探究神经之秘,影响深远。至十九世纪,学者始 深究大脑机理,颅相学虽误,亦启后人。而今技艺日新月异,磁共振成像等先进之术,使脑 之构造功能,日渐清晰。智力与脑区关联,研究渐深,非但揭示脑海之奇,更为脑科学之发 展,筑理论之基石。

2024 年,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由神经生物学博士、青年学者王欣撰写 的《奇妙的大脑:写给青少年的脑科学》(以下简称《奇妙的大脑》)一书,该书 以“认识大脑”为主线,采用流畅优美又兴味盎然的语言铺展开来,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笔触让知识与情感交融纸上,将保持科学性和激发读者对脑科学兴趣相结合贯穿始终。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了脑科学的发展历程。这是一本充满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特征的科普书籍,特别为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制。 

一、 深入浅出:专业知识的精妙展现 为了向青少年读者系统地介绍了脑科学知识,该书采用逻辑清晰的章节结构和循 序渐进的内容安排。全书共分为十章,依照“总一分一总”的框架,从脑的基本 结构、功能分区、感觉处理、情感与运动、学习与记忆到前沿技术与未来展望, 覆盖了当代脑科学的主要领域和核心知识点。

在内容的设计和布局方面,该书以“认识大脑”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脑的各个部 分及其功能。例如,第一章“纵观脑科学”,内容涵盖了从神经元到脑的整体结 构,突触研究的历史,脑的分区及其功能。大脑被描绘成一座复杂的“迷宫”,通过展示从微观的神经元到整个脑的结构和功能,帮助读者理解脑的复杂性及其 与其他器官的不同之处。书中回顾了脑科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开颅手术到现代的神经科学研究,展示了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逐步揭开脑中奥秘的过程。例如,介绍了高尔基发明的硝酸银染色法如何揭示了神经元的存在,卡哈尔对神经元形态的研究,以及突触研究获得的多次诺贝尔奖。

在“感觉之谜”这一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感觉的形成与大脑的关系,包括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通过解释感觉器官如何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使读者了解感觉的生理机制和脑的感知功能。此外,书中还讨论了错觉、幻觉、联觉等非常有趣的知识。

各章内容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既有对脑的整体介绍,也有对具体功能和实际问题的讨论。例如,书中详细解析了视觉、听觉等感觉的形成机制,并探讨 了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的防治方法。这种实用性内容使理论知识更具实际意义 和可操作性。同时,书中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如脑的保健与开发的重要性, 讨论了运动对脑健康的益处,并由此为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实用建议,如怎样提高记忆力和怎样调节情绪的方法。

对科普作品而言,科学性是第一位的。本书在每个知识点和数据的陈述上都经过 了反复推敲,具有严谨性和可信度。同时,书中穿插了许多科学探索的故事,使 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获取知识。例如,介绍了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各种实验逐步揭示 脑的工作原理,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强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在本本书的最后,展望了脑科学的未来,讨论了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以及全球脑 科学研究计划等前沿领域。书中鼓励青少年关注脑科学的发展,长大参与到脑科 学研究中去,为未来的科学进步贡献力量。

 二、 笔触生花:科普创作技巧与阅读魅力的升华 《奇妙的大脑》是一本面向青少年传播脑科学的普及读物,内容涵盖了的诸多领 域。该书在写作上也是遵循科普创作的基本要素和规律,下面笔者将结合书中的 具体内容,从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写作特点。 首先,科学性是一切科普创作的核心。该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书中所介绍 的每一个科学概念和知识点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验证。例如,在讨论视觉传导通路时,书中详细描述了光波如何经过眼球的折射,聚焦在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 经传入大脑,最终形成视觉的过程。这样的描述不仅准确,还配有清晰的插图,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再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神经元和突触的研究,引用了多 个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如谢灵顿、戴尔和洛伊的发现。这些细节描 述不仅增加了书籍内容的权威性,也让读者通过书中有趣的故事了解专业知识。

在思想性方面,作者通过书中的内容,传达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例 如,书中多次提到科学家的艰辛研究历程和他们为人类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如高 尔基和卡哈尔关于神经元的争论。这些故事不仅激励读者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脑科学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如脑 科学研究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方面的潜力。

通过这些内容,作者希望读 者能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未来能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索中去。 艺术性是本书能够吸引青少年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书中的语言简洁生动,作者 善于生动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使得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书中第七章在解释学习和记忆的原理时,作者采用“巩固记忆的‘常规武器’就是复习、 理解和专注”这样简单直白的话语。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容易理解,还能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手绘彩色插图,如大脑结构图和 视觉传导通路图,这些插图不仅美观,还能直观地展示科学概念,帮助读者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 书中也体现了强烈的情感投入。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在脑科学教学和研究中的经历, 表达了对科学的热爱和对青少年的关怀。例如,书中提到:“脑科学可以使人变 聪明吗?这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地方,也是许多与智力相关的综艺节目热衷呈现 之处。我从事脑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并不觉得脑科学让我变得更聪明,倒 是发现自己越来越乐意去使用大脑,发掘自己内在的宝藏。”这种情感投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在培养探究精神方面,《奇妙的大脑》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前瞻性的讨论,激发了 读者的好奇心。例如,书中探讨了脑科学的未来发展,鼓励读者思考脑科学可能 带来的社会变革。这种前瞻性的视角不仅激发了读者的求知欲,还鼓励他们积极 参与科学研究和探索。 

三、 视觉交响:图书版面设计的匠心独运 一本优秀的图书离不开出版社编辑的加工完善和设计团队的精心打造,《奇妙的 大脑》一书在版式设计、插图、颜色布局和封面设计等方面也均体现了高水准的 出版专业特点。

版式设计:本书的版式设计简洁而富有条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每一章的 开头都设有引导页,清晰地展示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使读者能够迅速把握 重点。在正文部分,段落之间的间距适中,行距设计合理,既避免了视觉疲劳,又保持了良好的阅读流畅性。页眉和页脚的设计简洁大方,页码和章节标题的设 置便于读者随时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整体版式设计注重阅读的舒适性和可读性,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精美插图:书中的插图设计精美且富有教育意义。插图不仅用于美化页面,还发 挥了辅助说明和视觉引导的作用。每幅插图都紧密围绕文本内容,帮助读者更直 观地理解复杂的脑科学知识。插图的风格生动有趣,特别是对脑结构、神经元以 及各类感官系统的展示,都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图示,使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具体可见。此外,插图中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充满童趣,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读者 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感。

颜色布局:颜色布局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全书采用了丰富而协调的色彩搭配,各 章节的标题、插图和背景色彩相互呼应,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层次感。不同颜色的运用不仅美化了页面,还起到了区分章节和内容的作用,使得整体布局更加清晰有序。特别是在介绍不同功能的脑区和神经系统时,通过色彩的区分,读者可以 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整体颜色布局清新明快,符合青少年的视觉喜好,增强了图书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封面设计: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创意,极具视觉冲击力。封面主体图案为大脑的 抽象图形,配以鲜艳的颜色和动感的线条图案,象征着大脑的复杂性和无限潜能。书名字体设计醒目,色彩鲜明,与背景图案形成强烈对比,便于读者一眼识别。封面整体风格现代而不失童趣,既能吸引青少年读者的目光,又传达出科学探索 的主题。封面材质选用优质纸张,手感舒适,具有一定的防水和耐磨性能,提升 了图书的质感和耐用性。

结语 《奇妙的大脑》在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达到了良好的统一。科学性 保证了内容的真实可靠,思想性提升了作品的深度和内涵,艺术性则增强了作品 4 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这种三性的完美结合,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读 物,也是一本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这部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具体 的实例和详细的插图,将复杂的脑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极大地激发 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书中不仅介绍了脑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还通过情 感投入和鼓励探究精神,增强了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信心。无论是对于青少年读 者,还是对于对脑科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 佳作。作为本文的结尾,笔者即兴填词一首,以表达对编创者们的敬意。

(颜实(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出版与编辑专委会主任) 完稿于2024年8月12日)

图片7.png

书名:《奇妙的大脑:写给青少年的脑科学》

作者:王欣  著

定价:36.00元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分类:青少年科普

供稿人:卢贵波
初审:戴佳运
复审:陈 麟
终审:张维特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