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王 莎(书评人) | 2016-09-08
收藏
摘要: 藏戏起源于公元8世纪,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藏戏图文志》从宏观的历史人文视角出发,在利用和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大量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图文并举的方式,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藏戏的源流沿革、剧种与流派、剧目艺术、音乐表演及舞美艺术,并对保护和发展藏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堪称国内研究藏戏最为全面的学术专著。


《藏戏图文志》阿旺旦增、刘志群、曹娅丽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年6月版/248.00元


藏戏起源于公元8世纪,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藏戏图文志》从宏观的历史人文视角出发,在利用和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大量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图文并举的方式,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藏戏的源流沿革、剧种与流派、剧目艺术、音乐表演及舞美艺术,并对保护和发展藏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堪称国内研究藏戏最为全面的学术专著。

  藏戏分布于青藏高原,横跨多省区,而各戏班所处地区因自然环境、社会习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也衍生出了各种藏戏的剧种和流派。西藏有白面具藏戏与蓝面具藏戏;青海有黄南藏戏、华热藏戏、果洛格萨尔藏戏等;四川有康巴藏戏、嘉绒藏戏……每个藏戏剧种之下又有着不同的流派,要将其全面而完整地记录,绝非易事。

  藏戏音乐也因不同的藏戏剧种风格不同,蓝面具藏戏唱词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其唱腔声情并茂又字正腔圆,而青海黄南的藏戏多用寺院宗教音乐,气氛虔诚,节奏缓慢。由于藏戏演出主要是广场戏,其舞美并非是“舞台美术”,而是服装、面具等。面藏戏服饰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色彩丰富,华丽庄重;且吸收了宗教面具的特点,夸张奇幻,装饰繁复,寓意深邃。

  藏戏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时藏戏艺人们席地而唱,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只要有观众,他们就可以不知疲惫地演出,一出藏戏可以演上三天三夜,而观众则安静又感动地沉浸在藏戏演员精湛的表演和美妙的唱腔之中。藏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华戏曲中最具民族性、地域性、群众性的优秀代表,近年来藏戏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藏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藏戏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巨大肯定。

  《藏戏图文志》的编撰是一项繁琐困难的工作。藏戏分布由于地域跨度大,因此同一藏戏剧目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会有不同的名字,同一人物,由于藏语翻译的原因,也会有不同的翻译版本,这些都需要作者逐一地甄别,同时这也给编辑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例如“赤德祖赞”与“赤祖德赞”,在审读的过程中误以为是同一人名未统一,而经过考据之后发现实则为不同的两位人物,此类情况在书中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文稿中还涉及了大量西藏历史上的地名、人名、典籍名,书中引用了许多历史文献,考据难度大。参考文献中一些古旧图书的引用出处则需要找到最初的版本,逐一核定其准确的出版信息,在编辑核实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正因如此,编辑该书的过程也正是学习的过程,《藏戏图文志》的编辑工作繁杂困难,却也让人受益匪浅。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