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全球各国热爱中国文化,推崇中国文化的风尚开始兴起!与此同时,2022年进入了国潮盛年,年轻人更是国潮中充满活力的群体!说起国潮,除了传统文化,年轻人这些关键因素之外,还有一个越来越值得特别注意的关键词——创新!而说起国潮创新,就不得不提国潮创新的一大亮点——山海经绘本热潮的创新与再创新。
黑红版(朱墨传神版)《山海经》在海外也属于创新
2022年国潮开始跨文化输出,山海经绘本潮开山之作黑红版首当其冲,输出了韩国语、泰国语和英语等多种文字,作为纯商业的文化交流,走出去轻松变成了走进去,顺理成章地受到了海外读者的欢迎。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文版率先在纽约一家书店火爆,因此,得到了美国排行前列的文艺类出版公司ARCADE PUBLISHING NEW YORK任职的编辑——90后在纽约从事出版工作的玮华的青睐,说服其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总编,然后向清华社购买了英文版版权。
魏华说:做《山海经》的英文版我特别的用心,因为我非常自豪,自豪中国这么“沉”的东西会通过我这个“枢纽”呈现给世界的英文读者。
2019年春节刚过我在曼哈顿(纽约)偶遇这本书中文版,看到她,有种心动的感觉,不知道你会怎么形容,对于我,是整个人陷落在不经意地侧目余光,翻动书页,滑过指尖,感觉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梦,绘者笔尖碰触流淌出栩栩如生的神兽异禀,感受到每一幅图背后是很多个日夜里的倾尽全力,满满的挚爱。
原来,朱墨传神版在美国也属于创新!
亚马逊英文网站上除了读者的诸多好评之外,还有一些名家点评。其中教父导演科波拉的点评竟然和陶渊明读山海图的诗句神同步,1600年前陶渊明在流观山海图时,惊叹“俯仰终宇宙”,而几乎未读过中国古书的科波拉在翻阅《山海经》英文版时,也感慨体验到了一种宇宙视角(universally )的感受(……This book is a window to an entirely new world using the magic of comic book illustrations, which is universally understood……)。
《山海经》画展遍地开花,走向欧洲
随着图书版权输出,清华社山海经IP的绝美图片和宏大震撼的远古地理图等,也受邀开启了全球画展。2022年在西班牙多地举办的加纳利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山海图流光异彩,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不仅如此,清华大学图书馆山海图大展,小爱咖啡厅的山海经画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欢迎和喜爱,山海经深圳画展即将开启,其他地区的咖啡厅画展,画廊画展,美术馆画展,博物馆画展正在热议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清华社的创新山海图不仅给国内外读者带来了体验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句的强烈即视感,而且很多神兽画像都可以比对陶渊明诗词进行耐人寻味的分形理论,不对称理论,量子宇宙学等研究与解读。西王母的画像,无论是黑红版还是彩色版,都以高辨识度与陶渊明诗句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达到了难以置信神似。尤其是彩色西王母画像,背景似云似纱般曼妙,仿佛女神正端坐霞光之上流光四射的玉台;再看头部刻画,360度蓬勃的发量,和额头上正红色的硕大宝石,极致地诠释了原文中的“蓬发戴胜”;继续看面部,五官中左右眼睛,耳朵,身体都不对称,身体也一样,每个部位都不对称,虽然局部超级不对称,但是,整体看来又是超级对称;整个西王母画像就是超级对称和超级不对称的叠加,薛定谔猫是生和死叠加的思想实验,而西王母画像却用艺术将薛定谔猫式的叠加呈现出来了,诠释了什么才是女神级的端庄气势。画像中凌冽的气势,却能给观者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真正说明了,非此西王母画像,不能表达了陶渊明诗句中“怡”和“妙颜”的含义。
郝懿行留下来的文字,郭陶留下来的观感,以及2015年新出现的,颠覆明清古画,非常符合“郭陶所见”的山海图,启示我们山海图的一个新分类方式:可以对照郭陶的文字来划分山海图,明清古画以及模仿明清古画的,属于“异于郭陶所见”,符合陶渊明诗句和郭璞图赞或模仿黑红版山海图的,属于“类于郭陶所见”。陈丝雨的山海图属于“类于郭陶所见”,《山海经全集精绘》中帝禹山河图以及26幅地理图也属于“类于郭陶所见”,而600多种神兽图属于“异于郭陶所见”。其他山海图亦可据此分类。可以说,如果没有“异于郭陶所见”的古山海图,也就不会有“类于郭陶所见”的新山海图,两者各有千秋,都是重要的山海经文化资本。
西班牙Dias市市长 José Juan Cruz Saavedra(蓝衣)莅临画展,在山海经画作前留念
清华大学图书馆山海经画展(2021年10月)
国贸小爱咖啡厅山海经画展
郝懿行启示山海经图画创新
创新,尤其是颠覆性的创新,往往难逃泯灭的命运,但是,如有“贵人”相助,那就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2015年,一本唯美山海经绘本(后世称为黑红版)的出现,让国人对山海图重新构建了视觉记忆,也助力开启了2016年的国潮元年。绘画的创新带给读者很不一般的感受,书评中常用的词汇是“震撼”,甚至因此诞生了一个形容美的新词——美到窒息。这个新词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本书画得山海图太过唯美,无法用已有的词汇表达。
虽然读者留言:它比200年来亚洲绘制神话经典——日本的《百鬼夜行》更美,并且很快登上了艺术类排行榜前列,但是,由于它彻底颠覆了明清古画,刚上市时就面临各种质疑,专家们更是持保留态度,一度被各种评奖拒之门外。
那么,黑红版山海经的创新是如何闯过难关,幸存下来的呢?它真的遇到了贵人吗?明清山海经古画真的是正确的山海图吗?
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是继郭璞之后,学者们认为是高价值、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山海经著作,但是,很少有学者注意到书中这句评价明清古画的话:“……是其图画已异郭、陶所见……良不足据。”而清华社编辑挖掘山海经资料,找出这句话后,不禁感慨,郝懿行真的是拯救了黑红版《山海经》的“贵人”。依照郝懿行这句话,如果非要说山海图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的话,那么,郝懿行认为明清古画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要感谢郝懿行当时虽然写了这句话,却没有以学术权威的身份压制“绘错”山海图的明清画家,更没有举起“打假”的旗号,让那些“良不足据”的山海图消失。否则,现当代的我们怎么可能看到那么多的明清古画?鲁迅又怎么可能留下《阿长与<山海经>》的美文呢?由此可见,山海图体现的文化价值更为重要,“对错”,“真假”,是否与“郭陶所见相同”,都不是决定山海图存亡的依据。郝懿行让“异于郭陶所见”的明清古画流传下来,同时还留下了山海图可以追寻郭陶所见的启示。郝懿行不仅留下了山海图的珍贵文化资本,还为后世树立了文化大家在面对自己不认可的文化作品时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延伸自己的权威。
郝懿行可能没想到,三四百年后清华大学出版社,领悟了他的启示,真的会依据他的论述出版了一本试图追寻郭陶所见的唯美《山海经》。这本黑红版山海经,让人们体会到陶渊明“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观感。事实上,陶渊明之后,很难找到学者将山海图与此诗句联系的论述,这可能和没有见到能有此观感的山海图有关。除此之外,黑红版《山海经》的出现,还提醒人们挖掘出一直没有人注意的、陶渊明以诗句——“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记载的西王母画像。这本书中,西王母画像试图以巧妙的构图,和高超的点画技巧,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陶渊明这句诗的韵味。
哈佛美学教授在她的著作《美与公正》中说,动人心魄的美,会激发人们去复制它!黑红版《山海经》让人们发现山海经的神兽的美到窒息的表达方式。这种美震撼到了各大美院的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复制。这种美的不断复制,延续了整整6年,形成了越来越火爆的山海经绘本潮。这本被郝懿行拯救,尊崇郭璞陶渊明的黑红版《山海经》出版三年后,终于以不断被复制的美,得到了出版业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一股和同时期出现的汉服潮交相辉映的国风潮流,成为传统文化持续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
市场不能移,绩效不能屈——焕彩光华版再创新
面对对标郭陶所见的山海图,读者们惊喜之余,越来越不满足了,他们纷纷留言,想要色彩更丰富的山海经,想要精装的山海经,想要山海经全部的地理图,山脉图,山海经时代的人类生活场景图以及山海经所有的神兽图……
满足这些愿望似乎并不难,但是,如果想以创新和科学的方式满足这些愿望,就变得超乎想象的难。2017年初,读者的呼声已经震动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就像斯凯瑞的著作《美与公正》中描述的那样,没有人能抵抗美的吸引力,当我们发现美,又无法将美掌控在自己手中时,就会忍不住去复制它,拥有它。于是,读者对于唯美山海经的热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风口。让复制这种美的山海经绘本迅速腾飞。那么,面对已经由黑红版山海经创造的风口,为什么清华社却迟迟6年都没有推出彩色山海经呢?原来这个倔强的团队坚持:“市场不能移,绩效不能屈”。仅仅换成精装,简单涂三五种颜色,他们认为,等于在复制黑红版山海经。因此,当别人顺应市场复制美的时候,他们竟然再次踏上了艰难的再次创造美的旅程。直到2021年底,焕彩光华版《山海经》才终于再次创新出版。这次的创新是在黑红版5种创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种创新。
这9种创新分别如下。
朱墨传神版《山海经》5大新颖特点。
1.整体设计采用:一页文字一页插画,跨页大图,随机大拉页长图。
2.布面裸书脊,可180度平摊,360度展示。
3.构图充满了想象力,融合敦煌壁画,希腊瓶画,中国工艺美术,比亚兹莱唯美主义等,体现张光宇大美术思想,让观看者体验到观看山海图的快乐感受。
4.以超级对称与超级不对称的叠加态构图,艺术地体现宇称守恒与不守恒等当代量子宇宙学前沿思想。
5.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红色是婴儿初相识的彩色,地球上的原始文明,至今仍然只认识黑白色。以不到10%的一点红色,配合宇宙鸿蒙之初的黑白色,展现文明之初的曙光,呈现的是向远古无限延伸的山海经时空。
焕彩光华版《山海经》的4大新颖特点。
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色彩认知度越高的地区,文明程度越成熟。以难以计数的万千色彩搭配的焕彩光华版《山海经》,创意展示了向未来无限延伸的山海经时空。
2.超越四色印刷,以5色专金印刷彩色山海经,特别配比了比100%的黑色更黑的太空黑,配以专色金的文字,实现版式设计的再创新:读者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放飞灵魂在宇宙间自由自在遨游的主观幸福。打开白色的页面,仿佛来到了一座新的星球,翻阅到太空黑的页面,仿佛正在“星际穿越”,专色金的文字仿佛宇宙深处闪烁的智慧之光。孙见坤通过研究史料,提出陶渊明流观之山海经古图很可能是长卷。焕彩光华版《山海经》以730mm长的四折大拉页——句芒神长卷,再次创新追陶渊明时代的山海图原型。
3.2022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焕彩光华版《山海经》创新设计的太空黑长廊配以两边的十多位神兽呈现的大拉页,整体阅读时的黑白页面,黑金文字交替呈现,意外地让读者浮想联翩:未来的人类可以沿着这条长廊,在山海经神兽的迎接下,进入山海经元宇宙时空。而这个创新又引发了学者们对元宇宙起点的再定义:元宇宙名词起源于尼尔·斯蒂芬森科幻小说《雪崩》,元宇宙体验则起源于1600年前翻阅山海图的陶渊明。以诗为证:陶渊明流观山海图时,经历了一场VR、AR、MR全开的元宇宙自由之旅,抵达了幸福的极致状态。
4.焕彩光华版《山海经》还进行了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在上市前尝试了众筹,而且还为参与众筹的读者创新设计了一款特装书。这款特装书和其他图书的区别在于色彩罕见的丰富。而实际上,它是一本海德堡8色机采用6色专金专银印刷的特装书。更妙的是,一本特装书合上显示唯美的刷边,打开就和普通书差不多了,而焕彩光华版特装书打开后的彩色刷边竟然和每一页的彩色图片融合形成了一个奇妙的衔接,让刷边打开后比合上的时候更有一种妙颜之美。原本预计800册的限量一次次突破,确定5500册不再印刷后,读者仍然欲罢不能。
(6色专金专银焕彩光华版《山海经》特装书)
《山海经》不再只有插图本,这是全图本——袁珂赞赏帝禹山河图
黑红版《山海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山海经绘本创新时代,它印证了斯凯瑞的观点,就是人性有一个待挖掘的巨大潜力——对美的追逐,对复制美的渴望,远远胜过对于权力和金钱的追逐与复制。
但是,黑红版《山海经》以及《山海经》绘本潮中的所有绘本,都有一个缺陷,就是——这些《山海经》都是插图本!因为每一幅神兽图的绘制都是在挑战潜意识,极为耗神,因此,画完600多幅神兽图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1000多年来无数人都只是绘制部分插画,没有人画出全本!但是,清华社“匠心质造”团队没有放弃,经过三年的匠心挖掘,终于找到了花费30年绘制了所有山海图的王红旗孙晓琴夫妇。他们鹣鲽情深30年,合作完成了42*42平米的巨幅山海经总图——帝禹山河图,山海经全部26条山脉的地理图的绘制,以及全部的山海经神兽图600幅。视此为珍宝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匠心质造”团队,呕心三年、进行三次整体设计的大调整后,上下册套装的封面合并成了令人难忘的——“帝禹山河图”。中国神话学研究之父袁珂先生被这项成果深深震撼,写下了“科学与艺术的辉煌成就”的溢美之词,张岱年也题词“深研山海经,精绘山海图”!
自此之后,《山海经》终于不再只有插图本了,我们终于可以见到了《山海经》全图本——《山海经全集精绘》。
(《山海经》不再只有插图本,这就是全图本——《山海经全集精绘》)
清华社山海经IP全时空链
不断地复制美,这样市场上出现了二三百种山海经绘本。可以预测:未来的元宇宙时代,更是山海经文化盛行的时代,将会呈现1000个人有1000个山海经的文化盛况。因此,山海图的分类问题的研究将会成为山海经研究者的目标。
如果按照时空来分类,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山海经系列可以说覆盖了全时空链:远古风,高古风,中古风,未来风。流观山海图,让你在各个时空中放飞灵魂,自由自在地在宇宙和时空中遨游。
以一点点红色点缀寓意曙光乍现的人类文明之初,向远古无限延伸的黑红版山海经,属于远古风,也是现代山海经绘本潮的开山之作,和它配套的原汁原味零演绎的《山海经全本:译注精解》一般认为是《山海经》本经,这个套装是山海经学习基本款;《山海经全集精绘》因为模仿明清古画,所以称为古风山海经;高古风山海经还在酝酿阶段;焕彩光华版《山海经》因为变化无穷的色彩,神怪长卷更是因为对标“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意境。张仃张光宇的数字艺术经纪人马云静认为焕彩光华版《山海经》颇具元宇宙风范。事实上,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对色彩认知的丰富程度和文明程度正相关。梵高和克里姆特的画,都曾经被忽视,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他们的画因为丰富而绚烂的色彩而打开了巨大的升值空间。焕彩光华版《山海经》每一页图画都是有丰富的、亮美的色彩,很多神兽神树的基础色彩已经超过了9种,由此演绎的色彩更是无法计数数;这对我们提升与现代文明程度相匹配的色彩认知,开拓元宇宙文化需要的创新能力,开发保罗·麦克里恩的三脑理论诠释的视觉脑的潜力,极具参考价值,是未来风的山海经。
《山海经》从远古走来,经历了孔夫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主流学者冷处理;先贤郭璞陶渊明郝懿行,都有流芳至今的典籍著作,而他们留下的《山海经》诗书却曾经存在感很低;家学渊源的少年鲁迅只能从不识字的仆妇阿长那里才能获得《山海经》绘本;小学读过《阿长与三哼经》的一代人对《山海经》处于知道不知道的叠加状态……到如今《山海经》绘本的繁荣昌盛,家家都有多个版本,并开始走向世界,跨界创新,画展和周边遍地开花,服饰,卡牌,数字收藏,壁纸,折扇,口罩,手包,飞盘……应有尽有。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山海经创新,古文化创新,国潮热将走向可持续,繁花似锦的美好未来!
(穿着汉服,手持这样的山海经“神兽冰夷”飞盘,是不是神似宋代马球场比赛场上的英俊少年)
(山海经君子虎帆布包,君子虎:勇猛而仁慈,强大而善良,好让而不争)
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