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资深”亲历者讲述与上海书展的故事
穆宏志 | 2024-08-19
收藏

上海书展走过20年,我们邀请10位“资深”亲历者,他们或从策展、组织的角度,或从书展的变迁,或从与读者的互动等角度,回忆美好岁月,更好砥砺前行。感谢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关于上海书展的一些零星记忆

胡国强

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

上海书展从2004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举办20届,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在全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期间,曾参与前几届书展的组织筹备,留下了一些零星记忆。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传统的出版社管出版、新华书店负责征订和包销的图书发行模式已走到尽头。上海图书发行开始从两个方向寻求突破。

一是相关行业组织和媒体策划举办了一些规模不等的书展,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在图书和读者之间架起桥梁。影响较大的有1986年3月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首届文汇书展,开幕那天气温在零度左右,寒风里读者排长队等候入场,场面壮观。时任市长江泽民参观文汇书展后题词:建设精神文明 振兴四化大业。

二是一些出版社尝试自办发行,较有代表性的是1987年举办的沪版图书订货会。但随着图书市场发展,单纯的订货会已不能满足各方需求,加上受地域限制,也难以产生全国影响。2002年6月,沪版图书订货会易名上海图书交易会,向长三角和其他省份出版社开放。2003年8月,第二届上海图书交易会成功举办,成为“非典”后在全国有影响的书业盛会。只是沪版图书订货会和上海图书交易会都不向读者开放,文化影响力有限。在第一届上海图书交易会举办时有专家建议,以后可在场外同时举办一些面向大众的读书活动,使交易会成为公众的文化节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书展开始登场。

2004年春夏之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和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孙颙、巡视员顾行伟几次碰头,商量举办上海书展。宋超提出,上海可以像香港那样举办书展,由市新闻出版局主办。他说,从图书交易会到书展,让读者取代出版商成为参与主体,是一个大的转变。要精心组织各类书展活动,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吸引市民参与。这些想法得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的肯定。从这一年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新闻出版局每年补贴上海书展100万元。市委宣传部安排上海主要媒体为上海书展提供公益广告。按照市委宣传部领导的要求,我们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统筹媒体宣传。

2004年7月28日上午,首届上海书展暨上海读书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因为准备工作充分,首届上海书展面向全国的招商活动非常成功,24个省份一批有影响的出版单位和上海40家出版单位、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及本地的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参展。由上海图书馆邀请全国图书馆组成的团购队伍成为大买家,另有全国1000余家省市书店前来采购、洽谈。和往届图书交易会不同,2004上海书展首次向市民开放零售,还举办了进口图书及印刷设备、书籍装帧艺术、经典版本展示等,推出了书业发展研讨、图书评选、新书发布、作者见面会、签名售书等100余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了一个写书人、出书人、卖书人和读书人深入交流的平台,参展人数超过了20万。

转眼到了2005年,第二届上海书展开始筹备了。由于有第一届的实战经验,各项准备工作更加仔细周全。2005上海书展计划举办9天,8月6日晚开幕。但天有不测风云。8月3日还是晴到多云,4日就开始转阴。这天下午,书展组委会秘书长顾行伟打来电话,说气象预报8月6日晚很可能有雨,原定在室外举行的开幕式要调整。我们向宋超报告后很快确定了调整方案。5日上午,我和顾行伟通了一上午电话,讨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6日一早,我和市防汛指挥部及气象台联系,他们肯定地告诉我,“麦莎”台风下午可能正面袭击上海。这天下午,我再次来到上海展览中心,与顾行伟等商量书展开幕式的具体细节,观看了开幕式演出的彩排。傍晚,书展办公室的同志买来汉堡,我们吃了一个汉堡就分头去迎接领导和嘉宾。晚7时半,书展开幕式在风雨交加中如期举行,地点由原先的喷水池广场改到友谊会堂。虽然风急雨狂,但从下午1时开始到5时,不少市民全家出动,冒雨赶来,排队等待入场,据统计,这天入场读者达1.8万人次。

回顾前两届上海书展的组织筹备工作,不禁让人感慨。做成一件事,要有一个好的理念和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执行力。从上海图书交易会到上海书展,让读者取代出版商成为参与主体,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把这个理念付诸实施,需要一个得力的团队。参与2004年、2005年上海书展组织筹备工作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了书展办公室的中坚力量,他们十几年的坚持与付出,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我为上海书展留存文本

汪耀华

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

上海书展历经20年,在第20届开展之际,回忆个人的书展经历,发现了一个无人可齐肩、也是可以梳理的往事:我为上海书展留存文本。

2004~2006年,我还在上海新华书店上班。那时新华书店已经改制,我依然是《上海新书报》总编辑、上海书香广告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不知是否可以这样说,这两个机构对于初期上海书展的举办具有很大价值。有关书香广告对于上海书展设计、布展运作的贡献在此就不多说了。

1998年1月,《上海新书目》更名《上海新书报》。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中国图书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体,是一张全面、系统、完整征订报道上海图书出版物的唯一报纸;最新、精选、重点刊载全国图书出版物的主要报纸。2004上海书展创办时作为官方指定媒体,以128个版面(54万元的广告额)出版了上海书展专刊,为了让读者把书香带回家,打造了一种纸上书展、文化大餐。2005年、2006年继续为书展服务,专刊版面和广告收入稳定上升。

随着上海新华书店上市和宏大目标的推进,主事者已经不满足报纸的行业性、专业性,寻求市场化、大众化办报,自然与上海书展的理念不同了。我也结束了以办报形式传播书香的努力。

作为书展传播的有效载体,上海书展的官方推广品之一的上海书展会刊系列从2004至2019年每年一册精编精印,始终是我的任务。同时也陆续出版了多种书展读本。

我自2007年元旦进入上海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外书摘》直到2017年入职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至今,相继出版了一系列书展主题图书:

《书展》(汪耀华编著,文汇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通过纸面文本、设计构想、书展历史等三个单元讲述书展设计,是一本关于书展设计历史的沿革史。

《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汪耀华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该书收录了2004~2013年,我每年在《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撰写的文章及若干短文。“是对这些年经历的书展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也许对书展的历史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一些看点”。

《这些年,名家眼中的上海书展》(汪耀华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收集了《上海书展会刊》等历年刊发的名家珍文128篇,充满着对上海书展的鼓励、支持和褒奖。

《这些年,我经历的上海书展》(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同名书的扩容,增加了部分内容,成为“上海书展12周年回顾书系”之一。

《我与上海书展(2004~2013)》(本书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该书为上海书展办公室、《新民晚报》联合举办的同题征文获奖作品集。我是这次征文、评选、结集的执行者。

自2008年开始,上海书展办公室每年编辑一本年度上海书展综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已经出版了14册。其中,焦杨局长主编4册,为2018~2011年间的《传递书香》《漫卷书香》《世博书香》《海上书香》;方世忠局长主编2册,2012年出版的《理想书房》《纸上春秋》(2004~2007年合集);徐炯局长主编了2013~2020年8册:《书香十年》《静心读书》《书香满城》《悦读书香》《书香生活》《书香致远》《播撒书香》《书香战“疫”》等。

上述文本基本将年度上海书展从方案到总结、从活动排片到现场描写、从新书扫描到重点推广等一一记载,成为上海书展的资料库和宝藏图,已经成为各地书展的攻略读本。

这些年,因为上海书展而办报、编刊和编书,还在主持每天发文的“上海书展”微信公众号,有些得意有些骄傲。

上海书展:那些温馨的记忆

温富成

上海市委宣传部协调处一级主任科员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对我而言,那便是与上海书展结下的不解之缘。

上海书展初印象:2007年,我还是一名对出版业充满未知和对未来充满困惑的大三学生。那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和我关系比较好的学姐,把我推荐到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实习。正是因为这次实习,我参与上海书展16届的故事便悄然拉开序幕。那一年的上海书展是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的,也是书展暂时离开上海展览中心后举办的第一届。我对那一届书展印象最深的是全国各地的“玉米”奔赴书展参加李宇春《IChris我的音乐地图》的签售会,我有幸在签售会现场,看到了密密麻麻全是人,场景令人震撼。之后,还听总社的老师说,有一些“玉米”在前天夜晚就躲进书展展馆,在安全过道里过夜,疯狂举动让人费解。

永远难忘的生煎馒头:机构改革前的上海书展,从展区规划到主题出版物选品,从活动组织策划到招商招展,基本都是书展办的核心团队总体牵头负责,因为人手不够,所以加班便成了常态。尤其是进入到七八月份,加班到晚上9点、10点那更是家常便饭。而标志着进入常态化加班的“象征物”便是“生煎馒头”。那时候,基本上只要加班,生煎馒头必然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人均三两。弥漫着诱人香气的生煎馒头,轻咬一口,汤汁四溢,油而不腻,满口生香,所有的疲惫感一扫而光,团队精神瞬间提升一个档次,加班劲头就更足了。虽然后来加班餐的选择更丰富了,但是每届书展第一天加班基本上都会点生煎馒头,这已经成为一种仪式感,也是团队凝聚力的体现。

2020年,因为书展主办机构改革,引入了更专业的公司承办上海书展,原来书展团队承担的大部分工作,便由承办单位承担了,加班也少了,“生煎馒头”也就“逐渐退出”了。但是,只要说起上海书展,“生煎馒头”在我的记忆里永远都是不可磨灭的。

文化的力量温暖人心:在书展现场,我还看到很多感人至深的瞬间。比如,年逾古稀的老人家拉着买菜的小拖车,上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看似沉重,但是他们的脸上却容光焕发,仿佛捡到了宝一般;比如,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童书嘉年华馆席地而坐共读一本绘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比如,那些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作家、学者,他们在这里与现场的读者分享着创作心得,交流着思想的火花。这一切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阅读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汇聚成了推动书香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当然,书展的回忆非常多,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无法一一道来,以后有机会再逐一回顾。回望与上海书展相伴的这些年,我深感荣幸与自豪。它不仅是一个展示图书、促进文化交流交融的平台,更是一座连接作者与读者、过去与未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而我,作为这座桥梁曾经的守护者之一,也从中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与成长。虽然我今年不会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上海书展,但是作为读者,我与书展的缘分仍将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上海书展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感动,继续在书香中传承文明,在阅读中点亮人生。

八月的书香记忆

江 利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从2004年第一届上海书展开始,每一届我都参与其中,从最初的书展小兵到现在年轻同行眼中的书展老人,忽然收到稿约要求细说20年20届,顿觉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20年间经历的人和事太多,篇幅有限,仅从自己作为一个新华人参与上海书展的角度,谈谈上海书展何以成为上海书展的两个变化吧。

2004年第一届上海书展,当时上海新华还没上市,是以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作为主体参与主办上海书展,新华展场在中央大厅,包括左右两侧上方的长廊。进场和撤场的时间要求比较急,用轿厢式电梯运货的速度太慢,最后是通过商请部队官兵支援,官兵们全靠人工搬运完成了上千个大包的上下楼梯。当时的布展既别具匠心又相对简约,把中央大厅做成了福州路文化一条街的场景,再把上海新华体系里的专业书店搬进了这条“街”,如建筑书店、少儿书店、教育书店等,通过专业书店的布置对图书进行主题性的陈列展示和销售,从本质上讲就是集中规模化的图书展示,与当时的超大型书店没有差别。组委会应该是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也可能是为了找到上海书展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特色,后面就调整为以出版社为主进行布局,为上海书展进行全国招商的任务也就交给了上海新华。

记得当年第一次招商的时间比较紧张,书展8月举办,7月的时候顶着烈阳,我们一行业务人员辗转于北京各处,拜访包括商务、中华、三联、人民文学、各部委出版社、古籍联合体、社科联合体、部队出版社等各大出版机构,反反复复向出版同行推介:不同于当时行业里常见的订货会,上海书展是第一个直接面向读者的书展,出版社的新书可以在这里直接与读者见面,出版社也可以为自己做品牌宣传,还可以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这样的上门拜访持续了几年,再后来每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就上海书展专门进行推介、5月中旬书展办公室到北京召开招商大会这两个动作形成了操作惯例,上海书展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出版社纷至沓来,在年度工作中对上海书展高度重视并给予资源倾斜。

虽然推介的作用日渐淡化,但是书展与各大出版机构之间的友好交流保持了下来。从集中展销图书的模式转变为突出出版品牌的模式,由上海新华组织外地出版机构在各地出版馆里按照各自出版特色有分有合地展陈,这是上海书展确立自身特色的重要一步,我作为上海新华“书展宣讲团”的成员,也在无意之中亲历了这个重要变化,这也是上海书展成为上海书展的第一个重要变化。

记得有一次接受一位年轻的媒体记者采访,她问我作为参加过很多届书展的工作人员,书展每年在高温季节能吸引如此多读者的秘诀何在?我沉吟了一下,反问她:作为读者为什么选择上海书展?她想了想才回答说:因为有这么多的作家会在这个时间集中出现。我翻过自己的电脑记录,第一届上海书展由上海新华组织实施的现场活动仅有30多场次,后来每届的活动数量都大幅度增加,上海新华承办的活动最多一届超过300场次,由组委会主推的、读者耳熟能详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上海之夏”阅读季、“相约星期二”等专属阅读品牌活动也体现了书展有别于其他展会的核心价值。其实上海书展还有一些为行业打造的论坛活动,是得到行业高度认可的。

2014年,上海新华在书展组委会的指导下,创办了“中国超级书店论坛”,后来随着行业趋势发展变化更名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论坛”。这个论坛每年从3月就启动,策划主题,设置讨论话题,锁定主旨演讲嘉宾,邀请全国同行参会,还有近百位来宾的会务保障工作,筹备时间长,参与面广,各项准备工作可谓既繁又难。当下行业内各种论坛活动已经非常成熟,但在10年前,上海书展创设论坛之初,我和团队对这项工作还很陌生,无从借鉴,也没有其他优势,只能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新华精神,从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开始,一个个电话、一份份传真、一封封邮件,细抓每一个环节。

每届论坛举办前一天晚上,还要赶在会场关门前最后确认席签摆放一类的细节。当然突发情况总是在所难免,比如有一次,活动已经开场,才收到信息说其中一位演讲嘉宾因故不能到,只能临时进行了变更,引发的一系列现场忙乱可想而知。但论坛为出版机构与发行机构相互之间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也让上海书展不仅服务于读者,也服务于全行业,上海书展被全行业视为书展中的“南波万”(NO.1,第一),这些面向读者或者面向行业的系列品牌活动功不可没。这也是上海书展成为上海书展的第二个重要变化。

20年间上海书展值得讲述的人和事数不胜数,比如上海新华每年都有近200位同事投身书展工作,来自不同岗位的同事在现场挥汗如雨、日夜奋战,其间种种感人之处不是这篇小文章能描摹概括的,在此也要向这些书展的无名英雄致敬。转眼间上海书展行至第20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仍然祝福上海书展为读者献上一场精彩的阅读盛宴,让上海的8月因书香而美好绽放!

在上海书展做安保工作

黄卫东

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后勤保障部主任

上海书展开办至今已是第20届,我有幸参与了其中大多数的书展组织工作和现场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随着上海书展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现场的各类活动也精彩纷呈,活动数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参加书展活动读者的增多和活动场地的因素,活动的安全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做这项工作之初,由于对现场活动不了解以及对读者喜爱作者的程度预估不足,也出现了一些惊险场面。印象深刻的有,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签售活动,当时对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和易中天先生讲三国的受众估计不足,当活动要开始时,队伍已是首尾相接,里外三层,场面一度混乱,幸亏当时书展办的忻愈处长、支绍和老师、汪耀华老师等会同负责现场安保工作的静安公安的同志果断处置,理清队伍,活动得以安全举行。

2013年的上海书展,有一场上海东方卫视栏目《名医话养生》图书签售活动,虽然事先估计中老年读者会很多,我也是早晨6点就赶到现场,但还是低估了中老年读者对节目主持人的喜爱和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现场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五六千人,最早的读者5点不到就来排队了。由于《名医话养生》栏目在电视上做了宣传,说签售活动现场会有礼品发放,造成场面一度混乱。活动主办方调集了许多工作人员和警力维持秩序,但图书备货不够,除现场3000多册外,还从出版物流中心紧急调配近2500册。终于,签售活动有惊无险地顺利举行。事后得知那天静安公安把所有机动警力都派到了签售活动现场维持秩序。

这场活动之后,书展组委会作出一项决定,上海书展期间禁止一切养生类、财经类的讲座和图书签售活动,签售活动现场不得派发礼品。书展办的刘捷老师和负责活动安排的同事,事先对活动和作者进行网上查询,对作者的粉丝数量等进行考量,活动前到现场踩点,了解作者进出的线路、读者排队的动线等,这些都成为书展讲座签售活动的必修课。

参加上海书展讲座和签售活动的读者大多是热情、可爱的,也是很有素质的,有些作家签售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甚至数千人,在工作人员和粉丝团队的管理下井然有序,使得活动顺利举行。

参加上海书展这几十年,让我结识了许多出版社编辑、作家、警察、安保人员、粉丝团队等等,积累了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虽然现在我已不参加书展活动的组织和安全保障,但每每想起那些日日夜夜,仍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

新华人在上海书展

赵建平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

每年一届的上海书展自2004年举办首届至今已走过20载春秋!每当盛夏8月,上海尽管高温酷暑,但也难挡全国出版人和广大读者参展、观展的热情!上海书展的展会盛况,俨然已成为上海最靓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

从2004年的首届书展至2016年,我几乎参与了所有历届书展,并有幸成为书展中重要参展板块——上海新华传媒团队参展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见证了上海书展从一个地方性的图书产订、产销结合的交易平台,发展成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集“图书交易、阅读推广、文化传播、引领阅读风尚”于一身的国家级出版文化盛会和上海文化品牌;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新华作为主要参展单位,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为打造书展品牌作出了极大贡献。

多年来,上海新华一直承担着“各地出版馆”“社科精品馆”“上海国际童书嘉年华(少儿馆)”以及“主宾省馆”的布展及参展任务,其展区面积占整个展场近三分之一,并面向全国近500家出版机构进行招展招商,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特别是初始阶段,不少出版单位并不十分看好上海书展,无论是图书品种的选择、出版活动的配合以及场馆的布置,仅作为一般日常业务工作安排。

为此,上海新华充分发挥自身规模优势以及大书城的销售和活动组织能力,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调动各方参展的积极性。

首先,动员全国大社、名社以及地方出版集团以销售专区的形式入驻参展,社店精诚合作,从精选图书品种、精心策划营销活动、全力打造社方品牌入手,让书展能产生实实在在的销售效果及良好的社会反响。

其次,广发英雄帖,面向所有出版单位(机构)进行宣传动员,以精品图书、销售专架以及配套的出版文化活动方式进行参展,让所有出版单位都有机会参展试水,感受上海书展特有的魅力,从而在书展的大舞台上进行擂台竞技,并逐步筛选出更具号召力和更适合上海书展的出版资源。

再次,上海新华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及配套服务。其中,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参展单位的后顾之忧,提升出版方的满意度和参展的积极性,包括图书品种的选择、图书货源的充分供给、销售人员的组织、现场销售数据的实时反馈、营销活动的策划安排,以及场馆的搭建布置和进出场的有效组织。特别是书展结束后,库存图书分流至大书城及新华各门店的再销售、有效控制退货比率……所有这些,让出版社真正感受到上海新华的高效和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并从上海书展销售规模、社会反响、同行的口碑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吸引和打动!

记得在随后多次赴京组织上海书展大型宣传推广活动时,在京所有出版机构悉数到场,报名参展踊跃,并一再要求增加展区面积,这在网上销售、线上阅读已成气候的大环境下,上海书展依旧如此火爆,实属不易。其中,上海新华人的贡献绝对是功不可没!

上海书展年年在办,且年年有创新。衷心祝愿上海新华人能在上海书展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而冠  向新而行

贺群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上海书展已经走过了二十载春秋。今年8月,出版人又齐聚上海展览中心,共同呈献一场精彩的书香盛会。

2009年,我怀揣着梦想和激情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彼时,目标简单而纯粹,只想在出版行业这块热土上留下些许自己的足迹。感慨时光匆匆,记忆的阀门一旦打开,就像洪水一样喷涌而出,而那些与上海书展有关的记忆,最是鲜活生动。

从2004~2024年,上海书展共举办20届,我参加了14届。作为多年的营销人,我的书展记忆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词:

“忙”。在上海书展,你总能遇见无数个“风一样”的营销人。书展前期各种催资料、催新书付印、写活动方案、写宣传文案、设计海报文创展台;书展期间布置展位、组织观众、活动执行、接送嘉宾、主持、接待媒体、整理速记照片录像、写稿发稿、收集反馈、复盘总结……一场书展战役下来,营销部门同事前后要忙活近2个月,经常是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中相互支持、鼓励。

“营销物料”。每年6~8月,各种稿件方案、进度表格、工作清单每天填满电脑及各种通讯工具,以“上海书展”开头的文件至少“10086个”。至于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营销物料则是书展的一大看点。早期书展我们曾扛过数米长的巨大展板满场飞奔;各种体积庞大的展品、乐器,甚至还有恐龙骨骼、大型垃圾桶(演出道具)等都会出现;新书发布仪式上要用到的沙发、道具、签售用品在各活动区上下腾挪;随着时代的发展,活动设备逐渐升级为平板、电脑、手机、相机、直播屏等,每位营销人员都要随身背负多款电子产品……别问,问就是一切为了保障现场活动要出片精彩。

“台风天、书展蓝”。上海书展期间,似乎总有那么几天会遇上台风。台风暴雨来临前,书展主办方一一排查,不仅要及时撤下户外巨幅广告牌,还要做好防风防汛的措施,第一时间为读者送上雨衣;艳阳高照的日子里,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书展蓝”是同事们每年必须要在上海展览中心广场拍照发圈的,蓝天下,看着上海展览中心上空飘扬的书展旗帜,每个人的心情都激荡飞扬。

“人”。读者涌入书海的时刻,是上海书展最动人的风景。“在上海,书展可能是席卷老百姓最多的节日。”作家、学者毛尖曾如此写道。当我们付出无数个日夜,用汗水与努力换来汹涌的参展人潮,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天真幼稚的顽童,拿起一本本好书,在手中摩挲、认真翻阅,然后满心欢喜地带走。当读者真诚地告诉你他的阅读喜好和参展体验,那一刻,出版人的心也变得清澈透亮起来。

二十载栉风沐雨,砥砺同行。20岁的上海书展宛如一枚璀璨明珠,辉煌绽放。它经历了行业的起伏变幻,见证了技术的革新与突破,也铭记了一代代出版人的奋斗足迹。二十而冠,向新而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信,上海书展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书展,开始属于你的盛会

宋寅悦

上海三联书店编辑

走过了20年,我也从青涩少年成长为了一名出版社的图书编辑,上海书展可以说见证了我人生中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转折与变化。20届书展,我几乎未曾缺席,唯一改变的是我从书展的旁观者成为了书展的参与者。

以前以观众的身份进入书展,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与图书,追求的是书展所营造的浓厚文化氛围以及搭建起的爱书人沟通交流的平台。进入出版社工作之后,以责任编辑和志愿者的身份再次进入书展,感受颇为不同。一方面,我看到了发行部门同事为筹备书展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每一届书展出版社的展台都倾注了发行部门的心血,展台的整体风格与设计,以及各类图书摆放的位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成果。在整个书展过程中,发行部门的人员都要全天在现场,还要根据图书销售情况及时补充图书品种,相当辛苦。

在前几年的书展上,有一个读者拿着一张他自己列的书单来到我们出版社的展台,希望帮他找一下书单上的图书。书单上有些图书那时正好销售完了,有些书没有带到展位。但是,看着这位读者热切的眼神,发行部门同事还是联系仓库,以最快的速度将读者需要的图书送到了书展现场。看到读者拿到心仪图书时开心的神情,我们的心里也都是暖暖的。由此我想到,所有参展单位的相关部门都是为了向读者呈现最好的形象而拼尽了全力,尤其是一些外地的出版机构,布置展台与运送参展图书更加不易,更何况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

每每思虑至此,我就更加感受到上海书展的含金量之高,每一个展台都是有血有肉的,每一家参展单位都向读者传递着温暖。另一方面,作为图书编辑,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书展之后,心态从原来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转为如何向读者介绍更多优质好书,以及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在我们的展台上,经常会有读者请我们推荐图书或者帮忙介绍图书,每次得到读者的认可或者看到读者在我们的介绍下购买到心仪的图书时,我心中的快乐比自己买到喜欢的图书要强烈好多倍。就是在这一刻,我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已经从文化的接受者转变成了文化的传播者,心中不由升腾起一种职责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或许就是出版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

来到书展的还有许多年纪较大的读者,他们是书展也是我们出版社的忠实粉丝。去年书展上,有一位老先生来到我们展台,购买了一大篮子图书。看到他年纪很大,这么多书一个人拿回去会很困难,我就告知他可以在服务台办理寄送服务。考虑到从我们展台走到服务台还有一段距离,我就帮助他将书送过去。在去往服务台的路上,老先生反复和我说,非常认可我们出版社的书,每次来书展都会在我们这里购买很多书,希望我们继续出更多好书。在此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这些老读者对阅读、对图书的喜爱,感受到他们对出版社的认可,更感受到服务他人的快乐与温暖。感谢上海书展为这些忠实读者提供了一个能够释放他们爱书热情的空间,也感恩上海书展让我有一个能够与爱书人直接接触并为他们服务的平台。

20年,每一届上海书展都为我们谱写出动人的旋律,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动,希望在今后更多年里,上海书展越办越好,也希望在我也成为资深老读者之后,上海书展继续陪伴着我,让我的爱书情怀始终有一个归宿。

上海书展突出“科技”“人”“多元化”三元素

赵书雷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

上海书展像极了上海这座城市,既海纳百川,又坚持文化品格和品质;既一脉相承,又不断突破自我,推陈出新;既名家荟萃、大雅齐集,又百姓节日、倾城同欢。每年8月,热切的读者冒着炎炎酷暑,在上海展览中心门口排成长龙、购票入场,只为一年一度与心仪作者、作品重逢或相遇,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书展20年,浸透着行业最优秀人才的智慧和心血,一路走来,迈过荆棘坎坷,终见朗日荣光。

上海书展物理空间有限、时间有限,在已经把“书”和“文化活动”做到现有的基础上,讨论需要什么样的书展,其实仍然无法绕开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书展要继续发展、继续突破自我极限,应当突出“科技”“人”和“多元化”三个因素。

“科技”应当是今后书展乃至书业的首要关键词。即使笔者这样的深度纸质产品爱好者,也不得不承认数字阅读的确优势众多。10年前,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2.5亿美元买下《华盛顿邮报》以后,关于纸质报纸的命运又掀起新一轮口水战。其实,报业将死已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专业媒体、专业出版的命运如何?

互联网普及和新媒体兴起,挑战的并非传统新闻出版业如何转型、也不是如何运用新技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社会对专业新闻、优质内容有永恒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专业人士终将创造出商业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模式。真正的挑战来源于竞争图景的改变,首先是区域垄断被打破,书业开始全国竞争;然后是世界范围的优质内容资源争夺;互联网兴起,意味着专业人士以外的人也加入竞争,并且迅速成长为新的专业人士(比如已经成为文学新门类的网络文学),网络赋予了每个人生产内容和传播的权力。这带来了最根本的挑战,每一个出版人都应当反思并且重建出版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全体专业人士竞争,与全体非专业人士竞争,只有第一流竞争者能够生存,平庸就会消亡。

作为书业的集中反映,书展理应体现数字阅读、数字出版的发展,尤其是出版人重塑自身竞争力的探索和实践。出版人尤其不能为纸质出版物的热销而陶醉,据说庞然大物如恐龙,踩到水桶那么大的东西,要几个小时感觉才能传导到大脑。我想,我们不应当做恐龙。

出版业并非关于书的行业,而是关于人的行业。书展要真正成为“百姓节日”,就应当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尤其是更加重视普通市民的因素。书展上人情味越浓、普通人的故事越多,就越容易被读者接受和认可。出版人比较容易陷入单向传播的思维,即我掌握知识,想办法传授给别人,而不太容易主动寻求双向传播的局面。书展要能够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市民生活和记忆的一部分,就应当让市民的声音表达出来、让市民的故事讲述出来,要提供和创造一些这样的渠道、措施、平台,让书展不只是文化的传播授予,更是个人生活的坐标、成长的印记。

中国近代出版肇始于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出版人以启蒙民众、救国救民为己任,这种基于理想的出版理念和美国基于职业的出版理念形成鲜明对比。老一代出版人如张元济、王云五、陈原,不但是大出版家,也是大学问家;而瑟夫、西蒙、舒斯特几位美国出版家,则大多是富家公子。中国出版发展到现在,大部分出版人仍然秉持着高尚的出版理想,对学术出版、专业出版更加看重,对一般大众出版则相对不那么重视。

易中天曾表示,“读书无用”,即读书是为了提升自我,不是学手艺、学挣钱,不是为了现学现用。这样的观点当然有道理,但一方面实用类图书的的确确效用昭彰,对一个初为人父的读者来说,《育儿指南》要比《资治通鉴》重要得多;对一个家有宠物的读者来说,《宠物饲养》比任何其他书籍都紧要迫切;另一方面,能够看得懂专业著作、学术著作不仅需要读者有相当欣赏水平,更需要有较好的家庭和教育基础——也就是需要一些好运气。

于是,一位读者如果读不了《四书章句集注》,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不失为了解传统文化的敲门砖。更何况,一些专业作品和学术作品粗制滥造,对社会的益处远不及一本《电工手册》。书展活动中,群众活动、普及活动数量不少,但还应得到更多重视和支持,出于多元化、提升市民素质的需要,应当更多安排、更加重视一般群众活动和普及类活动,眼光向上,姿态要向下,书展才能和上海市民、上海这座伟大城市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为上海书展摇旗呐喊

刘智慧

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编辑

上海书展走过了20年,我也参与了20年。若描述我在书展中的角色,算是一个摇旗呐喊的人吧。

2004年,首届上海书展,也是我入职《上海新书报》的第二年,作为一名图书宣传战线的记者,开始报道书展。

《上海新书报》是全国发行的周报,日常每周24个版面,那年,为了书展,出版了“书展专刊”128个版,展现了全国各地出版社参展的好书、新书,也采访了众多即将在书展上首发新书的作家。同仁们彻夜加班,赶出了128个版面,但辛苦并快乐着,提前知道了很多好书信息,也提前和很多知名的作家对话,是一件开心的事。

第一年跑上海书展,虽然手里有书展地图,有现场志愿者指路,还是走着走着就迷路。只因为书展的场馆太大,区域太多,中央大厅活动区往往是发布重头活动的,两边的第一活动区、第二活动区、第三活动区是发布一般活动的,东一馆、东二馆往往是新华书店承办的各地活动,西一馆、西二馆往往是上海出版社发布本地活动的。另外还有友谊会堂发布重大且需要安静空间的活动,如讲座、论坛。这些区域,不是简单的直出直进的关系,需要上楼再下楼绕行。当时,和各地赶来采访的媒体同行,为了赶新书发布会,奔来奔去,常常因为绕行而头晕。后来,书展的规模扩大,增加东阳光篷、西阳光篷,头绪更多。好在,跑着跑着,大家就知道穿梭的技巧了,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书展上,我面对面采访了很多知名作家,也有很多电视、电影名人。因为事前功课做得深,和一些作家很聊得来,之后的报道很成功,非常有成就感。

一届书展往往几百场活动,除了完成报社规定的选题采访,也可以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友谊会堂,漫画家蔡志忠签售,读者排了长长的队伍,我也是他的粉丝,拿着买好的书认真地排队,看着他慢条斯理地和每一位读者聊天,为每一位读者签名画漫画,置书展的喧嚣于世外,非常佩服,很欣赏他的散淡、超然。有位演员说,表演的职业让他演绎了很多人的生活,很丰富。作为图书宣传的记者,和那么多写书人对话,也相当于感受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是难得宝贵的。

作为书业媒体人,最大的感受是,上海书展不同于一般的书展,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参与、出版社的广泛参与。记得远道而来的一家出版社老总得意地说:“我们重视上海书展,因为在这个书展上销售最多。”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主办方对宣传的重视。每届书展开始前,主办方都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召集上海几乎所有书业条线记者,由主办方、各大参展方分别介绍参展亮点、细节,并在现场设立新闻中心,为各地记者提供电脑、网络等服务。很多外地来的同行都说,上海书展新闻中心的服务是卓越的。往往书展前,各大媒体就开始铺天盖地地宣传书展,上海的角角落落都能感知到书展到来,到处书香洋溢。

后来,创办20多年的《上海新书报》因种种原因休刊,我开始编辑《新华书摘》,乃至再后来编辑新媒体平台《新华一城书集》,都是围绕图书宣传,还是要参加上海书展。如今供职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每日更新“上海书展”微信公众号,更是离不开上海书展这个平台。所以,我一直是一个为上海书展摇旗呐喊的人。

上海书展加油!

校 对:马   葵
编 辑:戴佳运
初 审: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