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当传统书页遇见AI语音,当文字故事变身微短剧镜头,当人工智能深入出版全链路,数字转型正在为出版业注入全新动能。
7月3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专题活动“出版业的持续发展:有声书、微短剧和人工智能”,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活动汇聚出版行业智能化转型服务商数传集团、国家级视听平台央广云听、微短剧领域头部企业山海星辰等标杆机构,共同探讨数字时代出版业态的创新路径。
本次活动围绕有声书改编、微短剧化呈现、AI赋能内容生产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重塑阅读体验、激活读者兴趣。与会嘉宾从用户需求演变、技术融合应用、IP开发策略及产业生态构建等维度,分享行业实践经验,为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活动伊始,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东星和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坚分别致辞,强调了传统出版与数字技术融合的重要性。
活动现场,举行了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数传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AI技术在出版全链路的深度应用”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示范样本。刘永坚强调,此次战略合作,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强强联合,更是出版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布局。
此外,本次活动共有三场主旨演讲,通过拆解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逻辑,为行业带来前沿思考与实践路径。
刘永坚从全球AI技术趋势切入,指出AI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具备自主规划与决策能力的“主体性存在”。他分享了数传集团在“AI+出版”领域的探索,包括打造行业首个出版行业AI大模型BOOKSGPT,推动出版边界消融、知识结构分层与精准化,以及出版价值逻辑的升维。他强调,AI技术为出版业“走出去”提供了强劲引擎,通过智能翻译与文化适配,助力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深度触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客户端总经理助理张根清展示了云听作为国家级音频平台的数智化布局。云听已覆盖2.35亿用户,车载端装机量达1亿,并通过AI技术实现内容生产与分发的全场景覆盖。张根清重点介绍了云听与出版机构的合作模式,包括成品音频入驻、文字版权合作及反向出版,联合开发了《失去的三百年》等精品有声书,总收听量超2600万次。云听还通过流量支持、专区建设及联合活动,为出版机构提供全方位赋能。
广西山海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姬丽探讨了微短剧如何成为出版IP“可视化重生”的新渠道。她指出,微短剧通过轻量化、高传播性的特点,为出版业拓展了内容形态与读者群体。山海星辰已成功将多部文学IP改编为爆款短剧,并依托政策支持(如“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出版与影视的生态融合,实现IP的多业态变现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还进行了圆桌论坛环节,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营销商务总监杨烨作为主持人,与张根清、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陆欢、广西山海星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精品内容负责人潘健围绕“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融合”展开多维探讨——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各行业如何发挥不同领域的跨界优势?出版机构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跨界方向?出版业与外部行业如何建立可持续的跨界合作机制?通过此次圆桌讨论,与会嘉宾为出版业的数智化转型与跨界融合提供了前瞻性思考,同时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出版业正加速构建“内容+技术+场景”的生态融合新格局。从“各自为战”到“生态共赢”,未来,出版业正以开放姿态,以技术为器、内容为核、场景为翼,谱写生态融合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