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4月10~11日,人工智能与出版创新——2024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为出版业带来新机遇,交流会聚焦“政策解读 趋势分析”“创新技术应用”“出版融合实践”三大议题,关注AIGC、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数字赋能等热门关键词。这次会议是数字出版部主任联盟会,更是数博会的预热会、通气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介绍,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将于今年9月中下旬在海口市举办。
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出版业生态
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高书生以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为题,提出人工智能目前处于未充分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在文化产业中尚未进入规模化应用。他呼吁,科技应携手文化,将文化数据转变成语料库,开发多元应用场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梳理了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与人工智能的关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将先进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技术革命的突破。聚焦大语言模型等底层基础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搭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围绕“AIGC趋势与挑战:生成未来,生成价值”主题,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AI视频模型Sora、AI音乐创作平台Suno的发展现状。他认为,智能媒体技术将在文本内容生成、媒介和社会治理、舆情管理等不同垂类方向探索,有关部门要重视大模型在数据安全、意识形态、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能导致的风险。
知学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隽隽提出,知识内容生成将迎来科技发展的历史性机遇,AI时代将是智能化与个性化的结合。出版行业入局人工智能,要考虑到大模型的私域可控问题,公域知识可能存在版权争议。人工智能服务于内容学习和知识服务,有助于快速开发产品,例如人工智能解读图书、生成训练题库和知识地图等;同时增强了知识服务项目的学员可视化,在学习过程中随时答疑,生成解析文本,甚至视频。
励讯集团95%的营收为数字化收入,仅5%来自纸质图书。该集团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玉国分享了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对行业现状的分析,提出面对人工智能要有敬畏、有信心、有判断。他表示,出版业需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利用新工具;未来专业出版的发展将依赖高质量、可信任的数据和技术平台,立足于对用户需求的准确理解。国际版权保护方面,海外作者、出版商和主管部门正在采取行动,未来人工智能将在“透明”和“授权”方向上走得更远。
中文在线政公部总经理田森指出,AIGC时代的出版业面临纸质书生存空间压缩的现状,出版社应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获取市场洞察,积累数字资产,找到清晰的产品定位,增强读者互动,打造个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务,创新业务模式。
大模型助力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
聚焦数字教育,打造数字教材,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以服务广东全省义务教育阶段1600万师生为目标。该公司副总经理杨秋生表示,长期以来,出版机构数字出版面临依赖外包、成本高、换代慢、时间长的问题和挑战。引入人工智能有助于实现“降本增效”,教育类出版机构可通过跨学科方式研究新课程方案与标准,让自然语言大模型与信息化工具相结合,在数字出版教学中实现实时互动与人机协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加强对内容安全和版权安全的核查。下一阶段,该公司计划继续以“小团队、短时间、低成本、多方向、多业务场景“的方式全面探索智能学习。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介绍说,从去年的ChatGPT到今年的Sora,AI大模型迭代快、持续演进,让人机协同创意创作成为可能。文本大模型是AI理解生成的基础,音乐图像视频的容错性较小,文字作为音频、图片、视频的“中介”依旧是核心环节。AI大模型是工程化的重大创新,其核心技术壁垒是数据、算法、算力等要素资源的精巧组合,将重新定义生产力与知识创造,对出版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AIGC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内容生产模式,重塑出版边界,改变出版流程。但与此同时,张宏伟认为,AI不会改变出版行业本质,而是让出版数据价值更加显现,出版业应找准定位、加强协同,推动基础大模型建设和应用场景落地,改变出版数据不愿流通、不敢分享的现状,加强数据分酬标准和权益分配制度建设。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在“认知大模型技术助力数字出版创新发展'主题分享中,分析了AI工具内容创作、审校和润色,多语种实时翻译对话,阐释视频生成文本字幕,科研文献大模型的查询和摘要等功能的使用情况;并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通用大模型的搭建。
用友文化传媒行业数智化咨询专家杨峰介绍了数字化发展阶段融合出版整体平台一体化的建设方案。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强调,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指动态的改革,建立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为代表的基础上;“质”一方面指“质变”,另一方面指“质量”;只有在量变的基础上形成质变,带来生产力变革,才可称为“新质生产力”,而发展新的生产力,需要统筹和调整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新理论的提出为图书和期刊、报纸提供了新的选题方向,截至会议当日,经知网查询,标题包含“新质生产力”的文章超2600篇,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文章有4500余篇。近年来,虽然图书品种等数据稳定增长,但涨幅明显放缓,数字终端阅读成为趋势。当传统出版产业发展处于平台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加速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数字出版、融合出版、新兴出版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典型特征,是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的新的出版业态,促进出版物从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到内容审核、内容分发全流程效能的提升;同时数字出版产品丰富的呈现形式,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探寻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融合出版新模式
AI对出版社来说,是阻碍还是助力和机遇?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介绍了相关工作进展,该集团组织搭建的“凤凰智灵”大模型AI平台,助力各单位在书评、摘要、营销、文生图像、校对等内容生成环节使用人工智能。宋吉述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业助力有限,出版业没有大范围和深度使用技术工具,本质上是传统出版对新技术的需求不明显。数字技术创造了更多文化消费场景,增加了出版的可能性;但也转移了文化消费热点,引来跨行业竞争者,形成巨大冲击。出版社如何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宋吉述提出五项计划,一是以深化人工智能应用为前提,攻关技术意识、技术自主性、技术管理机制问题;二是以强化专业化、体系化内容建设为基础;三是以产品与业态创新为重点;四是以资本化运作为助力;五是“育新”“促转”并重。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泽分享了大模型技术在教育出版中的实践探索,他观察到,近年来数字化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先进,数字化教学资源表现形态越来越多样,数字化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支持数字化教学开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完善,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越来越显现;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影响没有发生,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仍是大部分教师的第一选择,支持数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没有形成。张泽表示,目前高教社正在搭建教育大语言模型,并积极探索在在线教育和教材方面的实际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助理、期刊社社长姜钰认为,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将改变信息分发模式和核心内容生产模式,颠覆知识服务方式,形成新入口和新场景,成为科研工作的加速器,对出版业产生深刻影响。对于教育出版而言,人工智能将在保证内容安全、算力安全、场景驱动、私域知识增强、场景定制优化等要求下,赋能教育新生态。传统出版单位做融合出版,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要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精品融合出版产品,不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保持乐观、拥抱变化、保持精进。
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部(融合发展部)主任赖青介绍说,近年来国内互联网公司和高校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对于出版业来说,人工智能赋能内容生产主要涉及内容生成、内容运营、数据增值三个方向,具体包括校对、封面设计、图片生成、多模态、虚拟生成等功能。有必要留意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例如对专业科技领域造成重大冲击,产生安全风险、技术风向、商业风险。
开发国产大模型面临理论和技术难关,资金和时间成本是布局业务需思考的要点。智谱AI传媒教育出版行业总经理初宪认为,当前国内人工智能模型架构相对缺乏自主性;千亿模型训练不稳定,数十种国内芯片体系不同,高效适配和将训练推理国产化仍需时间;生成符合事实的可控内容,融合意识形态,实现跨模态生成并非易事。但总的来说,大模型有望开启出版新纪元,颠覆知识获取方式,这在科技出版和学术出版领域表现尤为显著;学习方式上支持百种语言随意互译,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内容创作方面,创作加速、风格转换、自动编审、专业咨询服务等功能均可在秒级内实现。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两场圆桌对话,首场对话主题为“人工智能推动行业变革”,中文在线阅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杜嘉主持对话,杨秋生、张宏伟、赵隽隽参与讨论。对话围绕人工智能生成作品涉及的版权归属和创作权益保护问题;出版企业应以怎样的机制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提供语料;出版企业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应选择自建大模型和平台,还是与专业企业合作三项议题展开。
第二场对话主题为“如何认识和应用人工智能”,清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庄红权主持对话,张泽、姜钰、赖青、初宪参与讨论。对话围绕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出版社如何开展工作,给出版流程带来哪些变化,对出版单位数字人才培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如何协调出版社与技术公司的关系,数字教材发展建议,出版单位如何开辟新赛道、找到新应用场景等话题展开。
会议期间举行了AI创编成长计划发起仪式。
(责任编辑:靳艺昕,复审:穆宏志,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