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在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成功举办了《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版权输出签约仪式。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宣部进出口局一级巡视员孔德龙,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处处长周凤荣,该书作者、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原馆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周小东,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瞿华娣,新加坡维泽科技出版社大中华区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陈志辉、北京译国译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凌波、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田禾等出席签约仪式。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科学与艺术分社总编辑刘凯主持签约仪式。
郝振省开场致辞,总结了“五好”盛赞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选题眼光的独到、书名的精妙、作者的权威性、编辑的专业度与“纸书+”理念的创新性。他强调,《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英文版的版权输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衷心祝贺《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的紫砂文化。
郭义强对该书表达了高度认可,并在郝振省提出的“五好”的基础上加上了“第六好”——书籍装帧设计独到。他指出,该书充分发挥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材料学院陶瓷专业的学科专长,挖掘湖北遗珍,将中国紫砂文化推向国际,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号召,并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该书的出版发行情况。
蔡静峰指出,《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通过对紫砂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精彩展示,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搭建了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文化交流和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周小东指出,紫砂在材料、工艺美术、人文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宜兴紫砂因势而蕴、因茶而生、因泥而优、因技而良、因文而兴、因水而盛、因贾而远、因情而传,承载着鲜活的历史,绵延着中华文化。周小东表示,该书的版权输出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成功推介,他将继续深耕于紫砂的研究,为推动紫砂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志辉对承担《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的英文出版工作表示深感荣幸,《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的出版工作中,维泽科技出版社不仅是艺术的输出者,更是文化的传递者,将为世界呈现中国紫砂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表示,相信《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的全球传播将在全球播撒文化的种子,开启更多人文交流的新篇章。
在各位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田禾和陈志辉共同签署了《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英文版版权输出协议。
《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英文版以中国紫砂博物馆原馆长周小东主编的中文版为原本推出,由新加坡维泽科技出版社面向全球发行。宜兴是中国的陶都,是紫砂文化的发源地,自明以降,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该书通过追溯紫砂陶艺的历史渊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紫砂的独特性,阐述紫砂陶艺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该书是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纸书+”系列的第一个产品,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一经出版即备受好评。产品将图书与实物紫砂壶结合,随书附赠一把紫砂壶,以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精髓,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礼敬。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价值导向,依托学科特色优势,出版了一系列优秀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紫气东来 窑火凝砂》中英文版的出版,将紫砂文化推上国际舞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文化故事,以茶为媒,以紫砂为媒,让全世界的人爱上品茶,爱上中国的茶文化,让紫砂成为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责任编辑:管若潼,复审:穆宏志,终审:马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