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纪好书”年榜发布暨阅读分享会举行
出版高峰建设新亮点 世纪品牌建设新成效
张馨宇 | 2025-01-06
收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月4日,上海之巅,阅见好书——2024“世纪好书”年榜发布暨阅读分享会在上海最高的书店,位于上海中心52层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活动同步在澎湃新闻全程直播,这是“世纪好书”首次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新型阅读文化空间举办面向读者、面向社会的重大发布活动,同时也是探索与头部新闻、文化平台联动,积极架构抵达读者桥梁的一次生动实践,上百位写书人、出书人、评书人、读书人欢聚一堂,在云端打开“世纪好书”年榜,用一场名家荟萃、内容厚重的阅读分享会为“世纪好书”3周年庆生。

微信图片_20250106095143

3年来,“世纪好书”始终以推动精品生产、力促市场转化为目标,不断创新发布推广方式,而 2024“世纪好书”年榜发布的同时举办名家荟萃、内容厚重阅读分享会,并在澎湃新闻全程直播,正是围绕这一目标实施的新举措。

活动“在云端打开好书”环节,读者朋友们通过终评会视频了解年榜产生的过程和主要特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陈平,党委委员、副总裁彭卫国,两位入选图书重磅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和评委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方笑一共同为年榜揭幕。

“世纪好书”主理人彭卫国宣读2024“世纪好书”年榜入选图书名单。

微信图片_20250106095306

在以“上海之巅,阅见好书”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上,《人民至上:年画、连环画、宣传画里的新中国百姓生活》的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朱海辰发表了题为《读懂连年宣,理解新中国》的主题演讲,认为优秀的连年宣作品不仅是艺术精品,更是理解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他与现场读者分享了连年宣艺术如何通过现实主义手法,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展现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文艺、劳动和家庭生活等,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微信图片_20250106095307

三卷本社科学术研究力作《危机与秩序:全球转型下的俄罗斯对外关系》作者冯绍雷的演讲题为《读天下书,看当今事》,认为2025年将是全球转型的关键之年,他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趋势,包括全球化的转向、保守主义的兴起以及三边关系的重要性等;他强调尽管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但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现实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未来的国际秩序建构提供有益的启示。冯教授的演讲围绕众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名著展开,令人耳目一新,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国际视野和思考角度。

微信图片_20250106095402

嘉宾访谈环节,主持人何婕现场采访《唐五代诗全编》纂校者陈尚君。在访谈中陈尚君深入探讨了其著作《唐五代诗全编》的编纂过程与意义,指出该书旨在对现存所有唐诗进行完整校定,是几代学者的梦想;他强调编纂过程中需穷尽文献、选用最佳文本,并面对唐诗文献流传的复杂性,如真伪、作者归属等问题,力求客观稳妥处理。陈教授分享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心得体会,认为读书需有激情与好奇心,同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专注。他鼓励年轻读者开阔眼界、改变观念,并持之以恒地追求学术与知识。访谈不仅展示了陈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也传递了对年轻读者的殷切期望与鼓励。

微信图片_20250106095420

沙龙对谈以“好书的魅力”为主题,主持人何婕与年榜大众人文组首席评委方笑一、儿童文学作家张弘、光启书局品牌主理人薛羽就图书创作、出版、评审以及阅读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方笑一分享自己作为年榜评委的经历,评审过程规范认真,最终入选作品更注重书籍本身的质量与情感价值,而非题材或作者的名气,旨在选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世纪好书”。张弘则分享了其创作年榜入选童书《魔法阿姨的小书架》的心得,认为童书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也能给成人带来启示,强调了阅读童书对保持童真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薛羽则从出版机构、出版品牌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光启书局的出版理念,表示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同时关注社会热点,推出更多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此次对谈不仅展示了世纪出版人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也强调了阅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106095439

3年来,共有600多种各类精品力作入选“世纪好书”各级榜单,先后推出重大主题出版精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千里江山图》,荣获年度“中国好书”的《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等理论研究、科学普及、传统文化佳作,在业内外产生广泛反响。“世纪好书”正日益成为广受瞩目、具有相当品牌美誉度的好书探照灯、业界风向标,日益成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深入实施精品战略,推动优质出版资源向市场、向大众转化的指挥棒和助推器。

2024年度榜单的评审工作历时一个多月,经过初评,168种图书进入终评环节,25位来自上海和北京、湖北、南京等地的学者、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媒体人和出版专家组成终评评委阵容,经过推荐、讨论、投票等规范严格的评审环节,结合为期10天的网络票选结果,最终有63种出版物荣登年度榜单,既有致力推动学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专业图书,更有兼具文化品味与视觉美感的大众读物,集中展示了世纪出版人推动精品生产和全民阅读的最新成果。

集中体现世纪集团出版高峰建设新亮点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紧扣出版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主题、古籍、科技三大出版高峰建设方面聚焦发力,不断推出的各类优秀成果在2024“世纪好书”年榜中得到集中体现。

一是主题出版领域坚持红色文化引领,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人民至上等新时代主题,深入浅出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和社会课题,继续巩固理论读物、文学原创、艺术研究等优势板块,内涵丰富,形式新颖,体现集团打造新时代主题出版高峰的新作为。

二是古籍出版领域致力赓续中华文脉,在典籍整理、原学术研究领域多部标志性、原创新重要成果入选,体现了集团古籍出版高峰建设主力军的规划布局和精强功力。

三是多部科普佳作植根专业,以丰富的形式启发读者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思维,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世纪科普出版矩阵初具规模,积极推动科技出版高峰建设。

年度榜单中多部社科学术力作聚焦区域国别研究和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呼应建设哲学社会科学自主话语体系的新时代要求,展现跨学科研究视角和国际视野,拓展知识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全面展现世纪集团出版品牌建设新成效

在“世纪好书”年榜入选作品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品牌建设的新布局、新成果再次得到全面展现。

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上海书画出版社《正仓院里的唐故事(附观展日记)》等入选年榜;同时带动集团各优势板块不断推出高品质文化读物,如上海人民出版社《远西旅人:晚清外交与信息秩序》《纳粹德国的形成》,上海文艺出版社《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蜕》,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文学图书《八十本书环游地球》《米兰讲稿》等均成功入选。在品牌建设方面,传统优势品牌持续发力,新近培育品牌生机勃发,覆盖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普教育等多个出版领域的世纪品牌矩阵初具规模,一批品牌精品荣登“世纪好书”年榜。

榜单中有四种出自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同一个出版品牌——“艺文志”,分别是《燕东园左邻右舍》《治愈黑暗》《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斯万家那边》《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久负盛名的世纪文景品牌此次也有四种图书入选年榜,《我曾是一名饲养员:流浪东北的日与夜》《在地狱阅览室里》《悲伤的物理学》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品牌已经出版上百种,此次《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入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专注法学读物出版的“独角兽”品牌推出的“独角兽•人工智能”第七辑三种《人工智能责任》《是私事,也是政治》《医疗保密与隐私》,上海辞书出版社“鉴赏辞典”品牌推出的《中国名画鉴赏辞典(珍藏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工作室First Books”重点打造的《我向往的生活——诺曼·洛克威尔插画精选集》,这些也都是优势传统品牌持续发力的代表作品。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近年来创设,甚至在“大虹桥”出版计划推动下应运而生刚满周岁的新锐品牌,在这次年度榜单上也表现亮眼。

在豆瓣2024年度读书榜单,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的光启书局和“也人”品牌双双上榜年度品牌。光启书局本次有三种新书入选年榜,体现了品牌的主要出版方向和特色,如《流动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场经济史》《中亚古代史》等。

上海书店出版社的“也人”品牌以“理解他者,理解自己”为出版旨趣,专注社科人文图书的打造,本次年榜也收获颇丰,如《阿涅斯的海滩:瓦尔达访谈录》《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上海教育出版社“万镜”是“大虹桥”出版计划推动成立的全新品牌,此次《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失焦记:关于照相馆和纸上人》入选。

 

2024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强化精品战略支撑,积极推动全民阅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30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入选总数达183项,30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3个项目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入选数均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一位;集团5家出版社的6个学科入选知网发布的全国“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2014—2023)”榜单。《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和《认识中国湖》入选2023年度“中国好书”,《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入选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

三大出版高峰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城市”书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书系等主题出版精品,敦煌文献系统整理和简牍高质量出版工程的最新古籍出版成果,“中国磁浮交通基础理论与先进技术丛书”“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丛书”的科技创新力作不断推出。

重大出版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新版《辞海》《汉语大词典》《十万个为什么》《英汉大词典》编纂出版高效推进。

优质版权资源集成开发取得新成效,《辞海》网络版发布3.0版本;聚典数据开放平台词条总量超570万条,总调用次数超16亿次,实现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工具书高质量转型、高效能应用的新突破;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数据库内容已达20亿字,个人版和OCR机构版顺利上线,文字和版式识别准确率均达98%以上。

书香社会建设成果丰硕,“淘书乐”旧书市集已成为书香上海的一张新名片,目前已举办9季,并在2024年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众多读者前来淘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常态化“世纪好书”评选活动和“世纪火种”阅读推广基地建设有声有色;集团全年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超过2000场,展览展示上百场,助力书香城市建设。

世纪精品IP转化方面,由茅盾文学奖作品《千里江山图》改编的影视剧、话剧、评弹、广播剧、连环画等红色IP转化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原创文学精品《繁花》IP转化超越电视剧热映的溢出效应,王家卫携手百年艺术品牌朵云轩共同发起的非遗联动艺术项目——海派木版水印巨制《云起花开》成功首发,艺术纪录片《朵云繁花》再谱海派非遗华章。

 

责任编辑:张馨宇

复审:穆宏志

终审:马雪芬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