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4月8日,商务印书馆2025年4月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蔡元培全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二卷)、《剑桥历史地理学130年》、《语言教学的流派》(第3版)、《语言政策再思考》、《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将社会史研究引入当代史》、《谁享有新闻著作权——新闻著作权史》、《美国农业发展:一项历史分析》(第二版)、《自身觉知与他异性:一项现象学的研究》(修订版)获评月度学术类十大好书;《吴宓师友书札》《社会心理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唯美:江南,江南》《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映像》《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你自管做人,只当上帝并不存在:毛姆谈人生》《一个北平惯窃之自传的研究》《珊瑚:美丽的怪物》《量子纠缠》《寻找下一个硅谷:美国的知识之城》获评月度大众类十大好书。商务印书馆编辑魏微、李南男、赵子琰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读者推荐本月重点新书。
本月,备受瞩目的《蔡元培全集》重磅推出。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学者与教育家,凭借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广泛吸纳西方文化精髓,于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一生历经甲午战争、维新变法等重大历史时期,在教育、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影响深远,曾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一生笔耕不辍,其著述内容广泛,涵盖哲学、教育学、美学、政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不仅是其个人思想的展现,更从侧面勾勒出中国近代教育、科学、政治与文化的发展脉络,成为研究这一时期政治史、思想史、教育史、学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为使蔡元培的著作更为系统、权威,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历史学系、校史馆、图书馆等单位的蔡元培研究专家、校史研究学者、近代史研究学者,以及校外资深学者携手组建了《蔡元培全集》编委会。历经长达8年的不懈努力,编委会精心整理,推出这套共计12卷28册的《蔡元培全集》。该全集全面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著作、演讲词、书信等各类文献资料,不仅文献收录完整,在校勘工作上也精益求精,旨在为专业研究者与广大读者提供一套文献完整、校勘精审的全新研究资源。
历史学作品方面,《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为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先生的论著集,分上、中、下三集,分别聚焦北方民族史、西部民族史与内陆欧亚学,全面展现了马长寿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在民族学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新文化史旗手彼得・伯克的《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则是知识史领域的最新力作,该书对知识史上流亡者与客居者的贡献进行了深入思考,反映了欧美学术界知识史和移民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剑桥历史地理学130年》深入探讨剑桥大学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变化与特点。《欧洲文明进程・大学卷》则从欧洲文明视角出发,梳理大学的演进轨迹,让读者了解大学如何诞生,以及如何对人类知识生产传播产生影响的。《寻找下一个硅谷:美国的知识之城》揭秘冷战背景下创造硅谷奇迹的公式,探究如何打造知识之城。几个世纪以来,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都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法律难题。威尔・斯洛特教授的《谁享有新闻著作权——新闻著作权史》不仅梳理论述了 17 世纪以来英美两国新闻出版商追求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历史,还将法律史与出版实践史融会贯通,为新闻出版史和著作权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文学艺术佳作,谱写百态人生。本月推出的《吴宓师友书札》展示了吴宓与130余位师友的280余通书信。透过这些书信,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吴宓在动荡岁月中的人生遭际与内心世界,还能感受到风云变化之中,文人际遇的时代缩影,堪为现代学术史的珍贵补充和佐证。欧文・白璧德的《法国现代批评大师》对11位法国19世纪重要文学批评家进行了详细评述,剖析浪漫主义思潮与其他思潮的融合变异,以及对文学创作和社会的影响。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本月推出毛姆的《你自管做人,只当上帝并不存在:毛姆谈人生》和《请不要复制生活:毛姆谈艺术》两部作品。前者总结了其漫长的一生,凝结了毛姆对人性、信仰、名利、爱等人生议题的深刻见解,哲理深刻;后者则汇集了毛姆的重要散文作品,体现了他的文学和艺术观念。曾被多家媒体评为“最美的书”的“唯美系列”本月推出《唯美:江南,江南》,书中收录60余位知名艺术家、文学家和摄影师的作品,生动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风情。
本月上新多种哲学、社会学图书。本月推出享誉英美和欧洲的现象学家丹・扎哈维的经典著作《自身觉知与他异性:一项现象学的研究》(修订版),书中系统讨论了自身觉知问题,重构了胡塞尔的前反思自身觉知理论,是了解胡塞尔思想的重要读物,也是扎哈维最富洞见、最有思想灵感的作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国内学者行龙在其著作《将社会史研究引入当代史》中,首次将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当代中国史研究,展现了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界的努力探索。社会学家严景珊的著作《一个北平惯窃之自传的研究》运用“生命史”和“口述史”方法,对民国时期北平下层群体,尤其是“惯窃”人群展开研究。严景珊先生将芝加哥学派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本土研究,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典范。著名社会学家周晓虹先生的《社会心理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社会心理学为主线,从不同的主题中体察自身、洞悉人性、理解社会,旨在说明社会心理学与一个急速变迁的时代的关联、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独特之处,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变迁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映像》梳理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演变,提供以动物反观人类社会的新视角。《美国农业发展》(第二版)、《美国城市史研究入门》则从农业和城市发展两个角度,探讨美国的历史与现实,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语言学、工具书类上新多种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级大型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二卷)也于本月推出。本卷涵盖华东地区 7 省及直辖市的词条,对推广地名知识、推动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意义重大。以色列巴依兰大学荣休教授博纳德·斯波斯基在《语言政策再思考》中,把对影响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因素扩展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非语言因素上,展现了语言政策和语言管理的新视角和新内容。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及教育家杰克·C.理查兹在《语言教学的流派》(第3版)中,全面介绍了当今世界范围内使用的主流教学法及一些小众教学法。
此外,本月科普类图书同样亮点纷呈。《量子纠缠》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借助丰富的假想实验案例,帮助非专业读者了解量子纠缠这一神秘的量子力学现象。海洋研究专家、自然史学家J.马尔科姆·希克在《珊瑚:美丽的怪物》一书中,不仅揭示了珊瑚的种类、形态和栖息地等自然奥秘,还描绘了其在文学、艺术、民俗、全球生态领域的重要意义。
2025年4月十大好书
学术类
1.《蔡元培全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第二卷)
3.《剑桥历史地理学130年》
4.《语言教学的流派》(第3版)
5.《语言政策再思考》
6.《马长寿内陆欧亚学文存》(全三集)
7.《将社会史研究引入当代史》
8.《谁享有新闻著作权:新闻著作权史》
9.《美国农业发展》(第二版)
10.《自身觉知与他异性:一项现象学的研究》(修订版)
大众类
1.《吴宓师友书札》
2.《社会心理学家是一种生活方式》
3.《唯美:江南,江南》
4.《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映像》
5.《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6.《你自管做人,只当上帝并不存在:毛姆谈人生》
7.《一个北平惯窃之自传的研究》
8.《珊瑚:美丽的怪物》
9.《量子纠缠》
10.《寻找下一个硅谷:美国的知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