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出版传媒系列报道之一:唱响主业发展最强音
2013-07-05
收藏

 

编者按  2011年末,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了湖北省文化产业谋求上市“零的突破”。一年多来,长江出版传媒在打造品牌、推出精品、资源整合、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本报特刊发系列报道,深入剖析长江传媒的嬗变之路。 

2012年销售收入与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33%与17%——上市仅仅一年的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值得注意的是,主业在这些增长中占据了绝对比重。尤让业内人士佩服的是,长江传媒是在传统出版行业“滞胀”、“萎缩”的境况下,在主业上实现挖潜提质、聚能增效的。这是一张含金量极高的成绩单!

 

■商报记者   晓  田

坚守主业合理布局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兼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平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一方面来自上市公司的经营压力,一方面来自对产业环境的担忧。在他看来,整个文化产业都面临着数字技术带来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既有各种不确定因素也有新的机遇。

孙永平的这种担忧在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过,与有些企业通过主业以外的增长方式拉动企业整体销售收入不同,长江传媒始终选择在主业上深耕细作。“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应该是内容,也必须是内容。”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艺平强调,“主业是长江传媒发展的生命线”。他并不否认,股份公司在出版主业外的业务也有正常速度的增长,但仍要靠“出版内容产业百分之几十的增长来拉动”。

这百分之几十的增长是如何实现的?也许我们可以从长江传媒在图书出版市场上的强势表现及其产品线规划中找到答案。2012年长江传媒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出版集团排名中,位居第6。其中,文学板块、少儿板块以及专业出版中的美术板块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在“2012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领先出版社”排名中,长江文艺出版社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位居第7。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近年来成长迅速,2012年下半年开始跃升至全国同类出版社前3,2013年5月的最新市场排名是第2位;湖北美术出版社继续保持在细分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居全国同类社前茅。在全国出版社综合实力排名中,湖北教育出版社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进入了50强。围绕重点优质出版资源展开业务布局,长江传媒形成了以文学、少儿板块为引领,人文社科、教材教辅为支柱,专业板块为特色的五大产品板块布局,并围绕五大板块设计了22条重点产品线,同时,制订了以提高选题策划创意能力为核心,以“长江文库”、“荆楚文库”为抓手,以长江文艺、湖北少儿、湖北美术三大品牌社为骨干的品牌辐射战略。通过上述产品线的规划及落实,长江传媒内部出版资源整合力度及使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放大。

在合理布局、加强产品线建设的同时,长江传媒还狠抓精品生产,不仅涌现了一批荣获国家图书“三大奖”的佳作,以《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进一步提升了长江传媒图书产品的分量和学术价值。长江传媒一直持续不断地加强质量管控体系和激励、鼓励机制的建设。例如,采取加强考核、资金扶持、出版奖励等多种措施,为精品出版提供激励和保障;试行选题策划把关制度和外部专家评审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抽查、分析和评比;成立编委会,充分发挥编委会参谋咨询、审读把关、指导督办的作用,严格出版质量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出版社内部实行分社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激活内脑,鼓励名编辑领头设立品牌工作室,实施员工内部创业计划;借用外脑,每个出版社建立面向全国、集合优质出版资源的“出版智库”,与优秀的创意策划工作室合作等等。

 

“差距就是我们的发展空间”

教辅是很多地方出版集团的财政支柱,打上“湖北”标记的教辅材料在市场上极具影响力,但直到2011年,这些在市场上销售火爆的教辅材料中没有一套像样的品牌来自长江传媒。除了教辅,长江传媒在本版教材上也是一片萧条,由于历史原因,长江传媒没有抓住本版教材开发的机遇,坐拥6000多万人口和全国教育大省的资源,却只有六七种本版教材,省内大部分地区仍是延续多年的教材租型。“如果一个企业长期做来料加工,就失去了创新发展的能力”,孙永平的这个观点得到了领导班子的一致认同。适逢“教辅新政”推行,长江传媒教辅布局就此大规模展开:加强内部统筹协调,大力推进长江系配套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研发;适度调整教辅整合政策,由集中策略调整为协同策略,形成在教辅市场的整体协同竞争优势,进行产品定位协同、数字化出版协同、省内外市场营销协同……依托公司的研发中心,积聚省内外配套学习资源开发的知名专家,长江传媒在本版品牌教辅上慢慢发力,“现在已经有三套高质量的教辅开发出来,市场反响很不错”,尽管与其他兄弟出版集团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周艺平却觉得很欣慰,因为“我们是从零做起”。

湖北教育出版社是长江传媒开发教材教辅的主要阵地。2013年初,刚刚调整过的湖北教育出版社领导班子接受了新的任务——2013年内,要完成规模和利润双翻番计划,并力争进入全国出版社25强。“与别人的差距就是我们的发展空间,人口基数我们有,人才配备、经验、资金……这些我们都具备,还有政策支持,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孙永平反问道。

 

主业集团化培养“小巨人”

在长江传媒的发展规划中,上市后的前三年是战略布局期,这期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0%左右,之后将进入加速发展期,期望届时能达到30%~50%甚至更快的增长。这些增长中的大部分依然来自主业。为此,长江传媒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整合裂变之路,即通过成立五大子集团来培养“小巨人”。

第一家子集团是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全省83家市、州、县新华书店分公司,以及湖北省外文书店有限公司、湖北新华书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教育图书有限公司、湖北新华银兴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家集团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推动湖北省内发行渠道的整合,重点完成市县教育书刊发行社的脱钩划转工作,理顺教辅发行秩序。在今年的全国书博会上,该子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合作,再次剑指教辅发行,加快向省外市场扩张的步伐。未来,长江传媒计划通过股权多元化和文化Mall建设、卖场改造升级计划、新业务拓展计划等方式,激发这个大体量子集团的变革活力。

第二家子集团是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该子集团正式组建,重点打造教育报刊、大众类报刊及专业类报刊三大核心业务。其中,教育类报刊以《小学生天地》、《初中生天地》等“天地”系列为核心,向幼儿教育、艺术教育、综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拓展,2012年,《小学生天地》省内月均发行130万册,创近6年来发行新高。大众类报刊以文摘类、故事类报纸为基础,加强与优势内容制作团队的合作,力推《最小说》、《最漫画》等杂志,争取创建中国一流大众期刊品牌。专业类报刊选准市场定位,开发商业价值较高的报刊细分市场。同时,该集团加快了报刊数字化转型工作,目前正与美国阿普达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搭建数字教育报刊云平台。

第三家子集团是长江少儿传媒集团,由湖北少儿出版社和海豚传媒有限公司等公司组合而成,这两家出版单位2012年的销售码洋已超过10亿。据了解,少儿传媒集团将于近期挂牌正式成立,子集团将力拥7大板块业务,瞄准中国少儿出版第一方阵乃至第一品牌。

第四家子集团是长江教育出版集团,今年将启动筹划组建公司。子集团以湖北教育出版社为核心,整合长江传媒内部有关教育研发、出版、发行等方面的资源,未来极具成长性。

第五家子集团是长江印刷集团,主体是湖北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今年,该子集团将完成并购组建工作并投入运营,致力于在上游高附加值、高利润区发力,如创意设计、按需印刷、连锁印刷等。目前,社会印刷已占到湖北新华印务公司业务量的一半,公司正在和一些国内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谈判。长江传媒希望印刷子集团组建后能向全国辐射,成为全国性的印刷公司。

记者了解到,这些子集团在干部职数配备、资金投入、自主权、投资权等方面都会比单体出版社优先。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各子集团还将成为长江传媒股权多元化的试点。“培养‘小巨人’这样的裂变发展,实际上是把长江品牌进行放大化操作”,周艺平认为,“经过3~5年的培育增长,这些子集团将数倍于现有的发展规模”。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